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进展
2020-01-12韩伟娜
韩伟娜
作者单位:110021 沈阳,沈阳市铁西区妇婴医院儿科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出生28 d以内的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能力不足,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指标高于正常值,巩膜、黏膜、身体躯干、四肢、面部的皮肤等部位出现黄疸,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1]。从临床上来看,绝大多数新生儿为生理性黄疸,但也有少数病理性黄疸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导致胆红素脑病,不仅可引起牙齿发育不良,以及视觉、听觉、脑部等部位损伤,甚至可危及生命[2]。因此,笔者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该病的治疗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胆红素在体内大量蓄积:新生儿血红蛋白的分解速度比成人快,衰老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经代谢变成胆红素增多及肠肝循环增加,导致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病因主要有红细胞增多症、溶血、红细胞缺陷及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等。②肝脏对胆红素代谢能力不足: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导致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引发新生儿黄疸,其他临床比较常见的病因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缺氧与感染、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Crigler-Najjar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Gilbert综合征)、家族性暂时性新生儿黄疸(Lucey-Driscoll综合征)等。③胆汁排泄障碍:胆汁的排泄结合胆红素受到阻碍,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常见的疾病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疾病、新生儿先天性胆道闭锁、慢性特发性黄疸(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综合征和良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等。④与母乳喂养有关:母乳性黄疸是在新生儿出生后90 d左右仍有黄疸,主要是因热量和体液摄入不足、胎便延迟引起的黄疸,一般通过增加每次喂养量及喂养次数可加速体内胆红素代谢,病情得到改善[3-4]。
2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与观察新生儿黄疸病例发现,临床上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光疗法、西药疗法、中药疗法、微生态制剂疗法、蒙脱石散疗法和换血疗法,对不同病因引发的新生儿黄疸采用针对性治疗方案,效果最佳。
2.1 光疗法新生儿黄疸光疗法的治疗机制是通过光将过高的未结合胆红素氧化及异构化,生成水溶性双吡咯,通过消化道和泌尿道排出,从而降低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光疗法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目前,新生儿黄疸光疗仪的光源有荧光灯(蓝光、白光、绿光等)、射灯、卤素聚光灯、光毯光疗仪、发光二极管等。光疗法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发病初的24~48 h内[5-6]。不推荐足月儿使用蓝光毯持续多面光疗。波长为425~475 nm的蓝光、510~530 nm的绿光、550~600 nm的白光疗效较好,蓝光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区域治疗效果更好[7]。波长在400~500 nm波段处测定胆红素吸收曲线,最大吸收波长为453 nm。美国儿科医学会认为,蓝光光疗的波长应在430~490 nm之间(强光的光照强度)[8]。研究显示,强化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较普通光疗法的效果更好[9]。
临床研究显示,采用间歇性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优于持续性蓝光治疗,且不良反应更少[10]。对于其他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如溶血性黄疸、极低出生体质量等患儿,目前尚无更多更新的临床数据支持最优治疗方案的选择[11]。
2.2 西药疗法
2.2.1 金属 卟 啉类药物 金属卟啉类药物的结构与血红素的结构相似,是血红素加氧酶(HO)抑制剂,可以竞争性地抑制HO,从而抑制血红素转变成胆绿素,进而减少胆红素的生成,可用于预防或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锡卟啉对ABO血型不合溶血或G-6-PD缺乏,以及不适用于血液制品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12]。
2.2.2 苯巴比妥 苯巴比妥是一种肝酶诱导剂,能增加转移酶的生成和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提高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加快胆红素代谢。该药单独使用以及联合其他药物在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已得到证实[13-14]。但该药可引起皮肤过敏,长期使用有药物依赖性。
2.3 中药疗法近年来,中药汤剂口服、中药灌肠、中药熏洗等方法在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上已得到证实[15]。
茵栀黄口服液是一种临床常用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利湿、排毒、护肝、利胆、退黄作用[16];其对新生儿黄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有腹泻、呕吐、发热、皮疹等[17-19]。
