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内部和谈与血战“竞速”
2020-01-11肖建明
肖建明
9月中旬,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进行了近20年来首次“面对面和谈”。然而,和谈尚未露出曙光,双方已大打出手。9月16日,政府军和塔利班在东部楠格哈尔省和西北部巴德吉斯省交火,至少23名政府军士兵和31名武装分子死亡。19日,阿富汗东北部的塔利班地盘遭猛烈空袭,塔利班宣称有数十名平民死伤。
今天的阿富汗谈不上是一个民主国家,且仍在国际危机组织“2020年十大必看冲突”中排名第一。其内部和谈前景黯淡,早有前车之鉴。
前车之鉴
在阿富汗,“和平进程”和“和解”已经成为陈词滥调。
阿富汗有过太多的和平尝试,几乎每隔10年,阿富汗官员就会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要求他们的对手放下武器,加入和解进程,但没有一次是成功的。这一次,双方罕见地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尝试就权力分享结构和永久停战达成协议。对此,中国外交部表达了“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愿望。但谈判预计需要几个月,或许几年,因为双方在许多问题上分歧很大。
尽管双方都希望和平,但谁也不知道和平所需要的政治与法律安排的类型。阿富汗总统发言人在开幕式上笼统地表示,政府和谈代表参加会谈“是为了实现停火,结束暴力,确保阿富汗的持久和平与稳定”。而塔利班联合创始人巴拉达尔在开幕式上没有就“停火”发表任何言论,只是重申阿富汗应该按照伊斯兰教法来治理国家。
阿富汗塔利班运动往往持有非黑即白的世界观和绝对主义的议程,许多塔利班高级领导人都是“农村文化和宗教教育混合”的社会教育背景,塔利班的文化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方案来解决大众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没有能力提出改善工作、住房、医疗保健、工业发展或民主政治等问题的具体计划。塔利班的许多年轻干部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根本没有管理多元社会的经历,不清楚要从和谈中获得什么长期成果。
日前,塔利班任命强硬的伊沙克扎伊为首席谈判代表。伊沙克扎伊来自塔利班的精神家园——阿富汗南部坎大哈省本杰瓦尔地区,毕业于巴基斯坦的塔利班“圣战大学”,与塔利班创始人奥马尔是校友。其宗教资历使其在塔利班中广受尊重,与塔利班现任领导人阿洪扎达一样,是最高级别的神职人员。
阿富汗仍是个以农牧为主、部落尚未解体的国家,伊斯兰教教士依旧对百姓们有强大影响力;而现代化催生的中产人士和知识分子尚未茁壮到能捍卫民主政府。冲突双方对各部落与派系的拉拢打压,加深了阿富汗政治的碎片化与部落化。
各打算盘
将近20年过去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这场战争感到厌倦。特朗普在竞选中,承诺不惜一切代价结束美国长期的军事行动,这与其说是一种和平姿态,不如说是他的孤立主义“美国优先”精神的标志。特朗普政府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与塔利班的交易,限制来自阿富汗的国际恐怖主义袭击的风险;通过和谈达成协议,确保撤军在政治上站得住脚;释放资源,专注于大国竞争。
而对于深耕阿富汗经济与社会多年的塔利班来讲,走到台前,平起平坐,塔利班就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以公开身份参与阿富汗政治生活,最终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手段,和平或者武力击败美国所扶持的阿富汗政府。
塔利班认为,自己是在打一场强加于他们的战争,他们领导了一场大众抵抗运动,以解放他们的国家,并通过圣战恢复其主权。只有到那时,他们才能与喀布尔政府及其他阿富汗组织进行和谈,因此,政治努力是塔利班实现目标的幌子,击败阿富汗政府、驱逐外国军队才是其最现实的战略。
阿富汗政府中,有很多人不赞成与叛乱分子和谈,他们希望美国军队留在阿富汗。此次和谈是在美国全力施压下才艰难启动,按照美国与塔利班达成的撤军协议,阿富汗内部和谈势在必行,但由于加尼总统和前政府首席执行官阿卜杜拉无法就组建联合政府达成一致,在释放战俘问题上故意拖延,直到美国威胁削减对阿富汗的几十亿美元援助后,阿富汗政府才召开支尔格大会讨论400名塔利班重刑犯释放的问题,从而满足塔利班参与和谈的前提条件。
在四分五裂的阿富汗政坛,也有政党希望与塔利班和谈。“伊斯兰党”领导人希克马蒂亚尔表示,愿意与塔利班结成联盟,因为双方拥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希克马蒂亚尔承诺,当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的第一轮谈判结束时,“伊斯兰党”就将开始与塔利班谈判。
前景黯淡
正如《纽约时报》所称,由于叛乱分子持续发动袭击、有争议的选举带来严重政治分歧,以及外国势力将阿富汗各派拉向相反的方向,和谈在每个转折点上都将变得异常复杂。而双方真正的考验是权力分享和修改宪法。
美国政府一直固执地认为,他们有能力将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的矛盾拉到和谈桌上解决,美国特别代表甚至提出过“过渡政府”思路。可是,执政理念上几乎完全相反的双方,怎么可能共享政权?极端保守和相对开放所代表的两种理念,如何和平共处?
阿富汗國防部表示,随着阿富汗内部和谈的开始,原以为塔利班会减少袭击次数,但不幸的是,塔利班仍在进行高强度的袭击行为,他们在超过半数的省都发动了袭击。9月9日,阿富汗副总统萨利赫遭到袭击,这绝非一般性质的恐怖袭击事件,而是一次掺杂着复杂政治动机的袭击活动。
目前的形势下,塔利班很可能采用了“边打边谈”的策略。其是否会像在与美国进行和谈时那样,表现出同等程度的实用主义,还有待观察。塔利班暗示,任何权力分享协议都应该让他们控制内政部、国防部和情报机构。而美国军方曾简要地建议,将塔利班的普通成员编入安全部队,编入由阿富汗国民军管理的地方防卫机构。这显然无法满足塔利班的胃口,因为塔利班坚信,没有军事上的胜利做支撑,任何和谈都不会有结果。
基于现状而不是教科书上对政治合法性的解释,阿富汗内部和谈才有一丝丝希望取得成功。否则,阿富汗和平问题的最终决定场所,很可能是战场。
摘自《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