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肌萎缩症的神经电生理及基因特点
2020-01-11薛晓静周瑞玲付萌萌谢忞之李宏伟李永坤
薛晓静 周瑞玲 付萌萌 谢忞之 陈 昂 李宏伟 李永坤*
(1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2 深圳大学总医院,广东 深圳 518065)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2500[1]。CMT由学者Tooth于1886首先报道,又被称为遗传运动性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ies,HMSN)。目前,临床确诊CMT主要依赖于表型、遗传方式、电生理的区别,可分成脱髓鞘型(CMT 1型)、轴索型(CMT 2型)及中间型(intermediate CMT,ICMT)[2-3]。CMT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远端肌无力、萎缩、足部畸形、远端感觉丧失及腱反射减弱等。国内缺乏该疾病的相关统计学资料。本研究旨在探讨CMT的神经电生理及基因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被确诊的15例CMT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及基因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起病隐匿,存在肌萎缩;②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存在广泛慢性神经源性损害;③经神经活检证实为CMT;④存在阳性家族史;⑤基因检测确诊;⑥排除其他疾病。具备③、④、⑤中任意一条加上①、②、⑥即可确诊。患者的发病年龄为8~59岁,平均31岁,其中有2例患者有血缘关系。按照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进行分型[2],正中神经传导速度<38 m/s为脱髓鞘型(CMT 1型),正中神经传导速介于38~45 m/s或>45 m/s并伴有低波幅为轴索型(CMT 2型)。其中,CMT 1型10例,平均年龄32岁;CMT 2型1例,平均年龄22岁。4例有阳性家族史,均为慢性起病,病情进展往往较为缓慢。
1.2 方法 采用维迪KEYPOIT肌电诱发电仪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检测内容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F反应及针极肌电图。临床常选择拇短展肌、第一背侧骨间肌、胫前肌、腓肠肌、股四头肌在放松状态下观察有无失神经电位,轻收缩时收集运动单位电位、观察时限、波幅,大力收缩时的电位位相及峰值电位。检测值的评估标准参照北京协和医院肌电图室给出的结果。应用多重连接 酶探针依赖扩增技术和Sanger一代测序的方法对患者CMT相关基因拷贝数变异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神经传导 15例患者中有14例进行了神经传导检查,正中神经MNCV为17.20~54.80 m/s,平均(30.15±12.24)m/s,末端潜伏期为3.20~14.10 ms,平均(6.52±2.89)ms;尺神经有2例在肘部刺激未引出,余12例MNCV为14.10~66.60 m/s,平均(33.72±15.22)m/s,末端潜伏期为2.50~12.50 ms,平均(5.41±2.99)ms;腓总神经有10例运动波幅未引出,余4例MNCV为18.90~36.80 m/s,平均(27.65±7.92)m/s,末端潜伏期为5.40~7.46 ms,平均(6.02±0.78)ms;胫神经有3例运动波幅未引出,余11例末端潜伏期为5.03~12.80 ms,平均(7.66±2.46)ms。与上肢神经相比,下肢运动神经波幅降低的更明显。所有患者四肢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SNAPs)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缺失。对14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F反应检查,正中神经有3例未引出F波,余F反应潜伏期为21.70~76.80 ms,平均(42.43±17.37)ms;尺神经有4例未引出F波,余F反应潜伏期为23.80~78.70 ms,平均(43.93±15.70)ms;胫后神经有9例未引出F波,余F反应潜伏期为52.70~89.40 ms,平均(72.36±13.72)ms。
2.2 针极肌电图 对12例患者腓肠肌、胫前肌、股四头肌、拇短 展肌、第一背侧骨间肌进行肌电图检查,结果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其中,10例肌电图检查可见正锐、颤动等失神经电位;8例运动单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有2例可见巨大电位;11例募集相减少,表现为单纯相或混单相。
2.3 基因检测 15例患者中有8例进行了基因测序,其中有4例PMP22基因存在重复突变;1例PHTKD1基因存在杂合缺失突变,其母该位点也有杂合变异;1例MPZ基因发现1处可能致病突变,其父亲与弟弟均为杂合突变;1例NEFH基因存在临床意义未明的杂合突变;1例未检测到PMP22基因的缺失和重复突变。
3 讨论
CMT是一种遗传性、慢性运动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以进行性远端肌无力、萎缩、足部畸形、远端感觉丧失、腱反射减弱为主要临床特征,个体症状表现差异往往较大。CMT的主要致病机制是基因突变影响髓鞘细胞的形成,导致细胞膜转运功能和细胞代谢障碍,是一种基因缺陷疾病。脱髓鞘型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此型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肌电图检查可见神经源性损害,神经活检可见周围神经脱髓鞘和Schuarn细胞增生形成,呈“洋葱头”样改变。本研究中CMT 1型有10例,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表现为上、下肢周围神经均严重损害,针电极可见正锐、颤动等失神经电位,募集相为单纯相或混单相。
神经电生理对CMT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检测可用于判定髓鞘和轴索病变程度,并可帮助临床医师更好的确定分型。本研究中,CMT 1型比CMT 2型更为常见,这与大数据的研究结果一致[4]。详细的电生理检查是诊断CMT必不可少的检测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下肢周围神经受累较上肢严重,感觉 纤维受累较运动纤维严重,F反应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或者F波未引出,下肢重于上肢。肌电图绝多表现为慢性神经源性改变,提示该疾病病程漫长。有文献报道,CMT的病理变化以远端周围神经受损为主,本研究上下肢周围神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严重损害[5]。有研究报道,CMT 1型患者中所检肌肉大力收缩时动作电位募集减少,且在下肢肌肉中表现更为明显[2]。本研究中所检肌肉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伤,募集相均为单纯相或者混单相。
CMT是临床最常见的遗传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之一,多 数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连锁遗传,少数患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散发。本研究中仅有4例有阳性家族病史,可能与有些家族史不明确有关。CMT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据报道,至少有80个基因发生了突变[6]。临床最常见的为PMP22基因重复所致的CMT 1A亚型,约占CMT的40%~50%[4]。GJBI基因点突变所致的CMT X型约占10%。MZP基因突变所致的CMT 1B型占2.5%~5.0%。目前发现除了PMP22基因外,GJBI基因为导致CMT的第二常见致病基因[7]。本研究中PMP 22基因的重复突变者占多数,有1例为MZP基因突变。PMP22基因突变导致PMP22蛋白异常聚集以及溶酶体激活致使髓鞘损伤[8]。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对 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无阳性家族史者,应尽早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诊断、疾病的疗效及预后判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9]。基因诊断是该疾病可靠、准确的诊断方法,在发达国家,基因诊断正逐步成为确诊CMT的主要依据,如果条件许可,应尽早行基因检测,尤其是对有家族史的患者进行家族系基因检测尤为重要,但仍有部分患者的致病基因目前尚不明确。
CMT病情进展缓慢,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临床多采用对症支持治疗,以延缓疾病的进展。临床一般除给予维生素、细胞活化剂、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外,还通过理疗、按摩及肢体功能训练等康复措施帮助患者迅速康复,在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保暖防寒,避免过劳体力劳动。CMT多于青少年期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因此对其进行家族系基因研究,可进一步指导优生优育,对预防疾病的发生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