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0-01-11王成槐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高中

王成槐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案导学模式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开始受到多方关注。该教学模式是立足学生这一主体,以学案来推进学生自主知识建构,充分凸显了新课程改革核心。将其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与学科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基于此,本文先概述学案导学模式,了解学案导学的内涵、特点、优势以及编写原则。然后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入手,分析学案导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关键词】学案导学模式  高中  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039-02

引言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为强化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单单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并不足够,还需要学会以信息技术来相互合作沟通互动,开阔自身视野,能够提出问题、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案导学模式是十分适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其能树立学生主体,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则扮演指导者的角色,教学效率更高。本文据此,分析研究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案导学的概述

1.学案导学模式的内核

学案导学指的是在遵循素质教育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下,以学案为基础,导学为方法,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师生携手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和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所不同,不再是教师单方面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形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学生的角色从被动听讲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在学案导学模式下,根据教师所设计的学案,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阅读,掌握教材内容,然后一步一步的完成学案要求内容,期间,学生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师生互动研究解决[1]。

在此模式下,教师可以对学案导学进行充分的利用,此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经过此模式的教学,学生还能形成科学且合理的学习习惯,并且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相应的得以提升。

新形势下,新课改也做了改变,原本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了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将曾经受教时的教师为主,变成现今的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同样也是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做到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主。将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颠覆,成为而今的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积极主动地投入解决实际的问题当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以“教学并重”的方式,而不是以往的“重教轻学”,应该是以“导学”为主,而不是“灌输式”。应该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促进”,而不是“教师指导”。在这种多重转变下,从根本上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2.学案导学模式的优势

其一,先学后导。先学指的是教师提出学习目标,阐述自学相关要求,在实施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疑问完成学案要求。后教是教师根据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处理解决。同时,在课堂上当堂测试,评估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其二,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学案导学模式的重心是围绕“学”展开,引导学生用学案来进行自学。教师则主要负责组织、指导等工作,让学生能及时发现问题,自主思考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成为课堂主体。

其三,分层合作。每个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学案任务层次设计外,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要求。在学生单独训练完读思练后,组织小组就同一问题进行交流活动,以此培养学生间合作、尊重、同进步的精神,让学困生能得到有效帮助。

3.高中信息技术学案的特点

由于导学学案和以往老师的教案不一样,因此,老师在对导学学案进行内容设计编写的过程中,应该像在上课一样,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从培养学生的素质进行切入。这样就不会陷入以往只是让学生学习知识,而不是学会学习的老套路里了。教师在编写教学内容时,应该遵循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并且要有层次分明的基本原则,而高中信息技术又是一门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学科,它的导学学案有以下两个特点:

(1)导学学案结合多媒体呈现

以前的教学,教师的教案主要是通过纸质版的文字来呈现,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在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导学学案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充分的结合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导学学案内容进行扩充,而不仅仅局限于以纸质版的文字进行呈现。比如,师生可以将学校的校内网进行充分的利用,教师在校园网上上传教学中的相关视频,学生查看过后,可以及时对教师发布的电子导学学案内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这样学生的知识可以得到扎实巩固,也方便接下来教师的教学开展。不仅学生能自己使用,观察查阅之外,学校的教师也能通过校园网进行翻阅,从而也能让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学习沟通,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2)导学学案使用方法各不相同

教师在教学时,除了传统的教授外,也可以在上课前,教师将学生完成的学案集中起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接下来的讲课方式以及授课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中学案做得好的交流心得。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不仅能对学生有个全面的了解,有所侧重的教学,实现教学的效果最大化。而且在这其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更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吸收知识的能力也会因此而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

4.高中信息技術教学中导学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问题性

导学学案并不是仅仅对知识的罗列,而是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从而达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目的。高中信息技术是实操性非常强的科目,但是理论性的知识也是要让学生去理解和消化的。而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以问题为引子,不断引入生活中带有趣味性的问题进行设计,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比如:“算法与设计程序”,高中数学中有算法的教授,在信息技术里同样也有,但不过是比较冷僻的词语,这是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算法的含义,再引入农夫带着一只狼、一只羊和一代白菜过河的故事,以问题“农夫该怎样过河?”来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对这个故事中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到农夫过河的方法后,学生也就自然知道算法的意义以及算法的描述方式了。

