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锌矿Cu2ZnSnS4纳米晶的微波法制备与性能研究

2020-01-11秦斐侯雪梅刘红梅

工业技术创新 2020年6期

秦斐 侯雪梅 刘红梅

摘   要: 采用微波法,一步反应合成纤维锌矿结构的Cu2ZnSnS4(CZTS)纳米晶,探讨不同锡前驱体及反应条件对纤维锌矿CZTS纳米晶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荧光探针(XRF)分析晶体结构和元素成分;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晶体尺寸和形貌;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晶体的吸收光谱。研究发现:1)采用乙酸锡(Ⅱ)和SnCl2·2H2O两种锡前驱体可分别制得纤维锌矿CZTS纳米颗粒(米粒状)和纳米片(六边形);2)CZTS纳米颗粒的结晶程度较好,且Cu:Zn:Sn:S元素比例非常接近理论比例2:1:1:4;3)CZTS纳米片的带隙宽度约为1.52 eV,非常接近太阳能电池的最佳带隙宽度。

关键词: 微波法;Cu2ZnSnS4;纤维锌矿;锡前驱体;CZTS纳米片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412 (2020) 06-001-05

工业技术创新 URL: http://gyjs.cbpt.cnki.net    DOI: 10.14103/j.issn.2095-8412.2020.06.001

引言

四元硫属化合物材料铜锌锡硫(Cu2ZnSnS4,也简写为CZTS)在紫外—可见波段具有宽吸收带,光吸收系数约为104 cm-1,带隙宽度约为1.5 eV,十分接近太阳能电池的最佳光学带隙,其理论光电转换效率可达32.2%。同时,CZTS的组成元素具有自然丰度高、成本低廉且几乎无毒的优点[1]。CZTS业已成为十分具有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太阳能电池吸收层材料。最近,基于CZTS薄膜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达12.6%[2]。

CZTS薄膜已有多种制备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往往需要在高温或真空条件下进行,操作较复杂且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墨水”法成为研究热点,该方法基于纳米颗粒的墨水法制备CZTS薄膜,进而将CZTS薄膜组装成太阳能电池器件。“纳米墨水”法制备CZTS薄膜的优点在于:制备成本低,可以大面积沉积使用,对衬底类型及几何形状都没有要求,并且材料的利用率非常高[3]。该方法的主要步骤:首先,合成分散性良好的CZTS纳米颗粒,将其均匀分散到适当有机溶剂中制成“纳米墨水”;然后,以旋涂等方式将“纳米墨水”涂覆在衬底上;最后,利用高温烧结使有机物挥发,制备出低成本的CZTS薄膜,进而组装成薄膜太阳能电池[4]。在“纳米墨水”法中,CZTS纳米颗粒的质量、大小及形貌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涂膜工艺、CZTS薄膜的平整度以及电池的光电性能。因此,高质量CZTS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科学家们合成的 CZTS纳米颗粒一般都是锌黄锡矿结构或者黄锡矿结构,它们都是传统的四方晶系结构[1]。2011年,有文献用热注入法首次合成了一种新型结构的CZTS——纤维锌矿CZTS,它具有六方晶系结构[5]。目前报道的纤维锌矿CZTS合成方法有热注入法[5]、一锅法[6]、非注入法[7]、水热法[8]、溶胶—凝胶法[9]等。

微波法是制备纳米颗粒的常用方法,具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实验周期较短等优点,且制备出的纳米颗粒的粒径一般都较小。有文献报道了微波法适用于合成锌黄锡矿结构的CZTS纳米颗粒且效果较好[10-13]。但是,目前基本未见到有关微波法制备纤维锌矿CZTS纳米晶的报道。在采用微波法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前驱体及溶剂,仅通过一步反应即制备出形貌可控的CZTS纳米晶,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采用微波法,一步反应制备出颗粒尺寸均匀的纤维锌矿CZTS纳米晶,并研究了不同锡前驱体对CZTS纳米晶形貌的影响。

1  实验

1.1  试剂

(1)乙酸锡(Ⅱ)(95%)、乙酰丙酮铜(98%),阿法埃沙(天津)化学有限公司;

