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业生产托管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对衡水市创新土地托管模式的调查
2020-01-12于广宁,刘国文
近年来,衡水市坚持把推动农业生产托管作为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培育壮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为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这一制约农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趟出了一条新路子。截至2019年底,该市共有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组织1241家,其中合作社1200家、家庭农场32家、农业企业9家,托管服务土地面积57万多亩,服务小农户7.32万户,服务品种涉及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高粱、辣椒、花生、中药材等,服务环节包括产前农资购买,产中耕、种、防、收,产后烘干和销售等。
“四大模式”让土地规模经营更具活力
针对各地农民需求不同的实际情况,衡水市土地托管模式也各有不同,主要有四大模式:一是土地“半托”型合作模式或菜单式托管模式。主要面向季节性在外务工和家庭劳动力不足的农户,提供农资、种植、病虫害防治、浇水灌溉、收割、销售等一个或多个环节服务,收取一定服务费用,土地种植收益全部归农户所有。这类模式的代表是深州市仁忠农机专业合作社,托管土地2600多亩,对农作物旋耕、播种、田间管理、植保用药、联合收割、销售等环节列出菜单式的服务项目,每个环节明码标价,比市场价格低10%左右,农民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二是土地“全托”型合作模式。主要针对常年外出打工、举家外出或无劳动能力的农户,他们将土地委托给合作社或服务公司全权管理,从种植到收获、销售全程服务,合作社收取托管服务费,实行产量保底、超产双方分红。这类主体的代表是阜星农业园区。
三是“股份制”托管模式。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合作社,参与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如冀州区帮农合作社的托管入股。
四是MAP(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托管服务模式,即依托企业资金、科技、人才等综合优势,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托管服务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如中化现代农业的“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和“公司+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两种运行模式。
“三大举措”让小农户和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2020年,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重点改革任务,列入全市1+1重点改革内容,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大力推广冀州门庄“土地托管”和阜城阜星“八统一分”经营模式。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土地托管模式相对于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经营模式,呈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受到广大农户和经营主体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在少数土地流转主体经营亏损、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因势利导,及时转变规模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土地托管、半托管经营模式,引导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将流转协议改为托管、半托管协议,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农民经营主体地位不变、农民受益主体不变的前题下,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订单化,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
积极引进大型企业提升农业服务水平。2019年5月,该市引入了中化现代农业公司,目的是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特别是农业托管服务组织服务功能不健全的问题,通过提高农业种植规模经营水平,实现全市农业规范种植、化肥减量增效、农药科学施用、土壤改良和智慧农业进步。根据衡水市农业农村局与中化现代农业河北有限公司联合制定的《关于共同提升农业种植服务水平实施方案》,未来3年,中化现代农业公司计划在衡水布局建设中化MAP技术服务中心8家,在阜城、景县重点推广节水抗旱优质强筋麦品种,在冀州、枣强、故城三区县,重点推广籽粒直收玉米,年均发展托管服务面积20万亩,打造全国优质强筋麦的核心主产区之一。
