APP下载

谈谈无蜜期育王弃台现象

2020-01-12

中国蜂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王台蜂王蜂群

辽宁丹东市振兴区兴一路风和日丽小区66号楼102室

如今,蓝莓、草莓等反季节植物大棚与日俱增,冬季授粉的用蜂量越来越大,需要的蜂王也越来越多,只在流蜜期培育蜂王很难满足分蜂的要求。可是在无蜜期育王又有很大的难度,主要原因是,有很多蜂群在移虫时,虽然接受率挺高,但在移虫后的第2至第3天,便开始放弃饲喂(幼虫有病死亡,还是王浆质量不佳引起幼虫死亡,尚无法确定,我怀疑是后者),叼出幼虫,吃掉王浆。封盖以后,每天照样有几个死亡的王台,被蜜蜂嗑破放弃,其结果是王台一个不剩,或是即使出来了几只蜂王,也都是侏儒王。我把这种现象叫做弃台现象。

我最初发现这种现象在上世纪90年代,90年代以前虽然很少在无蜜期育王,但也从未发现过这种现象。记得在70年代,我到当时已年近7旬的蜂友孙师傅家里闲谈,他是我父亲的蜂友,我们是忘年交,他将育王框提出来给我看,30余个王台全是黑褐色,齐刷刷没有一个被破坏的。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他的育王群虽然饲料不足,但接受率还是非常高。90年代以后,这种弃台现象就频频出现了。

弃台现象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季蜜蜂繁殖积极性高,蜂群蒸蒸日上,蜜粉源都比较好,这种现象虽然也时有发生,但相对比较少。进入夏季,气温渐高,又缺少蜜源,虽然大量饲喂糖浆,这种现象发生的就非常多,尤其是7月中旬以后,育王更难了。

这种现象在流蜜期很少发生,尤其是流蜜比较好的时间段(包括高温季节),但在流蜜后期就经常发生。从蜂种上看,黑色蜂种好一点,黄色蜂种差一些,但也不是绝对的。

弃台现象与蜂群的强弱(只要可以育王)没有关系,与培育蜂王的数量也无关。有这种现象的蜂群即使培育很少的王台,也不能成功。取浆时,漏取的浆框,100余个王台都全部出王,说明蜂群没有这种现象时,王台多也能成功。

李秉玺师傅在《中国蜂业》2018第4期发表的《沉重的教训引出宝贵的经验》一文,所讲的就是这种现象。2006年荆条蜜丰收,我在辽宁兴城采荆条蜜,当时有7家蜂场在一个村,同时在荆条后期换王,几次育王都失败,也都出现这种现象。

《中国蜂业》2003年第6期和2004年第5期,组织蜂友们对育王成败和育王太小进行专题探讨,蜂友谈及的也有这种现象,也提出一些改变育王方法。我做过多次试验,都不太有效。有这种现象的蜂群,在无蜜期很难培育蜂王(流蜜期可以)。

这种现象在同一蜂场,并且是同一蜂种,并不是箱箱如此,2019年6月中旬,我同时用6个蜂群育王,用的是同一张幼虫脾,有1箱没发现这种现象,育出26只正常蜂王,有两箱一共只成功11只蜂王,但有的体型偏小(可以交尾),其余3箱全都没成功。由此可见,这种现象与所移的幼虫无关。也说明只要平时多注意,可以找到没有这种现象,或这种现象较轻的蜂群。那些可以正常育王的蜂群,所移幼虫被接受后,蜜蜂一般是不会放弃王台的,培育的蜂王和流蜜期培育的蜂王也没有明显差别。

至今为止,笔者没有找到解决弃台现象的办法,只能在无蜜期育王时注意以下几点:

1.从春季开始育王就注意挑选,发现育王较好的蜂群,始终保持饲料充足,蜂群强壮,作为长年育王之用。那些有弃台现象的蜂群,立即改换别的蜂群育王,力求早发现,早更换,放弃以后,在无蜜期就不再用它育王了。

2.在育王前几天的晚上,加大饲喂量,以调动蜂群的工作积极性,让蜜蜂误以为是流蜜,当巢脾见白边后再移虫。以后每天晚上坚持饲喂,不间断,一直补喂到王台封盖为止。

3.尽量使用新的塑料蜡碗。使用旧塑料蜡碗时,进行严格消毒,放到蜂群内,让蜜蜂打扫几个小时后再点浆移虫。在无蜜期育王必须点浆,点浆的目的是提高接受率。点浆时用小毛刷蘸王浆,在蜡碗上薄薄刷一层,这样既可提高移虫的接受率,又便于蜜蜂清除王浆。

4.在无蜜期育王,所移幼虫稍大一点。大一点的幼虫不但接受率高,还可以减少侏儒王的出现机率。近10多年来,我经常用24小时左右的幼虫育王,从处女王体型的大小和蜂王的产卵力来看,都很正常,但成功率却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无蜜期育王。

5.使用长年生产王浆的蜂群育王,成功率偏高,取浆工作照常进行,不撤出浆框,另加一张育王框育王。只是连续多补喂些糖浆。

如今因大量培育冬季授粉蜂群,用王量大,弃台现象亟待解决,望蜂友们助之。

猜你喜欢

王台蜂王蜂群
中蜂自然分蜂要防飞逃
王台“智”造纺机供应链座谈会在沪召开
权力至上的蜂王
诠释蜜蜂中毒的诸种“怪象”
“蜂群”席卷天下
“野蛮”分蜂和强制换王
蜂王入群
如何提高介台介王的成功率
改进gbest引导的人工蜂群算法
蛰伏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