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一周年 你用了吗?
2020-01-11刘心红
刘心红
5G基站超69万个、终端连接数超1.6亿……一年前的10月31日,以三大运营商推出5G套餐为标志,我国5G正式商用。一年的时间里,我国信息通信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5G答卷。在基站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5G终端日渐丰富,价格也大幅下降。
连日来,各大运营商APP将5G套餐摆放在焦点位置,4G套餐办理入口已失去影踪。据公开消息,三大运营商均采取相似的“收紧4G,推广5G”策略,将部分4G套餐与5G套餐合并,或直接下架一些低价4G套餐。
“如果你新开套餐,建议139元/月的5G套餐,现在有50元优惠,折算下来就是89元/月,4G/5G流量通用。”中国移动客服介绍,假如是89元/月的4G套餐,只有15GB流量,“89元/月的5G套餐,包含30GB的流量”。
是不是加量不加价?据了解,89元/月的5G套餐,原价是139元/月,包含30GB流量,400分钟国内通话,优惠期结束后会按照139元/月收费。
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5G套餐用户数目达到1.14亿;截至9月底,中国电信的5G套餐用户数达到6480万户。单就电信与移动两者加在一起,5G套餐用户数超过1.7亿。
信通院9月份的运营数据指出,今年1-9月,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1.08亿部。去年国内5G手机的出货量是1376.9万部。合计出货量为1.22亿部。可见,许多5G套餐用户依旧是用着4G手机,甚至3G手机。也就是俗称的“被5G”。
除了常见的运营商电话促销外,与手机品牌、卖场等捆绑促销也是手段之一。“销售跟我说,某品牌一款5G手机,如果同时办5G套餐就可优惠800-1000元”,市民李小姐近日去商场了解最新行情,“移动和电信的5G套餐都行,但套餐要在百元以上才有这个优惠”。令李小姐犹豫的是,她只是想换台手机,每月多出四五十元的手机费也不值得。
“用手机看体育赛事高清直播,终于不怕卡顿了。”两周前,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沈先生,开通了上海电信的5G套餐。5G商用一年间,他一直听到周边人对5G覆盖、应用的种种议论,但真正用上5G,他的感受却是“超出预期”。“微信秒发视频,网络电话不再有时延,当作笔记本WiFi热点上传大容量邮件也快得惊人!”
从事新媒体运营的宋小明,年初开始使用5G,“前不久我们用了5G直播带货,高清流畅的画面是用4G无法做到的。”
说起对5G的期待,受访消费者一致表示,目前大城市核心区的室外覆盖还不错,非核心区室外以及楼宇室内覆盖还需加强。此外,不少5G用户呼吁尽快推出标志性超级应用。
宋小明说,他身边有一些做5G应用开发的朋友,推出了5G+智慧农业、5G+智慧医疗等许多应用,很受行业用户欢迎。“目前缺少的只是针对个人用户的超级应用。”
“面向普通消费者的5G超级应用,肯定离不开5G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的特性。”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中心主任张闯是中国联通首批5G用户。他举例说,用5G手机观看赛事直播,不仅可以选择多机位切换画面,还可以针对精彩瞬间在屏幕上进行360度拖拽。“如果这种应用能在大型体育赛事上使用的话,一定能火。”
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三大运营商加速推动5G与工业、交通、医疗、教育、能源等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5G商用一周年成绩显而易见,但无论是运营商、产业链各方还是用户,都面临着技术成熟度不高、网络建设投资规模大、运营费用高、核心应用不够丰富、成本回收难等问题。
“下一步,要配合5G SA(独立组网)部署,开展网络切片、行业虚拟专网等技術模式创新,完善网络覆盖。”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说,同时,要继续以5G应用创新为着力点,深度挖掘垂直行业需求,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构建广泛的应用生态。
摘自《齐鲁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