(2)补充性

导学学案并不是对教材内容的复制粘贴,而是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当然,导学学案还是要以教材内容为基准,不能脱离教材的设定进行天马行空的设计。比如,教师在设计“使用数据库”这一内容时,数据库在以往小学、初中的信息课和信息教材的教学中并未提及和出現,学生对此也大多不太理解。如果让学生仅仅通过课本,学生是很难理解领悟的。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导学学案的补充性了。老师在上课时将数据库作为基础性的知识进行教学,而导学学案则用来补充。这样,学生对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有了了解,再回头查看教材,对于知识的理解就更加透彻轻松了。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1.设计学案,引导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必要导入,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强化信息技术知识。在以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对预习的重视度不高,并未强调学生课前进行学习,以至于影响教学效果。而学案导学模式,能通过设计学案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提高预习效果[2]。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这一课前,可以先参考上节课教学的“获取信息的过程”、“获取信息的方法”来设计导学案,以引导学生自主回忆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填写导学案,引出教学主题。在这一预习过程中,学生发现疑问,可以通过教材阅览或者资料查找的方法来解决,从而加深对网络信息获取方法的理解,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

2.合理安排,引导思考

教师在精心设计完导学案之后,不能完全按照学案上的内容来推进教学,而需要对课程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教师在上课前,先将打印出来的学案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对本节课建立起有层次的清晰认识,然后在后续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指导的作用,提出启发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自主分析和合作探索的能力,最终把握课程核心内容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Excel的公式”的时候,先提问:小张在期末考试中各门科目所获分数如表所示,请问怎么用Excel计算出小张的总分数?有学生提出直接将单元格相加,教师点明该方法的低效率,引出Excel公式,然后提出:怎样输入公式?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尝试实践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演示Sum函数计算总分数的过程,学生由此掌握了解函数的功能、操作方法等。最后,教师给学生留一定时间自主操作,完成训练后提交作业。这一教学过程,是导学案的灵活应用,教师需结合实际进行调整。

3.小组互动,合作讨论

学案导学模式下,合作讨论互动也是重要环节。教师应当把握任务布置的适宜,如果任务布置太早,给学生大量时间讨论,可能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稳固,降低教学效率。但如果任务布置太晚,又可能因为时间过短而无法得出结果,所以,这也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挑战[3]。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网页设计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任务布置的方式来达成本次学案导学的目的。教师选择“教师节”的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来设计网页,整堂课都围绕这一任务进行,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设计空白网页,然后再引入本次教学的任务和知识点,学生自主尝试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正适合开展小组讨论,教师便提问:图片怎么插入?格式怎么设置?你有什么问题?如此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之后展示讨论结果,如此教学质量更高。

4.划分层次,循序渐进

学生的能力有所差别,有的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牢固,有的学生薄弱,由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整体状况,对学案内容分层,兼顾各情况学生的需求。这一做法能突破传统教学的约束,实现个性化、层次化教学。导学案难度分层,设计难度不同的任务、问题,学生在完成后能树立信心,提高教学学习质量。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循环语句的时候,设计三个不同难度任务:①将for…next语句格式写出;②以循环语句完成1+2+3+…+100累加;③循环变量的步长能否为0,如果为0,会出现什么情况。三个任务为阶梯式难度,适合给上、中、下能力层次水平的学生作为探究问题、任务,中、下层学生在解决了自己的任务后,可以向更高难度的任务进发,逐步提升自身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的发展,其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创新应用新型教学模式方法。学案导学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教师转为指导者角色,在设计学案,引导预习;合理安排,引导思考;小组互动,合作讨论;划分层次,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更显著。

参考文献:

[1]朱玉玲.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刍探[J].成才之路,2020(03):124-125.

[2]王月琦,庞霞.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27):59-60.

[3]王梅香.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03):149-150.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高中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