(2)二甲基硅油(粘度:200 cs),航天牌,原产地为北京;

(3)乙酰丙酮、乙酸锌、SnCl2·2H2O、十二硫醇、丙酮、无水乙醇、氯仿、甲苯,均为分析纯(AR)试剂,上海国药集团。

1.2  方法与设备

采用微波法合成CZTS纳米晶的过程如下:

(1)将0.15 mmol乙酸锡(Ⅱ)、0.3 mmol乙酰丙酮铜、0.15 mmol乙酸锌混合于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30 mL十二硫醇,微波功率设定为800 W,120℃持续搅拌10 min,将前驱体完全溶解,然后将温度升高至240℃,反应20 min,制备得到样品1。

(2)更换乙酸锡(Ⅱ)为SnCl2·2H2O,其他试剂及用量不变,重复上述步骤,制备得到样品2。

(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并离心收集固体样品,随后用无水乙醇、丙酮及环己烷等有机溶剂清洗产物,最后将产物放置于50℃烘箱内干燥。

采用X'Pert PRO型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进行晶体结构分析;采用EAGLE Ⅲ型X射线荧光探针(XRF)分析样品的元素成分及相应比例;采用SPECORD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的吸收光谱;采用Tecnai G2 2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JEOL-2010型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观察纳米晶的尺寸及形貌。

2  結果与讨论

2.1  XRD和XRF结果

采用乙酸锡(Ⅱ)和SnCl2·2H2O两种不同锡前驱体分别制备出两种CZTS纳米晶样品,记作样品1和样品2,它们的XRD和XRF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a可见,样品1的XRD图谱中出现的衍射峰分别对应于(100)、(002)、(101)、(102)、(110)、(103)和(112)晶面,这与文献[5-9]中报道的纤维锌矿CZTS晶体的标准衍射数据一致,可以证实所制备的样品1为纤维锌矿结构的CZTS。样品1的XRF结果显示各元素的比例为Cu:Zn:Sn:S=26.75:11.26:11.76:50.23,非常接近理论比例2:1:1:4,铜的比例稍微偏高。同样,图1b的XRD结果表明样品2也是纤维锌矿结构CZTS,各元素的比例为Cu:Zn:Sn:S=24.85:12.78:10.45:51.92,与CZTS的计量比很接近,S的比例偏高,Sn的比例偏低。此外,样品1和样品2各衍射峰均比较明显,说明样品的结晶性较好;没有观察到其他硫化物或其他杂质的衍射峰,说明样品的纯度很高。

2.2  TEM和HRTEM表征结果

图2所示为两种CZTS纳米晶的TEM和HRTEM分析结果。

如图2a所示,以乙酸锡(Ⅱ)为前驱体制备得到的样品1为米粒状的纳米晶,粒径大小比较均匀,长约40 nm、宽约20 nm。HRTEM显示晶格间距为0.32 nm,这对应纤维锌矿结构CZTS的(002)晶面[6-9]。晶格条纹很清晰,说明该纳米颗粒的结晶性较好,这与XRD的表征结果也是一致的。

如图2b所示,以SnCl2·2H2O为前驱体制备得到的样品2为六边形的纳米片,边长在60~100 nm范围。晶格间距为0.32 nm,也对应纤维锌矿结构CZTS的(002)晶面。目前文献报道的纤维锌矿CZTS纳米晶的形貌除了上述米粒状,还有纳米棒、纳米锥[13]等,但本工作中合成出的这种六边形纳米片形貌比较少见。

与样品1相比,样品2的尺寸明显偏大,本文认为这主要是两种合成条件中游离的Sn2+浓度不同所致。合成样品2选用的锡前驱体是Sn2+的简单盐,体系中起始游離的Sn2+浓度较高,导致晶体生长过快,所得纳米晶尺寸较大。而合成样品1选用的锡前驱体为Sn2+的配合物乙酸锡(Ⅱ),体系中游离的Sn2+浓度较低,随着反应的进行,Sn2+逐渐缓释出来,整个反应过程中Sn2+浓度变化较小,因此最终获得的纳米晶尺寸较小。

