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犬的运动能力的培养
2020-01-11刘一鸣
刘一鸣 马 晨 杨 军
犬的运动能力是犬身体素质的外在表现,主要体现了犬的运动动力和游戏欲望,是犬的奔跑速度、跳跃高度、肌肉力量素质以及身体敏捷性、协调性的综合表现。
从犬的生物特征上来讲,运动能力主要体现了犬的身体素质、身体力量以及犬的性格特征,犬的运动动力强弱与当前训导员的饲养管理水平以及训练水平密切相关。独自生活在野外的犬需要获取食物、躲避天敌、长途迁徙,因此具有较好的体能及身体素质,以及较强的运动动力。而警用犬由于拥有较为安逸的生活环境,不需要为生存而奋斗,因此运动能力会有所欠缺。
犬的游戏欲望也与犬的运动能力密切相关,绝大部分的犬都有很强的游戏欲望,当你拿出犬期望的衔取物并进行逗引时,犬会表现出极强的游戏欲望,当你抛出一个犬期望的衔取物时,犬会以极快的速度追逐衔取物,通常这种游戏欲望会陪伴犬一直到老。在与同伴玩耍或者与训导员游戏的过程中,幼犬学会了使用和控制自己的身体技巧,用游戏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并享受没有危险的环境,很好地表现出了犬的运动能力。
一、犬的早期运动能力培养
犬最初的运动行为大约出现在3~6周,此时的幼犬开始注意同伴和人类,在与同伴的摸爬滚打中积累运动经验,以此来保持身体的协调性,它们会互相轻咬同伴的耳朵和腿,当身体产生痛觉时,会发出尖厉的咆哮或者吠叫。6周左右,犬会与同伴产生追逐的行为,如果不给予某头犬食物,这种追逐就会发展成与有食物的犬的搏斗。此时,就应该进行犬早期的运动能力培养,可将犬放在专用跑步机上,以较慢的速度让犬行走或小跑,让犬在运动的过程中锻炼良好的体能,增强四肢力量并且逐渐学会用鼻子呼吸而不是嘴巴。后期可调快跑步机的速度,让犬更快速地奔跑。另外,犬的敏捷性与协调性也应在此时初步建立,犬的神经系统在这个阶段会快速发育,而敏捷性与协调性是在神经系统的综合指挥下表现出来的,因此幼犬训练效果最佳,可以通过进行短距离的往返、加速、变速跑的方式提升犬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此外,环境锻炼也是犬早期运动能力培养的重要部分,如果一头犬在2~3周离开它的同伴并且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见过其他的犬,那么这头幼犬在以后对待其他犬会具有相当的凶猛性,而且领地意识会非常强。如果一头幼犬一直在犬舍待着,其性格会变得胆怯而羞涩。因此,在3周以后,一定要让犬与其他犬有一些接触,并且要进行各种环境的适应性训练,让它在成年之后性格上没有明显的缺陷。
在犬的运动能力培养之前,犬都应当具备基础能力,与训导员有一定的依恋性,具备基础地坐、卧及延缓、前来、随行等服从科目的能力。
二、犬的跳跃能力培养
犬的跳跃能力主要指犬跳跃过一定高度的障碍,如跳高架、板墙等,也可以是跳跃过一定长度的障碍,如跳跃水沟等的能力。在初期培养阶段,跳跃的高度和长度适中,以培养犬的自信心。与跳高相比,跳远的训练方法与之类似。训导员将犬调引兴奋,命令犬在左侧坐,完成准备动作。训练初期,将调引物抛过跳跃障碍,以坚定的口令让犬跳跃,然后奖励犬。在这个过程中,犬可能会由于脖圈造成的压力感到有些压抑,在犬完成跳跃之后,适当地表扬和奖励可以让犬缓解压力并保持工作的动力。训导员必须在下口令“跳”之后,犬才可以助跑起跳,训导员必须保证犬在得到口令之前不会预料到即将完成的动作。因此,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跳跃训练之后,在起跳位置处,适当完成几次短距离随行或者延缓科目,缓解犬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后期可加入一些其他障碍物或者提高跳跃的高度来增加犬的自信心。另外,连续进行几次跳跃训练之后,让犬充分休息,可以降低犬受伤的风险,在犬落地的位置放上柔软的垫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跳跃训练过程中,犬在听到跳跃动作口令后未完成跳跃动作直接回到训导员身边,这说明当前的跳跃难度过高,犬无信心完成,训导员应适当降低难度让犬完成,并表扬和奖励犬的行为。犬在完成跳跃动作后得到奖励,此时犬脱离了牵引带的控制,应及时将犬唤回身边,与犬进行拔河游戏等奖励,不要让犬处于游散状态,这会逐渐让犬失去对跳跃口令的条件反射。
三、犬的力量能力培养
犬的力量能力主要指犬在工作的过程中克服阻力的能力,这些阻力主要包括体重,与物体间的摩擦力、肌肉间的对抗力等。训练前应当准备一些弹力带、沙袋,训练的场地可以选择沙地等摩擦力较大的地面条件。可以在犬的背上绑上沙袋,进行调引、衔取等科目的训练,鼓励犬进行负重训练,犬在运动过程中肌肉力量得到锻炼和增强。也可以将弹力带一端绑在犬的背上,另一端绑在某固定物体上,进行调引、衔取等科目的训练,当犬移动时就需要克服弹力带的阻力,从而肌肉力量得到增强。训导员在此过程中要富有激情地鼓励犬,以此来建立犬的信心。
在力量训练过程中,负重训练所使用沙袋的重量要根据犬现有的力量情况逐渐增强,待训练一段时间,犬适应了一定重量之后,再提升重量。弹力带的弹力也是如此。在一定强度的力量训练后,要及时带犬进行放松,不可进行其他大运动量的活动,因为力量训练会使犬的肌肉产生酸痛感,容易使犬受伤。
四、犬的速度能力培养
犬的速度能力主要指犬快速移动的能力。很多犬在幼犬时就具备该能力,但是也有一些犬由于缺乏营养或者缺少运动而导致移动能力较弱,通过培养运动速度可以进行加强。首先,犬需要有良好的体能储备,如犬少量运动后就伸出舌头大声喘气或者移动时出现跛脚的情况,就是明显缺少体能储备。其次,犬需要对某些食物或者物品有较强的兴趣,当然这些物品是由犬主动选择,而不是由训导员施加给犬的。具体可进行以下的联系:用食物或物品调引犬,当犬注意力集中时抛出物品令犬去衔取。也可利用斜坡,在坡上抛出,由于重力的原因,犬的步频会加快,从而使犬的速度加快。
在速度训练过程中,抛出的物品不应过远,要让犬在衔取的过程中全力冲刺,以提高犬的短距离奔跑速度。训练一段时间后当犬的体力出现下降时,应停止训练,让犬充分休息,防止犬受伤,训练应当循序渐进。
五、犬的敏捷性及协调性训练
犬的敏捷性和协调性训练可采取短距离的加速跑或变速跑来进行,即在犬放松的状态下,训导员手持训练物品,突然转身并加速离开,等犬追上训导员后,给予物品进行强化,反复多次训练。也可采取制作钓竿的方式,训导员需依据犬追逐训练物品欲望的强烈程度适当调整钓竿摆动的速度、高度和移动方向,然后让犬获得训练物品,以此来完成犬的敏捷性及协调性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要经常变化训练的形式及同一形式中物品运动的方式,不能让犬找到规律,另外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犬的衔取兴奋性降低或由于体力不支产生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