通过一年的运作,成效十分明显。一是业务发展较快。目前已在武强、武邑、阜城建成了3家中化MAP技术服务中心,配置专业农艺师12人,托管服务土地面积达到10万亩。与武强县千祥农机专业合作社、武邑县圣邦农机合作社等10多家农业服务企业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合作关系,服务村数近150多个村,涉及农户数进2000户。二是服务更加到位。公司为经营主体提供7+3”配套服务,包括选种、配肥、植保、农机、检测、培训、智慧农业7项技术服务和粮食烘干存储、农业金融、农用柴油供应3项增值服务,充分体现了中化公司的资金实力、人才实力、技术实力和体系优势,农户可以对接用粮企业,销售粮食产品,据统计,种植户每亩小麦、玉米亩均增收100元左右,共为合作农户实现增收400余万元,得到当地农民的高度认可。三是公司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着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衡水市农业农村局进一步强化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引导农机、农资等经营服务组织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是着力培育农业生产示范托管组织典型。根据服务面积、服务口碑、接受服务的小农户数量等,积极开展示范托管组织和服务品牌创建,全市成功打造了一批土地托管经营模式,包括阜城县阜星“八统一分”托管服务模式、冀州区“合作社+基地+定单企业+信息支持+产品回收+用工企业”运行模式、枣强县农业联合体整合托管模式、冀州区帮农合作社“股份制”托管模式、深州市仁忠农机专业合作社菜单托管模式等典型模式。二是打造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示范区。根据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情况,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该市确定了15个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区,涉及服务主体28个,服务范围涵盖377个村、40580个农户、136个家庭农场、107个种植大户、33个农民合作社,耕地面积34.73万亩。以示范区为依托,引导农机、农资等生产经营企业参与,加快发展全程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带动更多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三是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把制度完善、信誉好,具备单项、部分环节或全程托管作业机械装备及服务能力的农机合作社、农资营销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各类专业服务公司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纳入名录管理,分类掌握各类服务组织发展情况,指导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目前,已统计纳入名录的服务主体137个。
创新“托管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现在很多地方二点委夜蛾挺厉害,但是在我们这边一只都没见过!”说这话的是深州市仁忠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孙仁忠。作为全国的种粮大户、河北省劳动模范,还是仁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孙仁忠现在当地采取全托管的模式负责2000多亩地的托管。他说之所以没有见过二点委夜蛾,主要因为他们采取的科学的耕种和管理,通过智慧农业让很多病虫害无处藏身。
“今年不少地方小麦发生倒春寒,但是在我们托管的地里一点也没有出现,人家孙理事长提前给咱用了措施,今年尽管气候恶劣,但是我们的小麦产量比往年还高了不少。”深州市王家井镇西李秋村的李民乐高兴的说:“不相信科学不行,过去我们种地都是靠经验,人家是靠数据,靠电脑,倒春寒来之前人家就提前采取了措施。”
在该合作社的院内,各种大马力的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播种机,自走式旱田喷药机、植保无人飞机、卷盘桁架式淋灌机整齐排满了院子,孙仁忠说从最初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始他就非常重视科学种田。“虽然老百姓一家种几亩地,精耕细作,但是他对科技应用的少,我们依托合作社可以把国家、省里的先进技术能够及时有效的应用到生产中,所以虽然我们种的地多,但是收成比老百姓还要高,这就是智慧农业!”孙仁忠说,除了科技的有效应用,为了让农机管理和运行更加高效,每到麦收、秋收时节,孙仁忠都会为合作社的140多台(套)大型农机编号组队。每支车队的一号车都是收割机,后面跟着秸秆粉碎机、深松机、旋耕机、播种机……每支队伍还配备运输车辆,帮助农户将粮食直接运回家。2017年,孙仁忠的合作社还承接了省里的全程机械化项目,所有的农机都安上了智能监控设备。孙仁忠就像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哪台机械在哪个地块工作,作业质量如何,进行到什么程度,是否有机械故障……只需查看手机上的智能监控平台,他就能了如指掌。“科技让农业生产在机械化的基础上更加精准高效,标准化管理则让农业种植更加科学有序。”孙仁忠笑着说。
“土地托管实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更在充分尊重农民土地种植选择权的基础上,壮大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带动了农民多渠道增收,实现了多方共赢。”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彦屯介绍说:“尤其在推动经营模式、提高种植水平等四个方面效果显著。”
他说,通过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主体参与,探索形成了多个行之有效的土地托管模式,有力地带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提高了科学种植水平。一是提高了土地耕作机械化水平。二是测土配方、无公害种植、科学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农业科技得到了推广应用。三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益。
促进了集约化经营。土地托管丰富了规模经营的表现形式,让农民找到一条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以外的道路,避免了工商资本大规模集中流转土地所带来的各种“不适症”,为土地集约化经营探索出了一条安全、稳妥、积极的新路子。
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土地托管使得大部分劳动力完全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安心外出务工经商或就地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实现了打工收入和土地收入“双丰收”。这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既保护了农民土地承包权利,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