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似锦锦地纹珐琅器
2020-01-11管东华
管东华
清掐丝珐琅桂花锦花蝶纹盖罐
清掐丝珐琅铺地锦狮耳尊
清掐丝珐琅万字锦折枝花卉纹洗
清掐丝珐琅祥云锦龙纹小香炉
铜胎掐丝珐琅,又名“景泰蓝”,是金属胎珐琅器工艺的一个品种。我国的掐丝珐琅器起源于元代,吸收借鉴了由阿拉伯半岛传入的“大食窑”器的制作工艺而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记录金属胎珐琅器的文献明代《格古要论》记载,“大食窑”, “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朗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盆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世又谓之鬼国窑。”
掐丝珐琅做法是以细而薄的铜丝掐成各种图案,粘于铜胎上,在其内外填充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入窑烘烧,重复多次,待器表覆盖的珐琅釉至适当厚度,再经打磨,镀金而成。由于制作工艺繁复,原料昂贵,铜胎掐丝珐琅的设计、创作、生产均为内廷所垄断。明代设置了专门生产宫廷御用物品的“御用监”。清康熙十九年,清宫造办处设立“珐琅作”为宫廷设计制作御用掐丝珐琅器。仅到清晚期,铜胎掐丝珐琅的制作才进入民间。
珐琅器有着黄金和宝石般的华贵和瑰丽,但制作过程有一个最大的难点,易“崩蓝”。由于珐琅釉料由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礦物质组成,在烧制中如果用来衬托主题图案的底纹釉料面积过大,容易产生裂痕,即“崩蓝”。为了缩小施釉面积防止崩蓝,需要大量的纹饰来填满主体纹样以外的空间,在珐琅器中这类纹饰称为“锦地纹”。
“锦”原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和鲜明华丽色彩之意。珐琅器上的“锦地纹”指的是由各种图形重复、连续、有规律构成的图案,用作辅助纹饰。常用的锦地纹有数十种,如桂花锦、万字锦、铺地锦、祥云锦、回字锦、龟背锦、古钱锦等,构图繁密规整,华丽精致,蕴含吉祥寓意。
桂花锦
桂花锦由珐琅器中常使用的装饰纹样桂花有规律的组成。桂花在民间被视为祥瑞之物,有清雅高洁,吉祥如意之意。“桂”谐音“贵”,象征富贵。
以清掐丝珐琅桂花锦花蝶纹盖罐为例,该盖碗通体以天蓝色桂花锦作地,盖饰四季花卉纹,盖钮、口沿镀金,罐颈部饰一周缠枝莲纹,肩部如意云头开光内饰变形莲纹,底部饰一周蕉叶纹。罐主体以掐丝桂花锦为地,写实手法填饰出山石、四季花主题的通景图,花间点缀各式彩蝶翻飞起舞。该器器型别致美观,掐丝匀称细腻,釉色艳丽,图案写实生动,为掐丝珐琅器中的精品。
铺地锦
又称“遍地杂花”或“满地娇”,以盛开的各种花卉为锦地在珐琅器上装饰,寓意繁花似锦,欣欣向荣。如清掐丝珐琅铺地锦狮耳尊。此尊通体施浅黄色秞,海棠式尊口饰一周回纹,肩两侧有铜镀金双狮耳,腹部正、背两面中心有杏圆型开光,开光内由海水江涯、蝙蝠、灵芝、寿桃组合成吉祥图案,寓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吉祥之意。近足处为变形蕉叶纹,尊底镀金。开光外通体采用铺地锦装饰,满器绘牡丹、茶花、荷花、芙蓉、菊花、月季、绣球花等名花异卉,通体繁花似锦、富丽堂皇、金碧辉煌。
万字锦
万字锦以传统的特殊符号“卍”字为中心向四端延伸演化。“卍”字原为梵文,意为“吉祥之所集”。万字锦寓意绵长不断和万福万寿,故也称为“万寿锦”。
清掐丝珐琅万字锦折枝花卉纹洗,内外皆以暗红色万字锦作地,以粉、黄、蓝、白等珐琅釉色填饰出折枝花卉图,口沿饰一周如意云头纹。整个锦地用“卍”字有规律的拼接出来,填满整个空间,突出折枝花卉图,有极强的节奏感。以连续万字锦纹作地是晚清掐丝珐琅的鲜明特征之一。
祥云锦
又名“云头锦”。祥云的形象有抽象的几何图形,也有生动形象的自然图形,皆取托瑞于天之意。珐琅器中祥云锦还多以辅助纹饰用于器物口沿、肩、足等。
清掐丝珐琅祥云锦龙纹小香炉,炉为鼎式,通体以暗红色祥云锦为地,铜镀金镂空狮钮盖。颈部饰一周变形如意云头纹,肩部铜镀金兽首活环双耳,祥云锦地上饰双龙戏珠纹,下部为粼粼碧波和秀石,炉下承三兽首足。
回字锦
用似“回”字状的几何纹样连续组合成纹饰,明清时期的回字纹多为以一正一反两方相连的回纹边饰,还有一笔连续的回字纹边饰,寓意富贵不断、好事绵长。
龟背锦
似龟背上纹路的几何纹排列组成。在明清时期珐琅器纹饰中龟背纹作为锦地纹使用率极高,而且变形多样。
古钱锦
似许多铜钱连续重复排列。主题纹样由四个圆相交组合,中间呈方形。圆形寓意着美满,团圆吉祥。古钱与蝙蝠组合成纹样,意为“福在眼前”。古钱纹多装饰在器物的肩部及口沿处作辅助纹饰。
作为中国传统纹饰的锦地纹不仅出现在珐琅器上,也是瓷器、漆器、家具、建筑等常用的典型纹饰。这些纹饰内涵丰富、寓意吉祥,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所谓“图必有其意,意必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