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凉红牛与传统文化研究

2020-01-11王勤虎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红牛物种传统

王勤虎

(甘肃省静宁县畜牧兽医中心,甘肃 静宁 743400)

“平凉红牛”所指为在甘肃省平凉市七县区以内生存的红毛色肉牛类群。“平凉红牛”既是平凉市2008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国内第一家活牛证明商标,又是一种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抗病能力、抗逆能力强、耐粗饲;繁育性能高产稳定、难产率低;禀赋了先天东方木性之属、性格温和;役肉兼用,肉质风味独特,人类必需脂肪酸含量高,属于高档雪花牛肉系列,2018年3月份,经国内知名专家组鉴定,牛肉达到了A5级标准这样一个活牛品牌。

“平凉红牛”的一抹红色,是大自然赋予其的特殊贵族身份标贴。中国古贤格物的两种学问“取象比类”学问、“象数理”学问,其核心观点认为,物从其类、类同则召,同气相求、气同则合,同性相趋,声比则应;“象”中必然有“数和理”。望而知之谓之神,不同的颜色赋予了物种不同的偏性;即使同一种物种,颜色不同,物性天壤之别。比如红葡萄色红入血分(现代营养学认为含有逆转醇)能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但白葡萄色白入气分(不含逆转醇)就没有这个作用。再比如研究朱砂,西方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中国古贤则用阴阳五行、取象比类的方法,两种方法都讲得通。只不过,受物理、化学方法影响太深的人,就不太能接受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甚至忘了中国古贤如何思维。不要以为中国古贤没有科学,其实在中国古代,有着无比先进发达的科学,令西方人都叹为观止,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光辉灿烂的科技实质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入分析和大量的东西方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从五行的理论和药物的法象看,朱砂色红则入心(心藏神,主血脉),在医学临床实践上,使用微量的朱砂为衣(放在丹、丸的表面),也的确有入心而镇静安神的作用(比如朱砂安神丸及各种丹药紫雪丹、天王补心丹、大活络丹等),理论和实践相符,无懈可击。白色入气分;红色入血分,红色属火通与夏季,纯阳祛寒,通痹,补血、活血。现代食品营养学也认为“平凉红牛”肉属于高档雪花肉系列,人类必须脂肪酸含量高,特别是共轭亚油酸和嘎玛3-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牛种,具有延缓衰老、抗癌、抗风湿、补血、活血的作用,与传统文化的认识基本一致。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整体观念”、“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自然界的物种,它们都是天地间(大自然)阴阳合化的一粒微尘,是大宇宙大气候在微尘局部的一个缩影。天地给各种动物禀赋的能量场(特质)是不一样的,人(牛)秉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饲人(牛)以六气,地饲人(牛)以五味。西方人禀阳明燥金之气,金者秋收之气也,体格高大,性格热情奔放,纯阳之体,体质偏热,内火大,毛发重,饮食偏于冷凉硬,偏于牛肉牛奶面包啤酒冷饮;东方人禀厥阴风木柔和曲直之性,木者生发之气也,体格适中,性格沉稳内敛,阳气收藏于坎水中,体质偏寒,皮肤细腻毛发少,饮食偏于温热,偏于植物性食物,以植物的种子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中国是一个猪粮安天下的国家,是一个饮温水热茶黄酒米酒的国家。“平凉红牛”的禀赋在五行上属木,法象上为“风、升、生”,引进西洋品种牛的禀赋在五行上属金,法象上为“燥、降、收”。一个主“生”一个主“收”,因此一个生育能力强,一个生育能力差。据笔者长期调研与观察,“平凉红牛”母牛连续产犊牛11胎以上,可利用年限14~15年,公牛可利用的年限10年以上者习以为常,而夏洛莱母牛终其一生平均产犊牛也就4.78头,可利用年限5.8年左右。木轻金重,因此一个体重轻,一个体重大,“平凉红牛”成年公牛体重500~600 kg,母牛体重300~400 kg;而西洋牛夏洛莱成年公牛体重普遍1 000 kg以上,母牛体重600~800 kg。金克木,自从西洋牛持续不断引进之后,从数量上来看,有“洋增华减”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践行的。因为,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中华农耕文化、牛文化及祖辈们留给我们的农作物和畜禽遗传资源这些“宝贝”,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对中华祖辈们留给我们的这些优秀农业生产生活资料资源、农耕文化的结晶抱有充分的自信,这种自信,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一部分。

中华文化是“和”文化,讲求和谐相处,“万物并存而不相害,万道并行而不相悖”;“异则生物,同则害物”。大家和谐相处,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不仅是人和人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是这样,人类和其他生物之间,物种与物种之间,“平凉红牛”与外来牛种之间都要和谐相处。所以中华传统文化从来都不是要杀灭或者灭绝那个物种,包括要杀灭细菌和病毒。

中华文化如海纳百川,能够同化一切外来文化,这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文化,同化外来文化,而不是异化自己。

农业作为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的基础性产业,其生物多样性状况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力、农产品的质量及人类的食物安全,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农业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护好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值得国人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保护农作物和畜禽等遗传多样性及其野生亲缘种类,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红牛物种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三头牛和狮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红牛垫了赔偿金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
红牛创业能量加油站:激活未来一切创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