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方半干旱地区植苗造林技术的探讨
2020-01-11范志明
范志明
(饶阳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河北 饶阳053900)
建设美丽祖国,实现绿水青山,离不开植树造林。北方造林季节现以春季和秋季为主,局部地区有雨季造林,个别工程有冬季带土球造林,怎样提高造林成活率以及实现林木速生丰产是造林技术的核心。植苗造林树苗受损伤的部位主要是根系,受影响最大的是根的吸收功能。尽快促进伤根愈合和发生新根,恢复根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功能,以满足树苗对水分的需求,是林木成活和速生的关键。在造林实践中,常存在成活率极低、树木闷芽、成活树木还有一年缓苗期等问题;不仅有管理的问题,也有造林技术的问题。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实现林木速生丰产,笔者根据前人造林技术,当今核桃、杨树等树种“坐水栽”技术及本人积累的造林经验教训,从树木生理学和土壤学理论出发,针对在造林整地和栽植技术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对半干旱地区植苗造林技术进行探讨。
1 造林整地
整地有改善立地条件,促进林木生长,保持水土和提高造林质量等作用。整地方法主要分为块状整地和带状整地,块状整地中又以穴状整地应用最为广泛。在半干旱无水源地区,常存在只强调整地的作用而忽视整地后土壤应经雨水沉实这一环节的现象,穴状整地后未经雨水沉实就直接栽树,结果因为土壤水分供应不足使造林成活率非常低。整地切断了土壤毛管水,由于空气的阻隔,使下层的土壤水分不能顺土壤毛细管上升被利用,受土壤低含水率影响,用踩实提墒的方法难以挤出足量水分使被切断的众多土壤毛管水良好贯通,直接植苗造林成活率很低,还不如窄缝栽植、小坑靠壁栽植。整地后灌入汇集充足的雨水,能排出土壤中空气,使土壤毛管水上下贯通,从而使整地层下层的毛管水能够上升被树苗利用,这就增强了树苗的抗旱能力;随着雨水的下渗,土粒间相互粘结,土壤自然沉实,自然沉实的土壤不紧不实、通透性良好。所以在缺乏灌溉条件的半干旱无水源地区造林整地,必须在雨季或雨季前期进行,并利用集雨措施将所整地经雨水沉实。经雨水沉实的土壤宜及时采取覆盖、锄划等保墒措施,实行大穴整地小坑造林。
2 栽树时间
用容器苗造林是可以不受时间限制的;然而裸根苗的造林时间就要依据树种特性、地温、土壤水分供应等条件来决定。地温常是根系开始活动、吸收输送水分养分、伤口愈合和发生新根的限制因素,在水、气、热条件适宜时,树苗栽后7d能够生根,较高的地温利于苗木伤根的愈合及发生新根,从而较快恢复根系的功能。应以地温在春季是否达到树木根系活动温度以及秋季能否满足生根需要,作为确定根系活动温度是否较高或枝干易失水树种适宜栽种时间的参考标准。栽树时间原则上为:秋宜早、春稍迟、雨季造林抓天时。同时还要考虑充分利用土壤高含水量阶段等有利因素,达到利于苗木成活及早日生根的目的。
2.1 春季适当晚栽
