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2020-01-11曾杰锋
曾杰锋
福建协佳建设有限公司(362121)
0 前言
建筑主体结构的作用在于承载建筑上部分荷载,使建筑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满足当前人们对于建筑功能的需求。如果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将会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效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其质量控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十分必要。
1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概述
1.1 主体结构施工特点
建筑工程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地面的工程量较少,大部分工程需要通过高空作业来实施,施工人员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在施工中要避免在同一纵向进行施工,防止产生高空坠物等事故,必须要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当前建筑工程逐渐向高层化发展,建筑施工的造价高,工程量大,需要多个部门之间密切合作才能完成施工任务。同时工程量较多,很多建筑企业都采取外包形式来完成施工。由于每个外包团队的施工质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安排专业人员来加强管理和监督。建筑工程的工期一般都较长,必须要合理部署时间,高效施工,在满足工期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施工质量。
1.2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及简体结构施工方案。其中,框架结构方案通常对主体结构的墙面及板进行就地浇筑,使得主体结构整体性较好。剪力墙结构通常采用大模板工艺,具有施工较快、结构简单、抗震效果好、操作方便的优点。
2 主体结构的施工问题及解决办法
2.1 建造模板问题
当混凝土墙、柱体等结构与建筑轴线存在不符时,要聘请专业人员来对模板线及轴线进行反复检查,确保没有问题后才能再进行支模处理。在支模过程中要使拉线处于较好的水平和竖直状态,并且通过总垂直度控制线的设置来保证模板位置的准确性。要对模板进行合理的设计,使模板及其支架的稳定性和强度满足要求。安排专业人员检查模板状况,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1]。
为了防止拆模后出现梁板以及混凝土墙变形的问题。在支架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施工荷载、浇筑时产生的作用力及自身重量等因素,确保模板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要求。梁底支撑间距要保证在施工荷载及混凝土自身重量的影响下不会发生变形。在安装模板和支架时要设置临时固定措施。在模板施工中还存在着接缝不严的问题,由于在浇筑过程中造成了蜂窝,因此要对木板的含水量进行严格控制。安装模板不能时间过长,模板要处于平直的状态,如果存在接缝可采用海绵条等材料填充,确保接缝严密。同时要在墙体留出排气孔及时排除气泡。
2.2 钢筋问题
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钢筋施工。主体结构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钢筋结构决定,因此要仔细严格地检查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材料,坚决避免使用质量低劣的不合格产品。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通常施工现场都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会给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也会影响钢筋的加工。在实际的施工中,钢筋质量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选择最合适宜钢筋材料。在焊接定位钢筋处设置限位装置,确保不会发生偏移问题。另外,交点钢筋有时会发生一定的碰撞,在实际施工前,要在计划方案中确定好交叉点同时做好标记,通过协商来确定具体解决措施。如果在同一区域中有较多的接头也会造成结构问题和事故,因此要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因素确定材料的合理长度。如果采用绑扎搭接法,钢筋返工太多时可以通过电焊搭接法来完成。除此之外,为了防止楼板出现踩踏变形的问题,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对钢筋尺寸进行严格的控制[2]。
2.3 主体结构中混凝土施工问题
当前,钢筋混凝土材料仍然是各类建筑工程施工中广泛采用的材料。由于钢筋混凝土材料在结构可靠性和建设经济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现阶段建筑施工作业中,应用泵送混凝土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相比于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其他环节,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更为复杂。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首要考虑的因素是混凝土材料在搅拌过程中配合比的选用和运输过程中的搅拌工艺。由于混凝土材料自身的特点,混凝土材料在拌制完成到运输过程中都可能受到配合比的影响,因此,应根据施工条件选用最合适的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和外加剂增强混凝土材料的性能。
高层建筑由于层高较高,对泵送混凝土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在于混凝土配合比的选用,合理地将外加剂,掺入混凝土材料中有利于混凝土泵送高度的进一步提升,从而满足混凝土泵送要求。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大多采用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比例的外加剂材料或粉煤灰,以提升泵送混凝土的高度。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标准化流程,以确保混凝土不会出现裂缝。裂缝问题是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但是由于高层建筑对结构安全性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务必对裂缝问题进行必要的规避。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采用大面积板的方式去掉混凝土材料表面的浮浆,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用二次抹面工艺。另一方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依据施工顺序进行。
3 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完善管理制度
要想确保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就必须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工序来完成项目施工。在管理中要明确规定施工操作要求及规范标准,施工人员要树立安全和质量意识。在保障施工质量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将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最大化。还要加强人力管理,制订奖惩措施,对优秀员工予以一定的奖励。如果发现违规操作要进行惩罚,以便提高员工质量意识,营造更为积极的工作氛围[3]。
3.2 项目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首先,应该对工程施工进行定期核查,以防出现日后难以解决的质量问题。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设置质量检查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检测,对偷工减料的人员进行严肃批评,及时上报管理部门。还应该对施工完成的部分项目进行安全质量核验,以判定此项目的质量是否合格。还应重视施工进度与施工计划的匹配情况,实现对施工项目的动态管理,避免因施工进度与计划不符导致安全质量问题。
3.3 加强质量监督
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难免会出现质量问题,因此要在施工中建立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监督工作分为内部和外部两部分,目的在于实施动态的项目核验与检测。如果发现建筑主体结构质量不符合标准,要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和处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4]。
4 结语
为了使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探究十分重要。在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的分析和管控过程之中,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对建筑的结构施工特点进行充分了解,以提升结构施工效率。其次,应当对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选用最优化的施工技术从而保证整体项目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