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2020-01-11
重点抓好能源供应、运行、经济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 刘中民:
现代能源体系亟须顶层设计,筛选一批先进的能源技术、特别是能支撑国家能源安全的先进技术在典型区域集中示范,引导企业、地方政府等社会优势力量参与,发挥组合优势,共同打造区域级现代能源体系雏形,为在全国建设能源新体系探索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段文泉:
保障能源安全,关键在于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发挥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尽快确立“十四五”及更长一个时期的能源发展规划,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让能源行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用能需求,同时要坚定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降低用能成本为企业纾困
全国政协委员,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 黄玉治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妥善解决去产能煤炭企业资产债务问题;理顺增值税链条,降低或取消部分税费,切实减轻去产能煤炭企业税费负担;采取差异化政策,降低先进产能煤炭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曹志安:
南方电网公司将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决执行降低用电成本政策,预计全年降低用户用电成本约200亿元,惠及电力客户超过760万户。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确保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加快推进昆柳龙直流工程、云贵互联通道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能源行业要抓住“新基建”发展机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舒印彪:
能源行业应该坚持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加强关键共性技术、交叉学科研究,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能源绿色安全高效开采,采用工业互联网进行电力资产的智能运维和性能优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保障智慧能源网络稳定高效运行,加强区块链在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应用,以5G技术带动新能源充电桩等电力基础设备发展,最终实现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同频共振,引领未来能源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总经理 黄河:
顺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加快新能源布局。利用现有的成品油网络优势,加快建设“油、气、电、氢、非”综合服务商,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二是顺应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加快新技术应用。推广无感支付、一键加油,挖掘数据潜在价值,推动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高企业经营发展的效率和效能。三是顺应人民群众消费新需求,加快新模式构建。加大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发展,构建“加油站+便利店+资本+服务”的业务新场景,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高效、多元的消费新需求,增强发展新动能。
深化能源电力体制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毛伟明:
坚决推进好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创造活力。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牢牢把握市场化、透明度、高效率三个关键点,统筹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电力改革上,在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等方面加快突破;国企改革上,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内部改革上,加快三项制度、“放管服”等改革,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面激发活力、动力、创造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陈进行:
深化能源电力体制改革,释放市场主体潜力。我国深化能源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按照既定的阶段和目标推进。当前能源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找准发力点,取得更大突破。“十四五”期间,应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还原电力能源的商品属性,有效发挥价格导向的作用,促进电力能源企业实现从计划生产向市场竞争的重大转变。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倒逼能源电力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依靠技术进步、管理提升等手段赢得市场。
提升能源系统国资国企改革成效
全国政协常委,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宁高宁:
国企改革不能再泛泛地去讲提升效率、释放活力,关键是要打造一种鼓励创新、激励创造的正向机制。国企改革的目标必须回归于企业的本质和根本使命,必须聚焦于提升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目标不宜过于多重、复杂;企业战略必须清晰,与国家战略高度统一,并且要有很强的连贯性;要坚定不移地与世界一流进行对标,从业绩指标、运营指标、创新能力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长期对标;要旗帜鲜明地引导各类资源向科技研发倾斜、向创新升级倾斜;要重视经理人,特别是一把手对企业发展的关键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温枢刚:
中国华电将重点从混合所有制改革、董事会治理、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方面把握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一是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重点抓好系统单位董事会建设和管控模式优化。二是积极参与电力体制改革。制定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规划,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优先发展区域和重点城市发展布局。三是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会生:
建议通过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央地合作、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来破除地方保护壁垒;通过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联合,将国有企业的规范与民营企业的灵活、国有企业的公平与民营企业的效率、国有企业的监督与民营企业的激励有机融合,助力环保行业的提质增效,加强关键环保技术产品自主创新,加快提高环保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打造一批高度市场化、具有核心技术、服务国家战略的环保行业龙头企业。
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