研究显示,中药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优于蓝光照射,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20];中药退黄方汤剂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优于一般支持疗法,且安全性较高[21];中药熏洗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蓝光[22]。
2.4 微生态制剂疗法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可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能够促进肠道内微生态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增强人体健康的目的。新生儿在早期肠道菌群体系尚未形成,而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菌群的建立。益生菌主要包括双歧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枯草杆菌等。
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的重要有益菌,也是婴幼儿肠道内的优势菌,对促进婴幼儿健康和改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够促进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落定植,改善新生儿肠道内碱性环境,降低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活性,阻止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未结合胆红素[23]。金双歧是由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三联活菌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在肠道内代谢为乳酸和乙酸等,可降低肠道内pH值,促进蛋白质吸收,使β-GD活性下降,可抑制非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减少肠肝循环[24]。布拉酵母菌(亿活)是非致病性真菌类微生态制剂,可以调剂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并在肠道生成多胺类物质,减少肠道内氧气含量以形成适合菌群生长的厌氧环境,促进肠道内菌种的生长发育,降低胆红素水平[25-26]。Meta分析显示,妈咪爱治疗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安全有效[27]。
2.5 蒙脱石散疗法蒙脱石散的主要成分为蒙脱石,是一种由双面体氧化硅铝组成的具有纹状结构的不溶性硅铝酸盐矿物质,表面积大且有非均匀电荷分布,服用后不被人体吸收,覆盖在消化道黏膜上,是一种高效、无毒的胃黏膜保护剂,能够清除和固定消化道内的各种病菌及其产物,修复肠道黏膜、提高黏膜防御力,吸收未结合胆红素,抑制胆红素肝肠循环,从而降低胆红素水平,该药辅助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效果得到了临床证实[28-29]。蒙脱石散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而且该药不进入血液循环,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
2.6 换血疗法换血疗法是将血液中游离抗体以及致敏性红细胞交换出来,以减轻溶血。换血疗法对重症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和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换血疗法的常见指征如下:①刚出生的新生儿,血总胆红素>68 μmol/L,血红蛋白<120 g/L,或临床表现有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等;②出生<12 h,胆红素每小时增加>12 μmol/L;③总胆红素>342 μmol/L;④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特征[30]。
换血疗法的换血方式分为手动换血法、自动换血法、血液分离系统法[31]。换血疗法有4种出血途径,分别为脐静脉、脐动脉、外周静脉、外周动脉。脐静脉交替抽注法简单易行,但抽血导致动脉压有很大波动,易造成脐静脉穿孔、继发感染等。脐动脉、静脉同步抽注和静脉交替抽注法相比,虽然血压波动比较平稳,但同样易引起脐静脉穿孔、动脉血栓等并发症。外周静脉同步抽注法虽然创伤小,但换血速度较慢,周期长。静脉双腔置管同步抽注法,疗效较好,但对操作的技术要求较高,易引起气胸等并发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抽注法具有较高的效果,通常抽血端为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输血端为外周静脉,但应注意术后并发症[32]。临床研究显示,采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对患儿的生化指标和血液内环境有较大影响,可能导致贫血、免疫功能降低[33]。因此,术中注意换血管路的维护,术后密切监测患儿体征,防止术后并发症等。
3 小结
综上,笔者阐述了新生儿黄疸的病因,通过文献分析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光疗法、西药疗法、中药疗法、微生态制剂疗法、蒙脱石散疗法、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进行了分析,总结如下。光疗法是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方法,具有副作用小和操作简单、方便优点;西医疗法目前尚未在临床中应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中医疗法中口服制剂、药浴、熏蒸等方法适合新生儿黄疸早期的预防和治疗,该法联合其他疗法的效果较好;微生态制剂疗法通过调节人体肠道内的菌群而发挥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应用也较为常见;换血疗法在患儿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能够更直接、有效、快速降低胆红素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更加深入,新生儿黄疸的诊疗方案能够得到不断完善,应根据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特征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案,以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