长期以来,许多人存有春季栽树越早越好的思想,实则不然。很多在土壤刚化冻的3月上旬栽的速生杨,成活率极低。早栽杨(毛白杨)柳,油松等松科树种顶凌栽植,以及青杨早栽等成功率高,是因为这些树种根系活动温度低,多在0~1℃,土壤化冻后其根系很快就能吸收利用土壤水分,且处于返浆期的土壤水分充足,利于根与土密接,为充分利用早春土壤刚化冻、水分含量高这一有利条件,以及躲避后期干旱的不利影响故适宜早栽。栾树、国槐、白蜡、苹果、梨、桃等也可以早栽。然而也有很多树种不宜早栽,适当晚栽成活率才高,如:“枣栽蓇葖椒栽芽,冷松热柏”讲的就是柏树要晚栽,如:刺槐、花椒、臭椿,一些黑杨品种、泡桐、美国红枫等也是适当晚栽成活率才高。这些树种根系活动温度较高,有树种根系活动温度需达7℃以上,如:枣树根系活动温度需达到8.8℃[1]。地温达不到根系活动要求会引起苗木生理干旱,即使树苗泡在水里也是被动吸水。苗木含水率是决定树苗发芽的关键因子,树干套塑料袋、包地膜后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就是通过降低苗木失水提高树苗含水率而实现的,而地温决定着苗木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所以要根据地温确定栽树时间。苗木伤根愈合、产生新根和营养物质向上输送时所需温度比根系活动温度更高。即使是苗圃的原根苗,一些黑杨品种在3月份还表现有较严重的抽干现象,这与其根系活动温度较高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春季栽树不能一味的早栽,要区分树种,很多树种不适宜早栽,即使是能够早栽的树种也以适当晚栽效果好。晚栽的苗木出芽快长势壮,早栽的出芽反而晚。在实际生产中,为便于安排造林工作,对根系活动温度低的树种,如:柳树、毛白杨、油松可安排早栽,而根系活动温度高的枣树、柏树、刺槐及一些黑杨等树种应适当晚栽;冀中平原区中部宜在3月15日后开始黑杨造林,以3月下旬栽植为佳。地温低也常是造成树木闷芽的一个主要因素,顺树干浇热水可提高地温而治闷芽;春季经常喷水浇树,降低地温,不利于苗木成活,对根系活动温度高的树种影响较大。
2.2 秋季适当早栽
以树叶产生离层叶色变黄开始造林为宜,《造林学》中同样指出秋季造林应适当早栽[2]。晚秋初冬气温低、空气湿度较大,土壤墒情好,地温较高且下降缓慢,较高的地温利于伤根愈合、发生新根从而恢复根系功能。泡桐、杨树、枣树带叶秋栽已是很好的成功经验。如枣树落叶后栽,地温往往已低于其生根温度,成活率难以保证。毛白杨根系在1℃就已开始活动,因此在冀中平原下大雪后栽植照样成活率也很高;如若在秋季早栽栽后生根,其根系功能可得到较好地恢复,来年不仅成活率高且没有缓苗期,因此秋季早栽效果优于晚栽。现在秋季造林多采用裸根大苗,伤根严重,如栽后在冬前不能生根,则根系吸收功能很差,易造成树苗地上部分在漫长的冬春时间失水,那些枝干保水力差且根系活动温度高的树种在3月份温度升高后失水尤甚。苗木失水30%就会严重降低成活率;失水再多则会失去生理活性,不能成活;失水还会诱发溃疡病、腐烂病、干腐病、吉丁虫等弱寄生病虫害发生,所以秋栽还是以早栽为好。如果采取截干造林剪口涂愈合剂、埋苗或树干包膜等防树苗失水措施,或者树苗在苗圃断根,促发苗木新根根系,栽树时间还可灵活掌握。截干造林因避免了苗木失水,成活后水分养分供应相对集中,满足了苗木生长需求,而使树苗成活后生长快且树干直。生产中栽种毛白杨一般有一年的缓苗期,而在水肥充足的情况下,毛白杨埋苗育苗一年可长2m多高。有很多时候春秋季栽树栽不活,而在夏季插枝容易成活,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夏季潮湿利于保持苗木水分平衡。实现苗木生根是保证苗木水分供应的关键,为使地温能满足树苗生根需要,秋季就要适当早栽。
2.3 雨季阴天造林
雨季也是半干旱地区造林的好季节。华北雨热同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0%的降水,土壤水分充足,并且有较高的地温利于苗木生根。此外,雨季阴天多、空气湿度大,树苗蒸腾量亦相对较小,采取适当修剪、去叶措施即能保持新栽苗木水分平衡,只要树种、苗木、栽植方法选择得当,其造林成活率比春秋还高。雨季造林时间以雨季第一次透雨后的连阴天为最佳,亦可在阴天时或太阳将落山时栽植,切忌在晴天的上午栽植。
