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脾虚慢草症的治疗体会
2020-01-11牛静勇王福财
王 斌,牛静勇,王福财
(天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天祝 733299)
中兽医学称脾旺于长夏,四季皆荣,所谓“脾灌四旁”,脾如虚弱,运化失职,则易引起脾虚慢草之症。天祝县是传统的畜牧业大县,良好的草场和自然环境,使畜牧业发展强劲,擅长走对策步闻名的岔口驿马、独一份的天祝白牦牛、藏系绵羊等优势畜种养殖规模、数量以及科学化养殖水平等得到持续发展,华藏寺镇充分利用靠近城区周边的区域优势,奶牛养殖业发展势头不断增强。由于饲喂不当、过渡挤奶、久卧湿地,以及劳伤过度,致使脾脏亏虚、水草迟细,在兽医临床上奶牛脾虚慢草症时有发生。笔者用《牛马病例汇集》经验方“扶脾散”治疗该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共同仁参考。
1 临床表现
患牛精神萎顿,口色青黄,脉象迟细,头垂耳低,耳鼻俱凉,食欲减退,甚至据食,被毛粗乱无光,粪便稀软,瘤胃蠕动迟缓,重症蠕动音消失,日久四肢无力,逐渐瘦弱,毛焦赚吊,有时泄泻,四肢虚肿,多卧少立,产奶逐渐减少,体温正常或略低,呼吸浅而慢。
2 中兽医组方
加味扶脾散:党参40 g,当归30 g,黄芪40 g,山药30 g,扁豆30 g,白术(土炒)30 g,茯苓50 g,泽泻50 g,青皮30 g,木香30 g,厚朴35 g,苍术(炒)45 g,焦三仙各80 g,砂仁20 g,枳壳25 g,柴胡30 g,升麻30 g,陈皮20 g,甘草25 g,以上剂量为中等体格奶牛的用量,兽医临床中可视患牛体重调整,共研细末,温水调服,连喂5~7剂。
3 典型病例
2016年华藏镇阳山村奶牛养殖户马某电话邀诊,主诉:其饲养的1头6岁奶牛近期一直不好好吃草料,产奶急剧下降,乡村兽医诊断为感冒,输液治疗了3d,不见好转,随电话邀诊。临床检查:患牛精神不佳,口色青黄,头垂耳低,体温、呼吸均正常,拒绝采食,瘤胃蠕动音消失,卧地不起,经调查,近期因为在产奶高峰期,畜主突然增加精料比例,患牛青干草采食明显下降,约不到平日的1/4。
4 治疗
4.1 加味“扶脾散”治疗
党参40 g,当归30 g、黄芪40 g,山药30 g,扁豆30 g,白术(土炒)30 g,茯苓50 g,泽泻50 g,青皮30 g,木香30 g,厚朴35 g,苍术(炒)45 g,焦三仙各80 g,砂仁20 g,枳壳25 g,柴胡30 g,升麻30 g,陈皮20 g,甘草25 g ,共研细末,温水调服,1剂/d,连喂7剂。
4.2 配合治疗
肌肉注射氨甲酰胆碱注射液25 mL,1次/d,隔日用1次,共用3次。
治疗期间撤掉所有精料,只供给优质青干草任其自由采食,患牛用药3 d后出现瘤胃蠕动音,开始少量采食青干草,7 d后食欲恢复正常,继续停喂精料10 d左右,后逐渐恢复。
5 体会
(1)本病多因饮喂失调或劳伤过度,耗损气血,致使脾虚胃弱,引起水谷运化失常,不能输布精气,营养全身,久则畜体日渐瘦弱,食欲减少,即成脾虚慢草之症。
(2)中兽医经验方“扶脾散”中白术、苍术燥湿健脾,党参、黄芪补中益气,生津和脾,茯苓、泽泻利湿行水,青皮、木香理气化滞,厚朴宽中下气,甘草和中,焦三仙化滞开胃,当归、山药、扁豆、砂仁、枳壳健脾补中益气补血,柴胡、升麻和解健脾。故本方主要有补中益气、开胃化滞的功能,适用于脾虚慢草症[3]。
(3)中药治疗可减少药物残留风险,尤其在奶牛兽医临床上提倡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