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红牛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0-01-11朱俊峰郭丽娜张长庆李三禄黄建伟闫晓波王虎堂
朱俊峰, 郭丽娜, 张长庆, 王 瑨, 丁 蕾, 李 红, 李三禄, 黄建伟, 闫晓波, 王虎堂
(1.平凉市牛产业开发办公室,甘肃 平凉 744000;2.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3.平凉市静宁县成纪中学,甘肃 静宁 743400)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金三角”,横跨陇山(关山)。昔日是古丝绸之路东端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陇上旱码头”,今朝是关天经济区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要道。全市辖崆峒、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1区1市5县和1个工业园区,总面积1.1万km2,有汉、回、蒙等33个民族,总人口234万。
牛产业是平凉市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进入21世纪后,平凉市委、市政府立足养牛业发展历史、基础、产品等优势,从养殖传统习惯和适应性出发,以平凉当地黄牛为母本,引进秦川、南德温、红安格斯等优良品种,经长期改良选育,形成了体型较大、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优、商品性状好的红色肉牛新类群,命名为“平凉红牛”。历届班子坚持不懈,全力推动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红牛产业加速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但当前平凉红牛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品种选育进展缓慢、饲养管理粗放、产业链条太短、品牌效益薄弱等新问题。笔者通过对平凉红牛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比对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与参考。
1 平凉红牛产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平凉市委、市政府把红牛产业确定为全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和脱贫增收“首位产业”,围绕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建设目标,举全市之力,集各方资源,坚持不懈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红牛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助推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2018年,全市牛饲养量近70万头,牛肉产量3万多吨,牛产业总产值72亿元,重点养殖区域农民人均养牛收入3 000多元。
1.1 养殖基地初具规模
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思路,坚持集中养殖和分户饲养并举,采取项目补贴、龙头带动、大户联建、农合组织创办等方式,建设粮饲兼用玉米基地面积8万hm2,优质牧草基地面积约0.67万hm2,建成规模养牛场426个,扶持养牛大户1.6万户,发展养牛专业合作社1 012个,集中规模养殖占到1/3。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探索推广“党组织+国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庄浪模式、“党组织+供销集团+乡镇扶贫产业开发公司+村两委班子+合作社+贫困户”的静宁模式,引导8.4万贫困户发展牛产业,实现了基地扩张和农民增收的同步推进。
1.2 科技支撑更加有力
从品种改良、饲养方式革新、种质资源保护、动物疫病防控等环节入手,强化政策扶持,推进院地合作,制定平凉红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8个,积极开展新类群选育,大力推广肉牛冻配改良、玉米秸秆青贮、牛粪堆肥发酵、秸秆汽爆破壁发酵、有机肥生产、高档肉牛屠宰及精细分割等新技术,自主研发的玉米秸秆饲料化及肉牛品质育肥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市建成市县乡三级科技服务站110个,肉牛冻配改良点129个,肉牛良种化率达到92%,科技对牛产业贡献率达到65%左右。
1.3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组建了平凉红牛集团,建成了伊顺祥、景兴、旭康、凯沣、宏源、金江等有一定规模的牛产业龙头企业21户,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户。研发和生产平凉红牛肉制品、骨制品、革制品、生物制品等近100种,年屠宰能力20万头,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万吨。建成活畜交易市场30多个,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连锁加盟店、产品直营店60多个,开通了与俄罗斯、沙特、伊朗、巴勒斯坦等国家的牛肉直接或间接出口渠道,取得了直接供港高档活牛配额资质。
1.4 品牌效应持续放大
平凉红牛肉质细嫩,大理石花纹明显,共轭亚油酸含量高,具有独特的芳香味,被国家权威机构认定为能够生产高档优质雪花牛肉的种质资源,高档牛肉已达到日本A5级标准,“平凉红牛”成功注册为全国第一个活牛类证明商标,取得了直供国家运动员的“入场券”。依托平凉红牛品质优势,开发培育了“西开”“伊通”等肉食品、“景兴”“金江”牛骨髓油茶、“陇上明珠”“思雅”“雅虎”皮革等品牌,系列产品销往国内25个大中城市,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日益提升。
2 平凉红牛产业发展前景
平凉市将以建设现代畜牧业为方向,以中国农科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为牵引,聚焦全产业链开发,全力推动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促进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用3年时间,全市牛饲养量达到100万头以上,能繁母牛常年稳定在30万头以上,牛饲养量年均增长10万头以上,优质高档肉牛占到40%以上,将红牛产业培育成百亿级产业;用10年左右时间,将“平凉红牛”打造成中国自主品牌大动物第一品种。
3 平凉红牛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市红牛产业正处于由粗放经营向科学养殖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在有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瓶颈制约因素。
3.1 产业要素不全与带动能力偏弱
3.1.1 种质资源选育开发不足 全市肉牛品种众多,种质资源丰富,但在新品种培育上没有新的突破,没有形成真正的地方品种,品种资源开发能力严重不足,产业化程度不高,企业带动能力弱,品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3.1.2 养加销产业链条还不完整 养殖、屠宰、加工、贸易一体化经营仍处于巩固提升阶段,大多以活牛和初级产品销售为主,未实现就地转化增值。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农民与企业间利益联结松散,大多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利益联接机制,造成养殖、加工、销售相对脱节,致使产业化链条太短、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开发程度低。
