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社会环境研究
——基于太仓市移风易俗工作的调研分析

2020-01-11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王永刚

河北农机 2020年5期
关键词:太仓市移风易俗乡风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王永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伟大任务和目标。高职院校承担着意识形态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双重任务,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既存在着独有的先天工作优势,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难和挑战。做好县域高职院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需要深入分析和了解其所处区域的社会大环境基础,以期形成校内校外协调联动的工作协同合力。基于此,笔者对太仓市的移风易俗工作做了调查研究,并对当下乡风民俗的成因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移风易俗工作机制建设路径,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推进县域高职院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 县域高职院校所在地的乡风民俗现状调查

笔者曾参与太仓市妇女联合会组织的移风易俗工作专题调研课题组,对近千份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近百名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交流,对学校所在地的江苏省太仓市乡风民俗现状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1.1“人情宴”名目繁多

太仓市在全国百强县中经济发展靠前,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但伴随而来的满月酒、生日宴、升学宴、乔迁宴、接风宴、升迁宴、生病慰问礼等名目繁多的“人情宴”,却让农村群众苦不堪言。这种情况使得正常的“礼尚往来”逐渐演变为赤裸裸的“金钱往来”,使得感情表达缺失了精神内涵,也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1.2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较普遍

目前,该市部分农村群众在婚丧喜事方面还存在攀比心理,讲排场,比阔气。比如,孩子升学、乔迁新居等等,越办越隆重,越来越阔气;而结婚攀比之风更甚,存在着不在城里买楼房不结婚现象;在丧事办理上,存在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情况。以上现象,不仅与中华传统美德背道而驰,而且造成了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

1.3 婚事彩礼负担比较沉重

在太仓市的农村地区,青年订婚时依然存在女方索要彩礼或男方主动提供彩礼现象(问卷调查也有显示,回答5 至10 万元的有352 人,占比68%;回答10 万元以上者有72 人,占比13%),这对不少家庭来说都是一笔负担。因此,“啃老”并相互攀比就成了一种较常见的社会现象。同时,这种物质主义婚恋观,也对青年人的工作、生活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1.4 封建迷信蔓延滋长

受传统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不少农村群众在遇到要事、喜事时,还存在“求个签”“算一卦”“看黄历”等习惯,这使得许多重要活动出现了“扎堆”现象,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秩序。此外,在部分地区还存在着修建庙宇寺院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落地生根。

1.5 赌博风有所抬头

由于农村文化活动相对较少,部分农民群众精神空虚,热衷于打麻将、“掼蛋”等“娱乐”行为,甚至还有些人寻衅滋事、打架斗殴,这都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甚至滋生了高利贷、非法抵押等违法犯罪问题;相反,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中华传统美德,如孝敬父母、善待子女等反而在逐渐弱化;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现象也相继出现。

2 县域高职院校所在地的乡风民俗现状成因分析

2.1 思想转变不彻底,尚未形成鲜明导向

由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部分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只是软指标,效果不是立竿见影,没有将其放到应有的位置,号召的多、落实的少[1]。有的党员干部甚至不信马列信鬼神,带头搞封建迷信活动,在群众中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

2.2 宣传教育还不到位,尚未形成浓厚氛围

由于受村镇地理位置和群众文化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宣传教育工作事实上存在着重城镇、轻农村的问题,使得不少农村地区的宣传教育存在模糊地带甚至真空地带。另外,在宣传教育形式上,传统的宣传形式逐渐淡化,而新型信息化的宣传形式又因群众年龄、文化水平等影响,使得宣传工作的衔接性和覆盖面略有欠缺。

2.3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乡风文明缺乏有力推手

虽然在相对富裕的东仓村,社区中建有村史馆、村规民约墙、乡风文明一条街、乡风文明积分评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建设到位,宣传和利用效果优良,但在大多数社区和村,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依然不足。另外,有的村“一约四会”建设虽然基本健全,但存在着“一纸空文”的实践落实尴尬。

2.4 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尚未形成有效机制

政府相关部门制度还不健全,缺乏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建设的成效还不明显。近年来,中央、省、市都出台了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文件和指导意见,也做了一些颇有成效、富有特色的探索。但是,由于缺乏体系完备的体制机制保障,导致了乡风文明建设活动推进乏力、效果大打折扣,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2.5 监督考核还不精准,尚未形成内生动力

