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素质学分实施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2020-01-11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400)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是一个热门话题,相关研究学者都把这一点作为一个重要议题来关注。因此,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是一个热点,许多研究者也创造了许多的学术研究成果。但是仔细去研读、分析,就会发现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呈现出“宏观叙述概括”的弊端,不过是对一些浅层次、肤浅问题的“再叙述”,根本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应该立足于问题的根本分析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梳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经世致用的功效。笔者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立足于独特的角度,并且还应该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与社会主流思想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够体现学术研究的现实价值。
一、素质学分基本内涵
素质学分制是一种新的管理和培养学生的学分制度,素质学分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素质。因此素质学分以专素质测评结果为依据,以具体的学分为计量单位,以专也维度素质、通适素质、创新素质“三维”评价为基本内容,从而对大学生进行素质评价。
从本质来看,素质学分的关键词是“素质”。学界一般认为素质是人通过潜质开发和知识内化而形成的决定其外在表现为观念、品德能力、心理等方面的基本品质。素质其实是人的内在基本品质,但是往往可以通过人的外在表现反映出来,因此,素质是可以测评的,即可通过对大学生的外在表现来测评其素质状况。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长期发展中累积而成的,所以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隐蔽性,并且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高职学生不服从管理
从现实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的性格较为顽劣,在学校中往往对学校的管理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抵触心理。一方面对学校的校规校纪表现出淡漠、不在乎的态度,另一方面在面对院系相关人员管理的时候往往有对抗的倾向和行为事实。
很多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抱怨学生工作难做,觉得似乎是在和一群不良少年在作斗争。这样的比喻显然有效夸张,但是确实能够看出高职学生对于管理的排斥和抵触之强烈[1]。
2.高职院校管理学生方法不科学
高职院校管理学生方法不科学也是一项非常突出的问题,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全面、过于笼统,没有将对学生的行为、思想管理进行细化和深入以及轻视思想方面的管理。
一些高职院校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认为行为管理是重点,因为学生的行为往往直接和一些校园事故在一起。但是他们却往往忽略了思想是一切事故策源地的逻辑和客观事实。并且他们那种轻视细节主抓明显错误的方式更为能很好地防微杜渐[2]。
3.高职院校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还是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范围,也就是说学生在外在的环境中根本吸收不到有利的因素。高职院校学生外在环境严重缺乏人文情怀和文化因素,院校内部缺乏丰富的学生文化活动,讲座、辩论赛等有效的文化活动在高职院校是非常缺乏的。
这样外在“冷冰冰”的校园氛围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客观环境,这个外在环境无法给高职院校提供有效的外在动力,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管理也缺乏应有的客观载体。
三、素质学分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实时路径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立足在宏观视野下进行素质学分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具体实施,具体的措施主要体现为对现实高职学生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克服,并且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融入具体的实施措施中。这样才能保证实际效果。
1.强化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素质学分侧重于对思想、行为道德方面的测评和规范,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生管理工作的首位。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不仅是素质学分实施的基础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不服从管理的状态,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念和集体服从意识。
2.依靠素质学分细化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
我们知道素质学分涉及学生观念、品行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可以依靠素质学分的实施把学生管理工作推向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和各个细节。对学生的思想、言行进行细微的管理,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接受管理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在校园事故预防上实现防微杜渐。
其实素质学分的实施能够让高职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样学生无形中就接受了思想教育。
3.打造与素质学分实施相配套的校园氛围
素质学分的实施还需要相配套的校园氛围,因为校园内的高人文气息含量的文化活动一旦丰富起来往往就会使大批的高职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些活动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就会受到人文气息的熏陶与影响。这样一来,学生的价值观会逐渐变得平和客观,而且对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应该说在高职学生管理上,我们应该注意到内外的作用,在很多时候外在的客观环境起到的效果更为显著。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三个方面的措施更多是笔者在理论上的一种构思和规划,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相关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