建议继续对抽水蓄能电站实行两部制电价,同时加快建立适应新电改要求的抽水蓄能电价形成及成本回收机制,考虑将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费作为电力系统公共成本,由电网企业统一采购,再向用户侧分摊传导。另外,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设置合理的抽水蓄能电站规模,确保按需有序开发建设。针对湖南电网发展和调峰需求,建议优先考虑在湖南南部布点抽水蓄能电站,增强湘南地区电网安全水平和供电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电力承德供电公司安全总监 祁春风:
为加速推进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对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结合未来我国电源结构、负荷特性的变化趋势,确保按需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二是完善电价机制,加快建立适应新电改要求的抽水蓄能电站电价形成机制及成本分摊和疏导机制,缓解建设运营压力,促进电站功能充分有效发挥。三是由政府统一组织,以招标、市场竞价等方式确定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业主,建立合理的投资模式和回报机制,促进抽水蓄能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 罗琦:
一是坚持安全、高效地发展我国核电的基本思路,重新布局一批“华龙一号”核电,坚持每年建六到八台机组这个既定方针。二是在核电方面要加强引进设备的自主研发,不依赖于国外,实现完全自主化。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刘宏新:
建议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将山西—浙江±800千伏直流、长治—南阳第二回1000千伏交流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尽快批复核准,实现供需对接、优势互补。同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发展,发挥市场在新能源消纳中的作用,健全完善配额制等保障机制,引导新能源高效利用、有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汉元:
税费负担成为了制约我国光伏发电全面实现平价上网的最主要因素。光伏产业作为国家应予鼓励和重点扶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享受普惠性政策的同时,亟待有产业倾斜导向的减税降费政策出台。
科学编制能源电力“十四五”规划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 曹培玺:
“十四五”能源电力规划应更加注重闭环性。一是做好规划制定。研判地缘政治、国际国内经济走势、科技进步等对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影响,尤其是重点研究此次疫情对能源领域的影响,高质量编制规划文本。二是做好规划实施、检查、评估与调整。三是做好总结。“十四五”规划结束后,做好规划总结工作,积累经验,为后续规划制定与执行等提供借鉴。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于金镒:
“十四五”期间要在国家层面统筹新能源发展、消纳及安全问题,综合考虑新能源消纳空间,合理确定规模、布局和时序;统筹制定调整新能源规划、消纳、补贴和市场化改革等各方面政策,有效解决新能源与常规电源之间的利益补偿问题、新能源送端与受端省(区)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调动市场各方参与新能源供需平衡、有效消纳的积极性、主动性;适时修订《可再生能源法》,推进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逐步转为市场化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新能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
推动能源技术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邹磊:
近年来,国家从多个层面释放出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积极信号,产业发展稳步有序。然而,氢能作为一种新兴能源,要纳入国家能源体系进行规模化应用,还需解决国家层面氢能产业专项规划缺失、氢能利用成本居高不下、氢燃料电池产业商业模式优化、氢能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等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 王寿君:
数字化是保证核工业安全高效建设、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其中,仪控是核工业数字化的核心,是核工业的大脑神经控制中枢,对核工业安全高效运行和核安全至关重要。核工业数字化发展需要快马加鞭,以数字化转型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是我国核工业走向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能源集团党委常委 满慎刚:
从行业层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人工智能与煤矿安全生产深度融合,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传感网等先进技术,对煤机装备进行智能化改造,促进煤矿生产调度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等的有机衔接和集成协同,促进煤炭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助推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能源法制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顾军:
建议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保障放射性废物长久安全,建立和完善放射性废物管理基础制度,破解核能发展瓶颈问题。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涉核领域法规体系,有利于促进核事业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天津石化公司党委书记 李永林: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首次将氢能列为能源范畴。但是氢能在《意见稿》中的表述仍旧有限,在氢气运输、储存、使用、管理等环节,亟待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建议科学评估安全风险,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制定适合的、可操作的氢能产业管理规范和法规。可以参考成品油、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能源的管理办法管理能源用氢,从而使氢气的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储运具备可行性。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集团原董事长 王宜林:
建议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石油工业体系。一是牢牢把握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压舱石”地位。二是积极推进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国际油气合作。三是不断改进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 南存辉:
明确对境外投资的审核模式,保障企业的“出海”通道更加顺畅。就境外投资审核模式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文明确对境外投资的审核模式,并对各审核模式(核准/备案/报告)下管理的项目类别或行业领域及方向进行统一认定。二是,通过行政立法或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文的方式,明确境外设立无具体实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基金或投资平台的主管核准部门及办理外汇登记需要提交的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文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