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分析
2020-01-11河北经贸大学王者慧张晨瑛
河北经贸大学 王者慧 张晨瑛
1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
自我国公司企业年金制度确立后,在20 余年的发展下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且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由《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2016 年度)》可知,截至2016 年底,我国共有76298 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总参与人数更是达2324.75 万人,基金的结余高达11074.62 亿元。所以不论是参与的企业数、基金累计数额,还是职工数都充分显示出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之迅速。
2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的分析
2.1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的现状
2004 年5月,《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指出企业年金施行完全积累制,且以个人账户为单位进行管理,也规定了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为缴费确定型的模式。截止到2016 年参与建设企业年金的企业达7.6 万家,涉及职工2300 多万人,并覆盖了交通、能源、教育、金融等各个行业。
从历史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年金的总盈利情况中,通过加权收益率的方法来计算当期平均收益,把企业年金的平均收益率与CPI 及银行存款利率相比较可以看出,2007~2016 的十年间,企业年金的投资数额增加了足足70 多倍。并且这十年间的平均收益率也是达到了8.10%,充分反映出企业年金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较为成功[1]。
2.2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的工具
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中所涉及的有关规定,年金基金的投资工具往往分为三类,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如银行短期存款等;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如中长期存款、国债等;权益类产品,如基金股票等。
2.3 我国企业年金组合投资的测算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年存款利率,上证交易所公布的债券指数的增幅分别代表一年期银行存款的收益率(现金及等价物类资产收益率)、债券收益率(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及股票收益率(权益类资产收益率)。并引用经济学家哈里·马克维茨的投资分散化理论[2]以及夏普等人发布的用于衡量标的资产风险收益特性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即CAPM模型为更加专业的投资绩效评估打下了实践基础[3]。
取2007~2016 年这十年的数据,对三种投资工具按平均收益率从大到小依次排序,分别为股票、债券、一年期银行存款;并按照表示风险大小的方差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股票、债券、一年期银行存款。通过计算得知,在企业年金投资过程中,短期银行存款收益表现最低,平均收益率为2.60%,并且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的影响仍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但其风险也是最小的。而债券则处于中间位置,变异系数和收益率在短期银行存款和股票之间,其在可靠的收益率下有着较为稳定的风险,是一种理想的金融工具。但以股票为首的权益类工具收益虽然是三者之最为12.77%,但是其方差却达到了2228.65%,这主要与近十年来我国股票市场的剧烈震荡有关,说明股票类的投资风险非常巨大,并且这一风险波动水平远远高于发达资本市场[4]。
在确定的企业年金投资预期收益中,随着预期收益的逐渐提高,方差所表达的投资波动率也开始上升,短期银行存款的占比从初期的多数开始下降,最终稳定在6%左右;债券的投资占比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过程,且在这一收益率范围内,债券投资所占比例基本处于多数地位;在股票的资金配置中,随着预期收益率的上升而提高,因此投资风险也被放大。但由此产生一个矛盾,即若要取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率,则现有的资金配置方案便不再适用。因此必须进一步开放对权益类投资工具的投资比例限制,且提防基金投资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从而保证在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中能够实现较高的收益率,使这部分资金在长期下能够保值增值[5]。
3 研究结论
3.1 企业年金管理中投资收益与风险并存
无论何种投资,其收益率与投资风险往往都是呈现正相关关系,较高的投资风险需要用较高的风险溢价来补偿投资人。上述介绍的几类投资工具中,短期银行存款、债券以及股票三者的风险和收益呈递增顺序,由于企业年金的特殊性所在,在相关规章制度的限制下要合理配置各类投资工具,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潜在风险的增加。
3.2 不同组合投资方案下可提供不同收益率
将投资组合理论均值- 方差模型进行一定的改变,能够依据相关收益率要求计算出在投资组合中各类投资标的占组合的比重和组合的总体风险。所以,应测定企业年金的实际所有者风险承受意愿以及承受能力,再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进行相关金融工具的比例配置。如当某企业员工多为年轻职工时,企业年金的投资期限会因此较长,然而较长投资期限的资产往往对流动性要求也低,风险承受能力也较高。所以,对于这类企业年金的运营管理就可以适当多配置债券类或者股票类等高收益的投资工具。反之,对于一些成熟型企业、临近退休人员数量较多的企业,其企业年金则应谨慎配置,应以安全性、流动性为主要投资目标,适当少配置高风险类的金融产品,多配置稳健、流动性高的金融工具。
3.3 不同的投资工具对应不同的投资需求
从结果上看,短期银行存款类投资工具在组合中占比会随着所需收益率的提高而增加,并最终接近5%的水平,而这一比例则是政策规定的下限指标。这表明虽然短期银行存款类金融工具收益不高,但出于对企业年金安全性的考虑,仍然要保有一部分无风险资产在投资组合中。但随着其预期收益率不断提高的需要,短期银行存款类金融工具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但随着《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和《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的相继出台,都开始对短期银行存款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放宽,并允许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适当将资产更多地配置给高收益金融工具[6]。
3.4 现存的投资比例限制不再适用高收益的需求
由分析可知,在我国现存的法律规章的要求下,企业年金的运营管理中仍将以保证安全性为第一目标。但在老龄化日益加重的今天,更应将注意力聚焦于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当中。因此,当前我国对企业年金投资的要求与限制显然不利于企业进一步获得更高收益的要求。根据计算结果,在现有制度内企业年金无法获得更高的收益,在企业年金保值增值的驱动力下,合理的做法是应在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对高收益类投资工具的比例限制,实现增值。
4 解决方案与建议
根据上述对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管理的分析,得出相关建议如下。
4.1 依据不同企业对企业年金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意愿进行组合配置
4.2 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降低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
我国的金融市场起步晚,发展不成熟,不确定性大难以准确预测等特点,导致高收益类金融工具投资占比被严格限制。这极大地阻碍了基金经理对企业年金投资发挥的空间,也不利于企业年金进一步保值增值,获取更高利润。因此,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多方面培育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构建良好的制度体系,从根源进行规范,大力建设资本市场,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本土化改进,使之更适应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需要[7]。
4.3 在保证安全性的原则上适当调整企业年金投资组合比例要求
在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过程中,要同步对企业年金投资限制进行调整,通过逐步放开对股票等高收益金融工具的限制,减轻未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支付压力以及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在放宽投资限制的同时也要加强相应的监管措施,谨防擅自挪用或谋取他用等行为,在实现高收益率的同时更应确保安全性为第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