尽管建立了一些监督考核机制,但从体系来看,仍然隶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精神文明建设范畴,没有单独形成乡风文明建设的评价考核细则,在精准性上也有一定差距。另外,还存在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突出群众主体地位等方面的缺失,各方协同推进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还需要进一步营造。

3 县域高职院校所在地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机制建设的思考

3.1 突出党管一切,形成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新局面

建议由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政府、人大、政协相关领导副任组长,纪检、政法、宣传、文明办、司法行政、农业农村、民政、妇联等部门相关人员任组员,成立市(县)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市(县)关于“移风易俗与乡风文明”工作开展的实施方案与实施细则,为县域移风易俗与乡风文明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要挺身而出、主动作为,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从影响亲戚、朋友做起,从本社区做起,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身体力行辐射带动周围群众,以移风易俗工作中展示出的优良党风,引领带动形成优良的社风民风。

3.2 制定宣传标语,突出移风易俗核心内容

比如,太仓提出“十抵制十提倡”:抵制乱丢垃圾,提倡垃圾分类;抵制不孝长辈,提倡尊老孝老;抵制婚嫁浪费,提倡文明节俭;抵制丧葬陋习,提倡厚养薄葬;抵制乱摆酒席,提倡节俭适度;抵制迷信邪教,提倡崇尚科学;抵制好逸恶劳,提倡勤劳致富;抵制不讲诚信,提倡信守诺言;抵制沉溺赌博,提倡健康娱乐;低制无理蛮横,提倡邻里和睦。并运用“传统+现代”、“线下+线上”模式,整合各类资源,用好用活村文化广场、村民健身活动中心等宣传阵地[2];通过印发倡议书、粉刷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开设广播电视专栏、微信公众号、微博信息发布等形式和途径,营造“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3.3 调动各方力量,做细落实移风易俗工作

一是要发挥民政部门和区镇作用,推进丧葬改革。各镇、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做细群众丧葬改革教育引导工作,集中整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丧葬陋俗,树立文明丧葬新风尚。要制定丧事服务惠民政策[3],设立殡仪服务热线电话,推广一站式办丧事办理模式。二是注重发挥妇女联合会的组织引领作用。要主动发现、培养、表彰一批创业守业、勤俭持家、敬老爱亲、教子有方的妇女典型以及在移风易俗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妇女骨干,借助各类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报纸、村部公开栏等,线上线下接力宣传事迹,示范引导更多妇女见贤思齐、向上向善,共同推动形成文明乡风[4]。三是强化职能部门责任,抓好工作落实。整合调动民政、社保、公安、安监、工会等部门的工作资源和力量,形成工作联动机制。同时,把移风易俗纳入各区镇党委政府绩效考核中,通过部门协调联动与互评,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4 发挥乡村和社区作用,齐心协力推进移风易俗

一是强化报备,确保提醒在前。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要突出规矩意识、纪律底线、行为红线;对于普通村民群众,要突出以人为本,强化提醒、引导机制,实行提前告知、报备制度。二是协作监督,确保制度约束。要确保移风易俗工作落实到位,必须要有严密的监督制度,构建起由纪检、党组织、红白理事会、新闻媒体、村民群众等多方面力量组成的监督体系。三是重视规劝,确保观念转化。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劝导,使人民群众逐步转变观念,认清传统文化精华与封建陈规陋俗之间的本质区别,筑牢移风易俗入耳入心的思想观念基础。四是树立典型,确保风清气正。移风易俗工作要特别注重示范引领,既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要在普通村民群众中树立一批移风易俗模范人物,挖掘模范典型事迹,进而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五是精选活动,提倡文明娱乐。各村、社区要定期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娱乐活动,引导人们离开麻将桌、走向运动场,以达到遏制赌博之风、增强人民体质、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

县域高职院校不仅具有普通高职教育的普遍性内涵,还具有鲜明的县域经济文化特色。从这个角度讲,县域高职院校在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上,内在地、必然地要糅入县域经济文化特色元素,实现“扎根县域基础,办好特色大学”的办学目标。为此,县域高职院校应积极参与县域经济文化建设活动,着重研究县域经济文化特点,协力构建良好的县域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大环境,筑牢县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网,以实现县域精神文明建设大环境与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小环境的双向协同推进。

猜你喜欢

太仓市移风易俗乡风
乡村文明新风尚——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移风易俗新事多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园
乡风
吹笛记
白沙埠镇:争当移风易俗“四大员”
大爱有光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文明乡风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