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渠道和建筑物工程施工技术
2020-01-12刘天杰
刘天杰
(河南省南阳市鸭河口灌区管理局)
1 灌区工程特点
灌区工程施工期要考虑灌区正常业务工作的特点,不能影响农作物灌溉和安全度汛,也要错过农忙季节交叉影响、用工矛盾,同时考虑大气污染防治对工程施工时间限制或停工要求。灌区工程必须优先考虑影响灌溉度汛及对工程工期起控制作用的建筑物如渡槽、倒虹、穿渠涵等,对影响农忙收割庄稼有交通要求的桥梁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灌区工程施工习惯先渠道后建筑物,但渠系建筑物尤其支渠建筑物单个工程量较小、且分散,每个建筑物都有一定的施工周期,若不能与渠道同时施工,会造成工期和成本增加。
2 灌区工程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
2.1 了解社会、环境等方面,做好场地布置和协调工作
灌区一般渠道工程占线长,免不了过路、过沟、占地和穿村等,一定要熟悉当地群众和生活习惯,了解工程所在地行政区域、自然村组情况,建立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渠道,结合工程实际,部署项目部、仓库、料场和人员生活场地等。灌区工程涉及沿渠多户群众临时占地、青苗、树木及附属建筑物等,协调任务非常大,必须组织人员认真勘察了解清楚,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为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扫除障碍。
2.2 技术方面
①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文件、图纸、质量安全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等集中学习,储备需要的知识,规范人员的质量、安全行为;②灌区工程每标段一般渠道长,建筑物多,按照项目部分工,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根据标段建设内容在现场逐一核对,进一步熟悉、复核施工图纸,以便在业主单位组织图纸会审时提出修改或建议,使施工图纸上的错误、瑕疵等问题在施工之前尽早一次性的解决,避免对施工持续影响造成进度拖后;③工程所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等及早向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送检,经检验的原材料、中间产品等质量必须合格,否则,工程总监不批复开工;④复核工程监理部提供的现场测量基准点、水准点和基准线,测量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后,组织三方共同对渠道纵横断面和建筑物平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成果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作为施工放样和计量的依据;⑤根据现场工程情况、施工道路、场地布置等修改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并编制重要单项工程、安全生产及污染防治等施工方案,以及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并在管理层及操作层交底、贯彻和执行。
2.3 原材料供应方面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详细材料供应计划,组织材料进场,并在材料进场时间上留有提前量。凡进场的原材料、中间产品等均经现场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凡进场的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均由厂家合格证,并通过监理验收。原材料及设备进场后一定要妥善保护,避免丢失、损坏或影响使用质量等。近年,由于环保对施工要求更加严格,引起建筑材料价格上涨过快,所以施工单位在材料采购计划安排上,合理预判主材价格走向,做好有风险材料的储备,尽可能降低成本风险。
2.4 机械、人员使用及调配等方面
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或网络图,根据水利工程建筑定额和机械台时费定额,计算各工序、各时段所需机械台班和人工工日,编制机械台班计划和劳动力用工计划,在工程施工时根据计划需要和实际进度,随时调整用工和机械,当某项工序滞后影响关键工作进度时,要采取赶工措施增加机械、人员投入,满足工程总工期的要求。
3 灌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3.1 渠道衬砌工程
浇筑前,应检查基面平整度、土方回填的密实度,复核基面尺寸和高程,校验模板支撑牢固性、基面湿润性等,保证基面合格。为了保证渠道混凝土板面浇筑质量,应跳仓、错缝浇筑,断面大设计渠底有纵缝的可先浇底、后浇坡。随浇随振随收面,尽量缩短混凝土振捣前在仓内停置时间,减少水分流失。渠道衬砌混凝土易出现表面不平整、有泥抹花、边线不直和不密实等问题,采用“一平二磨三压光中拉线”的办法即平板振动器振后,先人工平仓,再抹光机磨平,接着在磨光后、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三次抹面压光,在收光的同时拉线控制坡脚、顶线顺直。混凝土护坡终凝后必须作好养护工作,用薄膜等及时覆盖养护,避免出现裂纹及裂缝。