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样品1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如图3a所示,其带隙宽度约为1.75 eV,比太阳能电池的最佳带隙宽度稍大;样品2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如图3b所示,其带隙宽度约为1.52 eV,非常接近太阳能电池的最佳带隙宽度。

3  结论

本文成功采用微波法,一步合成出结晶好、纯度高的纤维锌矿结构的CZTS纳米晶,主要结论:

(1)以乙酸锡(Ⅱ)为前驱体可获得粒径较小的米粒状CZTS纳米晶,以SnCl2·2H2O为前驱体可制得粒径较大的六边形CZTS纳米晶(片状);

(2)米粒状CZTS纳米晶的带隙宽度约为1.75 eV,比太阳能电池的最佳带隙宽度稍大;CZTS纳米片的带隙宽度约为1.52 eV,非常接近太阳能电池的最佳带隙宽度。

(3)采用微波法合成纤维锌矿结构的CZTS纳米晶具有的优点包括:操作简单,一步完成;条件温和,可在空气氛围和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重复性好,产率高。

总之,微波加热合成纤维锌矿结构CZTS纳米晶的方法有望在工业化生产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范勇, 秦宏磊, 密保秀, 等. 太阳能电池材料—铜锌锡硫化合物薄膜制备及器件应用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14, 72(6): 643-652.

[2] Wang W, Winkler M T, Gunawan O, et al. Device Characteristics of CZTSSe Thin-Film Solar Cells with 12.6% Efficiency[J].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4, 4(7): 13014651.

[3] Habas S E, Platt H A S, Van Hest M F A M, et al. Low-Cost Inorganic Solar Cells: From Ink To Printed Device[J]. Chemical Reviews, 2010, 110(11): 6571-6594.

[4] Steinhagen C, Panthani M G, Akhavan V, et al. Synthesis of Cu2ZnSnS4 Nanocrystals for Use in Low-Cost Photovoltaic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 131 (35): 12554-12555.

[5] Lu X, Zhuang Z, Peng Q, et al. Wurtzite Cu2ZnSnS4 nanocrystals: a novel quaternary semiconductor[J].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1, 47(11): 3141-3143.

[6] Li M, Zhou W H, Guo J, et al. Synthesis of Pure Metastable Wurtzite CZTS Nanocrystals by Facile One-Pot Method[J].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12, 116(50): 26507-26516.

[7] Regulacio M D, Ye C, Lim S H, et al. Colloidal nanocrystals of Wurtzite‐type Cu2ZnSnS4: facile noninjection synthesi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J]. Chemistry: A European Journal, 2012, 18(11): 3127-3131.

[8] Jiang H, Dai P, Feng Z, et al. Phase selective synthesis of metastable orthorhombic Cu2ZnSnS4[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2, 22(15): 7502-7506.

[9] Tchognia J H N, Arba Y, Dakhsi K, et al. Solution-based deposition of wurtzite copper zinc tin sulfide nanocrystals as a novel absorber in thin film solar cells[J]. Optical & Quantum Electronics, 2016, 48(4): 255.

[10] 花芬, 侯利鋒, 卫英慧, 等. 微波辅助Cu2ZnSnS4纳米晶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J]. 功能材料, 2015, 46(9): 9111-9119.

[11] Chen W C, Tunuguntla V, Chiu M H, et al. Co-solvent effect on microwave-assisted Cu2ZnSnS4 nanoparticles synthesis for thin film solar cell[J].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2017, 161: 416-423.

[12] Pinto A H, Shin S W, Isaac E, et al. Controlling Cu2ZnSnS4 (CZTS) phase in microwave solvothermal synthesis[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7, 5: 23179-23189.

[13] Arora L, Gupta P, Chhikara N, et al. Green synthesis of wurtzite copper zinc tin sulfide nanocones for improved solar photovoltaic utilization[J]. Applied Nanoscience, 2015, 5(2): 163-167.

作者简介:

秦斐(1985—),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

E-mail: qinfeiwrj@163.com

刘红梅(1975—),通信作者,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

E-mail: hmliu2004@126.com

(收稿日期: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