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现实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1-11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刘益青

河北农机 2020年5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困难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刘益青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公平,将教育扶贫列为新时代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据《2018 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2018 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全国普通高校学生4387.89 万人次,资助资金1150.30 亿元[1]。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出台了相关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

1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分析

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0%~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从生源构成看,绝大多数学生属于低收入家庭,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地区以及城镇下岗职工家庭。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和招生批次的逐年扩大,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比例逐年提升。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悬殊、家庭关系复杂等原因,高职院校学生中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无法就学或中途辍学等相关问题变得越发突出。相比其他同学,贫困学生会面临更大的生活、学习压力,更易产生心理问题。

针对高校贫困学生问题,国家从1994 年开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和措施,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资助体系。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认真贯彻国家资助高校贫困学生的相关政策,形成了以“设立奖学金、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开展勤工俭学、实施困难补助、采取学费减免”为主要内容的资助工作方式[2]。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经济资助和帮扶,引导受助学生合理争取国家助学政策,顺利完成学业。

2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国各高校已经基本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高校资助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发现这项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2.1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一般是由学生管理事务中心专门负责学生资助工作,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的评定和申报,以及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专项减免学费、勤工俭学等物质资助工作。但是,由于人员配备不足或者是专业化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学生资助中心在贫困生思想教育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现行的育人措施比较成旧老套,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救助、自立自强素质的培养比较匮乏,育人工作略显滞后。

2.2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工作方法有待创新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校级资助部门仅有1 名工作人员,负责统筹全校一万两千余名学生的资助工作,工作量非常庞大,容易造成学生资助工作效率低下。由于政策导向与经验使然,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中心牵头开展奖、助、贷工作,一般情况下都是下达任务给二级学院去完成,而各二级学院资助主管教师由辅导员兼任,任职辅导员在负责所带班级各项日常事务管理的同时,兼顾负责全院贫困生资助工作。因此,在每年贫困生认定,奖助学金评定、发放,贫困生复查以及省资助系统库数据录入等资助任务下达时,二级学院资助工作负责人往往在资助岗位上疲于奔命,没有时间详细解读相关政策[3]。而且,由于辅导员自身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加之日常事务工作繁杂琐碎,很难花精力去研究和创新现有的工作模式。

2.3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理念有待增强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认知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育人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经济困难学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认为国家和政府的帮扶是理所当然的,感恩意识和自强意识薄弱,有的思想偏执甚至滋生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因此,资助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认真解读、落实好国家方针政策,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3 资助育人工作的对策研究

3.1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规范

首先,学校层面应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贫困生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中,逐步完善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载体。学校应该选派专人负责贫困生数据库建设工作,运用大数据技术充分获取、处理、加工、运用各类数据信息,建立贫困生的动态数据库,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来推进精准资助机制的建设。贫困生数据库包含新生入学时家庭经济状况及入学后日常消费状况等重要信息[4]。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在应用大数据技术规范管理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譬如,学校引进了学生管理信息化平台(CRP 系统)和微信校园卡。该系统可以清楚地记录每一个同学的基本信息、上课出勤、考试成绩、奖惩情况、参加活动积分制情况、宿舍内务情况等综合信息。微信校园卡有效记录了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根据每月用餐次数和费用可以快速锁定需要资助的经济困难对象。资助中心可以根据这些日常数据掌握受助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和综合表现,对他们的行为表现进行追踪反馈。对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时补充相关信息并上报,二级学院资助工作专员应该及时更新数据库,保障学校资助工作的全覆盖。

其次,高校需要进一步梳理资助工作的办理流程,实现资助育人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确定资助标准,建立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对受助对象进行科学评估和准确认定,杜绝“一刀切”现象。一般评定过程中,将评定等级区分为特别困难和一般困难,但实际情况复杂多变,这个标准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细化。校级学生资助中心针对建档立卡、生源地贷款、特殊家庭经济困难、一般家庭经济困难、突发性事件造成的经济困难等不同情况来明确资助流程。在国家提倡精准扶贫的号召下,精准资助也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新趋势。高校根据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进行帮扶,实现资助对象审核精准、资助标准精准和资金发放时间精准[5]。

3.2 加强政策宣传,做好资助育人的过程管理

入学之初,学校应该及时收集整理新生入学的第一手资料,从严审核登记,准确掌握新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程度,了解他们及其家庭的实际需求。通过讲座等形式解读好国家助学政策,确保一个不漏、一个不错,资助工作专员及时将资助信息录入全国和省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每学期,学校联合相关地区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对申请助学金的同学进行资格审查和复查,共同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比对,精准识别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等级,确保资格审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与当地民政部门加强联系,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强信息跟踪,真正做到应助尽助。同时,辅导员要在班级内开展贫困生实际在校表现的民主测评,广泛听取同学意见,综合考察其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等状况,保证信息透明化和奖惩分明,真正做到助学金发放的公平公正。

在做好物质资助的同时,还要抓好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刚柔并济。校级资助中心联合二级学院每学期组织开展资助诚信教育的主题征文等相关活动,受助同学自发地以征文、绘画等形式表达对国家资助帮扶政策的感激之情,牢固树立诚信观念和感恩意识。辅导员充分利用平时的班会课等活动对广大学生加强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通过谈心谈话、班团活动等方式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在学习和生活中以优异的表现回报国家和社会。学校对受助同学加强思想教育,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效果。

3.3 加强资助队伍建设,提高思想认识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必须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中心,按照在校学生人数2500∶1 的比例配备专职干部负责资助育人专项工作。专职人员要加强资助工作的审核管理,落实好国家和学校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配合银行做好贷款的申请、发放、贷后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6]。还要培养一支有战斗力有责任心的资助工作团队,进一步规范学生资助程序、规范资金管理和信息管理,不断提高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水平。

各高校要开展资助政策和资助流程的培训工作,帮助辅导员加深对相关资助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熟悉工作流程,使其不断提升学生资助管理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能。通过相关培训和考核,辅导员应该熟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国家助学金评审的详细要求,对国家奖学金政策、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大学生征兵入伍补偿等政策进行全面解读,并能将文件精神高效准确地传达给广大学生并让其理解和掌握,能够真正帮助到经济上、思想上需要帮扶的学生。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自身应该提升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升学生教育、服务和管理水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兑现党和政府“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7]。

4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实现教育扶贫是新时代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在当前疫情影响下,脱贫攻坚工作面临一些困难,但我国丝毫没有动摇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面对新的形势,高校辅导员应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精准化资助的工作理念,当好国家政策的发声筒,认真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有困难,找警察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