3 栽植方法
3.1 虚土浇水栽植法或坐水栽
适于有水源、有浇水条件的造林地。坐水栽有两种方法,第一种为在种植穴内先浇水,趁水放苗填土,最后覆层塇土或培土保墒;第二种为放苗浇水,待水渗一半时填土,最后覆土。虚土浇水法为埋土不踩或轻踩然后浇水,待水渗后或翌日培土或覆土的方法,挖坑、放苗、填土等环节同“三埋两踩一提苗”栽树法,栽时做到根舒苗正不窝根,只是不再踩实;大苗浅栽的要趁水(泥)扶苗防倒伏,栽大树还应用铁锨来回戳动、振动土壤,以便没有大的土壤空隙。根与土密接靠的是土壤的粘着力,它是在一定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土粒与根通过水膜所产生的相互吸引力,所以只有用水或通过水的作用根才能和土密接良好。采用踩实、砸实的方法使根与土密接也需挤压出土壤水分,但过于紧实的土壤有效空隙少、水不易下渗,栽后浇水需很长时间水才渗到根部,不如用栽时浇水的方法简单有效。采用虚土浇水法,可使水马上渗到坑底浇到树根四周,做到了浇树浇根。在足量水的作用下,土壤的粘着力、粘结力快速降低直至消失,树坑内土壤很快成泥状,然后随着树坑内土壤水分的下渗外渗和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土壤的粘着力、粘结力逐渐增强,土壤粘粒使土粒与根自然粘着在一起,土粒间亦相互粘结,自然地恢复土壤结构并使根与土密接良好。自然沉实的土壤不紧不实,有效空隙多,通透性好,还有较多的水分贮存于树穴周围土壤供树苗利用,并使土壤毛管水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给树苗生长创造了适宜的水分与通气条件。水渗后覆土或培土,除了保墒还防止土壤龟裂。栽大树时因粗根多树坑大,为让根与土良好密接,最好趁水用铁锨稍加戳动或振动泥水,以避免出现土壤孔洞。
虚土浇水栽树法来源于《农桑经校注》,该书中介绍的柏树栽植法:“入坑填土浇水,听起自塌,勿以杵筑”实际上就是虚土浇水栽树法,书中又讲“凡栽树,先以树植坑内,次下土,次下水,埋一半,再下土,再下水,埋平;待略干,以土壅根,无不活者”[3]。若从俗语,深埋湿砸,即活亦不旺也”,这种通用栽树方法是分两次填土浇水,与虚土浇水栽树法的栽植效果、沉实土壤的效果是一样的。我国劳动人民有着丰富的植树经验,历代古农书多有介绍,如东汉:《四民月令》、北魏的《齐民要术》、元代的《农桑辑要》、明代的《种树书》、清朝的《农桑经》等,这些古农书介绍的栽树方法有:调泥浆水的沃水栽、坐水栽、分次填土浇水等,这些方法最后都是树坑内土壤在有足量水的情况下自然沉实[3-6]。水是这些半干旱地区树木成活的关键因子,古人给我们积累了宝贵的植树经验,栽树巧用水成活率很高。古时地下水位高,春季化冻时返浆明显,而今华北的地下水位降低、土壤干旱,所以栽树时更应注意浇水。《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中介绍栽核桃的经验就是调泥浆水的混浆栽植,《薄皮核桃标准化操作技术》中介绍栽植核桃方法是先灌水后埋土的坐水栽;《三北地区抗旱造林使用技术400问》介绍的灌水虚土法提高造林成活率也类似于坐水栽[7-8]。平原区造林有不少自觉不自觉的用虚土浇水法的,此法不仅省工省力,并且成活率高。如果苗木根系完好,树苗发芽、生长几乎不受影响,没有明显缓苗期,不仅成活率高且能避免腐烂病、溃疡病、吉丁虫等一些弱寄生性病虫害发生。采用坐水栽或虚土浇水法栽的树,覆好土后可于一、两个月后再浇水;无需像“三埋两踩一提苗”法那样栽后连浇三水。“锄头自有三分泽”,覆土有比锄地还好的保墒作用,覆土胜过不覆土多浇一水。如用白地膜覆盖树穴还可显著提高地温、提高土壤含水量,效果更好,但要注意树干周围要盖好土防热气灼伤苗干。栽树把土踩实了再浇水,水难以渗到根部,有时栽带土球大树,把上层土壤踩实了而下部土壤不实,一浇水会把土球架空造成树木死亡。栽大树用坐水栽或填虚土浇水的方法还应该用铁锨等工具戳动、振动土壤使其没有大的土壤孔洞并使土壤与土球及根密接,古人是用前后左右摇动大树使根与土密接良好。