3.2 产品结构失衡与综合效益低下
(1)目前,全市牛肉熟制品占据主流,而牛骨、皮革及革制品、牛血等附属产品加工严重不足,原料型特征明显,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品牌化高档牛肉产量不足、供应不够,存在有价无市的问题。
(2)在肉牛生产中,繁殖母牛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存栏数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正常能繁母牛的存栏量达到40%左右才能维持行业的良性发展[1]。由于受母牛饲养周期长、成本高,以及农村劳力外流、养牛比较效益偏低等因素影响,一部分养殖企业、场、户不愿养基础母牛,甚至弃养育肥牛的问题依然突出。
3.3 管理服务滞后与支撑保障乏力
(1)大部分农户科技意识和商品意识淡薄,仍然沿用传统的饲喂方式,有啥喂啥,对现有的饲草资源没有进行充分利用,饲草料单一且搭配不科学[2],饲草加工科技含量较低,养殖效益较低,造成有限的饲草资源浪费和损失,使饲草料区域性和季节性不平衡矛盾突出。
(2)肉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特别是部分县(市、区)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张,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配置率较低,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粪尿等排泄物没有进行及时处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基层站点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开展科技服务的能力欠缺,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农户的培训、指导和服务滞后,肉牛育肥关键技术集成推广应用不够。
(4)肉牛产业投入高、周期长、见效相对缓慢,由于红牛产业发展资金不足,产业扶贫和项目资金大多投向贫困户和规模场户,实力相对单薄的散养户和处于成长期的规模化龙头企业得到的资金支持十分有限,原来建成的规模牛场空置率较高,正常经营的没有满负荷生产。
3.4 思想认识不到位与推进不平衡
整体而言,全市牛产业发展“上热、中温、下冷”现象比较普遍,个别县(市、区)仍然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推动落实的决心不大,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均衡,争建项目和招商引资的劲头还不足,辐射带动能力弱,没有真正把牛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一大主导产业来培育,一些既定的扶持政策和推进措施还没有真正落实落细落到位。
4 对策与建议
针对平凉红牛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认真比对分析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全市上下应抢抓机遇,围绕全产业链开发、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绿色化发展,推进“六大产业体系”建设,把平凉打造成中国平凉红牛国家级育种核心区、全国农区绿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基地,让平凉红牛产业真正“红”起来、“牛”起来。
4.1 突出品系培育和品种扩繁,建立健全肉牛繁育体系
大动物育种是当前国家的重大需求,也是畜牧业生产的核心竞争力。要对标将平凉红牛培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新品种目标,依托中国农科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立足现有母牛群体,盘活现有种质资源,完善良种繁育和技术体系建设,建立稳定的平凉红牛育种群;建立健全保护基础母牛的长效机制,加大基础母牛保护和扩繁力度,建立稳固的优良基础母牛核心群;进一步完善良种繁殖母牛补贴政策,实施“见犊补母”全覆盖,巩固扩大平凉红牛的产业基础优势和品质优势,努力将“平凉红牛”打造成中国自主品牌大动物第一品种。
4.2 突出多元化和商品化供给,建立健全饲草保障体系
4.2.1 大力推行“粮改饲” 充分发挥全市发展旱作农业的优势,深入推进“粮改饲”、秸秆青贮工作,大幅度扩大饲用玉米、甜高粱及其它饲草种植面积,为生产优质肉牛提供保障。积极鼓励现有饲草料生产加工企业与养牛大户、饲草种植大户发展订单式生产,壮大经营规模,提升加工转化能力,扩大饲草料供给。
4.2.2 加快推动饲草供给结构多元化 鼓励和引导规模养殖业主、饲草料企业,大力种植高产优质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推广紫花苜蓿青贮利用,注重加强技术指导和专家咨询工作,开辟饲草料生产新途径。
4.2.3 推动饲草商品化生产 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合作、入股参股、个人独资等形式,大力组建专业化饲草料收贮加工企业,开展以玉米秸秆为主的饲草料商品化生产,有效解决局部地区牛饲不够平衡和富余秸秆浪费问题。
4.3 突出链条延伸和品牌营销,建立健全市场流通体系
4.3.1 推进全产业链经营 不能仅停留在几个加工企业和现有的加工销售层面上,应以培育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以创建名优产品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加工层次,提高肉牛加工企业产品加工的深度和精度,开发特色牛肉制品,加强副产品开发加工力度,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销量,使肉牛产业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同时,建立和完善专业市场、流通组织和龙头加工企业的市场网络,加大种牛、育肥牛、商品牛及牛肉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促进产品流通增值,提升肉牛产业链整体价。
4.3.2 唱响“平凉红牛”品牌
(1)引进、挖掘“牛文化”。平凉养牛历史悠久,应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大力地、正确地、恰当地引进、弘扬、挖掘“牛文化”,讲好品牌与牛文化的故事,使人们完整地理解牛文化,尤其是牺牲奉献、任劳任怨的红牛精神,这对大力发展和深层次开发红牛牛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扩大宣传渠道。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加大对平凉红牛的宣传工作。可采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形式,宣传平凉红牛的形成、优质特征、研究成果及牛产品;宣传典型的养殖户、养殖场、加工企业;形成养牛优惠政策以及为养牛业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等等。总之通过宣传,进一步唱响平凉红牛品牌,使平凉因红牛而名,畜牧业因红牛而兴。