3.2 渠系建筑物工程
3.2.1 水闸工程
水闸底板与墩墙一般分两次浇筑,墙身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施工缝凿毛并清理干净;墙身模板采用木模,对拉螺栓加固,螺栓端部预埋塑料垫块;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现场人员时刻检查,监理人员现场旁站监督,确保质量与安全受控。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0. QB后,拆除模板。对拉螺栓清除前,先清除螺栓端部的预埋塑料垫块,然后割除,用调制的专用砂浆补孔。
消力池排水孔施工要注意按图纸设置,确保排水反滤效果;水闸止水要做到型号、尺寸、位置准确,启闭机与梁板之间一定用螺栓连接,切记用膨胀栓连接;操作台板、启闭高度适宜,方便人工操作。
闸门启闭机柱、台板等小型构件施工时,模板支撑应牢固,柱与台板模板可一次立模完成,启闭机台板表面应抹面并压光,避免出现错台、表面不光滑现象。
3.2.2 倒虹吸(涵)工程
倒虹吸(涵)基坑较深,应检查周边是否有影响开挖的建筑物,若有必要时应组织专家论证是否处理及处理措施。开挖时应自上而下按设计边坡分段分层开挖,若出现边坡垮塌或滑动应及时进行支护,把深基坑施工的不利因素降至最低。管身安装根据设计先浇筑管基后安装钢筋混凝土管身,也可先固定钢筋混凝土管身后浇筑管基,但要注意承插管中心线不偏离和止水带安装位置准确、严密、不扭曲撕裂等。管道两侧工作面较小,土方回填前先在管道上均匀涂刷泥浆,管道两侧回填土采用人工配合夯机进行压实,两侧填土应对称均匀上升,靠近管身处人工夯实,不允许使用重锤夯实,其他区域满足机械运行的部位,可采用小型压路机械等进行填筑压实。
3.2.3 桥梁工程
桥梁施工顺序:基础→桥墩→钢筋混凝土台帽→桥板→铺装层。桥梁施工关键在桥板的立模、钢筋安装、浇筑及振捣上,桥板底模按照要求余留一定反拱高度,基面支撑垫板稳定以防移动。桥板混凝土浇筑采用赶浆法连续浇筑,浇筑过程应经常检查支撑、钢筋、垫块等,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不能碰到钢筋、垫块等。振捣必须符合混凝土振捣要求,以表面有浮浆、没气泡为宜。铺装层强度标号比桥板标号要高,但是,厚度小,常用小石子混凝土级配,有时竣工检测强度不足,所以,铺装层浇筑时一定重视混凝土级配、振捣、抹面收光和养护等。
3.2.4 渡槽工程
灌区渡槽工程施工:先槽基、槽墩帽,再槽身、连接段及进出口段。
渡槽基础为混凝土扩大基础时,建基面一定坐落在原状土上,如遇与设计不同的特殊地基,应按程序上报设计单位拿出处理方案;如果设计是灌注桩基础,在接桩前必须进行声波检测,符合要求后,劈桩并清理基础面上的碎渣及浮浆,校正基础预埋钢筋并按规范焊接加长,测量放样标出墩模板位置线。槽墩断面一般为圆形柱桩或端部弧形加长方形墩等,模板为曲面,必须采用刚度强度、拼装牢固符合规范要求的标准钢模板。
槽身一般分两次浇筑,第二次与第一次浇筑之间就有一道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一般留在槽身侧墙底部抹角以上30~50 cm处,处理不好容易形成渗水面,留下质量隐患。对施工缝要凿毛、清洗干净,有必要可在施工缝之间加设止水片。
渡槽止水常用橡胶止水带或紫铜片止水,应按设计要求的部位、型号、尺寸安装,将止水带牢固地夹在模板中,避免发生止水撕裂、扭曲及搭接不规范等现象。
混凝土墙表面易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施工时应采取对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模板接缝拼接平整、混凝土和易性好、振捣时将气泡完全排出等措施来有效解决这些现象;墙顶面应抹平压光,并及时对混凝土墙对拉筋进行规范处理。
3.2.5 渠系建筑物土方填筑
建筑物在相应部位浇筑(砌筑)到一定高程,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清理工作面,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填筑,填筑按从低到高、两侧对称、水平分层均衡上升的原则进行。土方填筑前先进行工作面清理,每层填筑后要取土样检测,并进行结合面的刨毛处理,同时注意搭接宽度。填筑时应选择合格的土料和含水率,若冬季施工时切记使用冻土,非粘性土还应控制材料的级配,保证回填料的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要求。
4 结论
灌区工程施工涉及因素多,协调难度大,渠道断面大小不一、衬砌型式多变,建筑物类型多,且单体具有多样性、不可复制性,要求在工程施工前熟悉当地情况,充分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掌握工程施工中技术控制要点,才能保证工程按期保质顺利完成任务。目前,灌区现代化建设已经起步,建设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针对灌区工程特点,对灌区工程施工准备和技术控制要点进行实践性探讨,将为灌区工程施工管理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