3.2 窄缝栽植和靠壁栽植法,配合截干造林
窄缝栽植和靠壁栽植法适于干旱不能浇水的地区栽小苗。干旱无水源地区栽阔叶树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法宜截干造林,干高5~10㎝,剪口涂愈合剂或埋土防失水。还可采用树干套塑料袋或缠地膜的方法防树干失水。总之要想方设法维持树苗水分平衡,避免因缺水失水造成苗木死亡和生长衰弱。
3.3 雨季采取顶雨造林或虚土浇水法及坐水栽法造林方式
据笔者在兴隆县厂沟村调查所得经验:雨季用1.5a油松裸根苗造林,顶雨造林的成活率达99%,而同日雨后再栽的成活率仅为49%。因为雨水使根与土密接所以显著提高了成活率。也可以收集雨水,采用坐水栽或虚土浇水法同样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对大树反季节造林,要提前半月以上断根促发新根再移栽,栽时应用生根剂,适当保留枝叶,严防去掉全部树叶,以给树体提供最低的营养物质需求,利于早发新根。栽后应喷蒸腾抑制剂及采用遮荫措施降低树冠蒸腾,树干喷石灰乳或涂白防日灼、保水分。
4 栽植深度
依树种特性、栽植季节、苗木大小、土壤水分情况、土壤温度变化、土壤质地等情况灵活确定裸根苗栽植深度。既要防苗木倒伏又要给树苗创造适宜的土壤肥力条件。适当深栽利于抗旱和利用下层较高的土壤含水量,秋季深栽可利用较高的下层土壤温度促进生根;春季浅栽根层地温上升较快,如2019年3月20日饶阳县观测平均地温为20cm深处13.5℃、40cm深处9.1℃、80cm深处7.6℃。容器苗、带土球苗不必深栽。落叶松等一些松科针叶树不能深栽;浅根性的刺槐、香花槐埋深超过原土印30cm即严重影响成活。
一般阔叶树种比针叶树种稍深,大苗比小苗深,深根性树种可深栽,扦插易生根树种宜深栽,旱地、沙地、干旱地区宜深栽,秋天栽树宜深,春天栽树宜浅。阔叶树种一般超过原土印5~10cm,杨树宜超过原土印20cm,扦插易生根的黑杨、杂交杨深栽1~2m生长也不受影响;毛白杨深栽1m不影响成活率但影响根的氧气供应而成活后生长缓慢[9]。春天深栽时根部地温低且上升缓慢,不易生根,故降低苗木成活率,还会诱发根腐病发生;对于秋栽未生根的苗木,应于春季扒开其培土至根茎处,还可以通过覆盖地膜、北面培垄等方法,以提高地温,促进生根。
5 结语
半干旱、无水源地区造林宜用小苗窄缝栽植或用靠壁栽植法截干造林,无水源地方整地造林须经雨水沉实,实行大穴整地小坑造林。有水源的地方栽树宜用“虚土浇水法”或“坐水栽”法,它不仅可使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快,减少苗木弱寄生病虫害发生,而且节约用水。雨季裸根苗造林宜用“顶雨造林”或采用“虚土浇水法”和“坐水栽法”提高造林成活率。栽树时间应依据树种特性,土壤温度及变化情况,以及土壤水分等条件确定,以满足树木根系活动温度和生根温度,促进树苗早日生根为原则。原则上为“秋宜早,春稍迟,雨季造林抓天时”。秋季栽树宜深,春季栽树要浅。扦插易生根树种宜深栽,旱地、沙地宜深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