(3)加快“平凉红牛”全国驰名商标创建和“关山红牛”商标注册步伐,将“平凉红牛”纳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录,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4.3.3 发展红牛产业新型业态 应尽快将平凉红牛信息服务管理平台运行起来,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改进种养监测、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积极开展“互联网+牛产业”试点,大力发展红牛产业电子商务,构建“线上+线下”新型商业销售模式,多渠道拓展市场占有份额。
4.4 突出创新驱动和质量提升,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4.4.1 推行标准化生产 加快推进以品种、品质、品牌及标准化生产为内容的“三品一标”建设,制定红牛种群繁育、肉牛犊牛生产、优质高档平凉红牛生产及平凉红牛高档牛肉分割加工等地方标准,为规模养牛场户、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4.4.2 开展牛肉品质检测与评定 牛肉品质是决定消费者购买意向和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进行牛肉品质检测并根据牛肉嫩度进行品质分级,对满足消费者需求及促进牛肉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世界发达国家均有自己牛肉质量系统评定方法和标准,标准的制定对促进这些国家的肉牛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内不少肉牛主产区经过系统研究,也建立了自己的评定标准,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平凉红牛牛肉肉质细嫩、大理石花纹明显、风味独特,但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针对红牛牛肉的品质评价体系,风味独特在什么地方,品质优良的指标达到多少等都没有经过系统研究。因此,要尽快制定具有平凉红牛胴体质量评价体系和牛肉品质评价体系,拿出一整套具有说服力的科学评价指标,确保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4.4.3 加大实用技术、机械化装备应用 在饲草(秸秆)种收、加工,肉牛饲喂、屠宰加工及粪污综合利用等各个环节,加大优质饲草加工调制、分阶段高效育肥、高档牛肉精细化分割等技术及简便、适用、高效畜牧业机械装备的引进和推广应用,大幅度提升全市牛产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提高肉牛产业科技含量。
4.5 突出疫病防控和绿色环保,建立健全安全防疫体系
4.5.1 加强疫病防控 严格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抓好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常规免疫和定期补免,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4.5.2 加快肉牛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 前期可先从规模养殖场入手,建立全程质量跟踪追溯体系,从母牛繁育、肉牛生产、投入品管理、疫病防控等生产管理环节建立质量监控和追溯体系,全程实行条码标识管理,使每个环节都能够追溯到产品来源,实现从精液发放、繁殖培育、肉牛育肥、疫病防治、屠宰分割、终端销售等全程追溯和适时监控,建立从产地到餐桌的追溯体系[3]。通过对肉牛生产与流通全程质量安全追踪与溯源管理,可提高肉牛生产现代化水平,促进肉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牛肉产品国际竞争力。
4.5.3 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加大对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户)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实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有机肥场和无害化利用设施,加大粪污设施设备集成应用,确保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洁。同时,加大对原有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因环保不达标的整治力度,督促其技术改造和配套建设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力争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4.6 突出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4.6.1 强化组织引导 坚持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个平台、一套运行机制的“五个一”产业推进模式,整合养殖、加工、贸易型牛产业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养牛大户,吸纳养殖专家、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组建牛产业发展联盟,推动肉牛养殖和加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提高市场主体发展组织化程度。
4.6.2 强化政策扶持 制定全市牛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修订完善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充分发挥省、市、县(市、区)农业互助担保基金作用,加大对规模场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牧场等的支持力度。协调商业金融机构,创新融资产品,降息降费,切实压减贷款成本,解决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探索创新肉牛保险机制,扩大牛业保险覆盖面,加快推进活牛保险贷。
4.6.3 强化人才支撑 按照引进和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实用人才的引进和管理,建立县(市、区)牛产业技术专家人才库,用活用好本土人才。同时,可依托相应的科研教学单位,举办产业技术培训,更新现有知识体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娴熟的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另外,可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农牧业科技人员以技术服务、技术入股等方式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兴产业、促发展的积极性。
4.6.4 强化社会化服务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现有加工型龙头企业整合重组,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交流与项目合作,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市场效益。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切入点,激励和引导致富能手、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领办创办养殖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或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