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研究
——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时代化研究》

2020-01-11孙琳琼

科学决策 2020年10期
关键词:时代化灌输马克思主义

孙琳琼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40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下昂首向前,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创造了许多辉煌成果。其中,中国共产党思想充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并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现如今祖国各地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脱贫攻坚战略持续推进,人民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一切都离不开我国科学化发展革新战略,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政治理念的正确指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学科作为新兴科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肩负着更加重要的理论建设任务。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日趋精细化和学理化。一方面,全球一体化进程逐步加深,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局势更加复杂,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研究提供了许多热点议题和研究方向。其次,对于思政教育主客体、教育性质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了更加深度的研究和总结。近年来学界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研究的论文刊物,以期在促进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和思政教育水平方面提供有效参考。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时代化研究》一书作者是西安科技大学赖雄麟教授,具有多年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工作的经验,曾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学科带头人,至今已在核心期刊中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该书试图为读者构建出一套较为系统和清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作者根据根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生活世界哲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思想政治教育本源论、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七个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前沿话题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总结。作者用理性化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对上述话题做了科学细致的分析讨论,并针对性批判了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关的主要观点,捍卫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尊严,以求真的态度,探索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化理论形态建构和展开的方式。

从内容细分来看,全书除了书序部分外共分为六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的时代化解读。作者在此章节中主要对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基本内涵以及地位与作用做了简要概述,并对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批判主义进行了观点分析和价值论证,最后从理性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给出了合理的时代化解读和法理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权力观的理论建构。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灌输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然而,随着社会历史变化和时代发展,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灌输”褒贬不一,甚至有学者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论灌输的价值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困惑。目前对于马克思主义灌输轮的常见误区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是一种强制理论。持有该论点的学者会认为被灌输的客体无法自发通过头脑产生知识理念,而只有借助外界的有效灌输才能够形成知识观念等,因此把“灌输”视为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此种模式下,灌输更倾向于一种强制性的思想输入过程,“灌输”就是把知识、思想观念等强硬地使灌输客体接受,忽视了客体本身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是一种外在理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一系列喜人成果后,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对于价值等主题有了更深的讨论。人们逐渐在头脑中淡化了社会价值的影响,而更加倾向于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自我意识得到了快速觉醒。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人们希望摆脱社会、权威、规则的束缚,期待依照自身的价值判断来进行选择,最终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灌输”更类似于是一种简单的被动的教育形式,是一种无视灌输客体,目中无人的教育。它完全忽视了灌输客体的内在需要,压制了灌输客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条件。他们的解释理由相对片面,仅认为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是革命历史时期的产物,是针对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很低、政治素质不成熟的状况提出来的。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综合素养水平较低的人民群众,无产阶级想要达到革命的成功,就需要借助灌输的方式来强化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掌握和理解,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为无产阶级夺取革命胜利并巩固政权提供有力的保证。放眼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个理论假设是完全成立的。但是有些人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是革命年代的产物,仅仅是在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者是为培养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而产生的,而在高度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现代背景下,时代的发展主题和条件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素养也有了巨大的提升和多元发展,因此已经不再需要向广大人民群众灌输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将要被淘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灌输论思想有过明确的解释: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他形象地将哲学比作精神武器,指出无产阶级需要借助“灌输”这一有效途径来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政治理念,才能够实现自身的自由和解放。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政工作中,“灌输”的含义又得到新的拓展和延伸,主要指的是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持续地向广大人民群众等无产阶级传播先进的无产阶级理论,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部署方针、落地举措等,引导人民群众养成从工人阶级的角度认识和发现问题的习惯,从而内化牢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不难看出,灌输论实际上是一种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关系的理性认识,而并非是一种单纯的被动化知识传播过程,它是一种政治教育的先进理念与原则。无产阶级需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有组织地、有针对性地对广大群众进行科学可行的思想政治理论宣传教育,以此来不断促进人们的政治素养,保障社会国家的长足发展。在当今社会,先进的思想政治理念也有了新的内容拓展,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新的任务和意义,例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等;随后,作者在第二章中就生活世界哲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度解读,在介绍了埃德蒙德与西方“生活世界”的哲学理念后,对该理念的引入过程和发展后续做了相关思辨与总结。生活世界一是指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也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两者之间存在一道先验还原的界限。此外,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与科学及人的生存的关系也不尽相同,前者往往被视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基础,同时也是造成科学危机论的原由,而后者则为我们提供类似一种解决问题的渠道。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世界也有了更加多元和深入的讨论,作者也给出了自身的科学解读,他认为生活世界是科学的根基与源泉,科学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溯到生活世界,而近代科学危机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的生存危机就在于遗忘了这个源泉。所以,如果片面地将生活世界看作一切意义的本源,错误地认为只要能够重新返回生活世界就能顺利度过危机,这种观点是不成立的。紧接着,作者在余下的篇章中还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本源论等马克思主义思想前沿话题进行了多维度的时代化解读,论点清晰内容详实,让读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加新颖和深刻的认识。

本书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经典书籍,总的来看具有三大鲜明特征。首先,理论研究作为一项高强度的学术工作,不仅对作者的理论底蕴有着严苛的要求,而且需要十分严谨和理性的研究视角。此书作为一部专项化理论阐述作品,作者从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问题出发,从学理思辨的角度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作者能够将深入浅出的语言和详实全面的援引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让一些复杂难题的思政学理问题以更加直观的角度和方式得到解读并阐释出新意来,具有极高的可读性。例如,学界中关于“灌输论”的学术争议已经长达了二十余年,无论是支持或批判“灌输论”思想的学者都各执一词,据理力争。作者作为“灌输论”的捍卫者,并不因为政治正确而放弃冷静的学理分析。相反,他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仔细分析了双方论点,明确指出“灌输论”的主要论敌是自由主义德育观,从理论上分析自由主义德育观源流及其嬗变,从而从其理论基础中发现逻辑矛盾,最终达到证明“灌输论”批判主义是片面非客观的,论点清晰且论据充分;此外,本书的主要章节共分为六章,虽然都是以解读为主旨,但按照结构顺序来看这种解读编排又像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另一种建构,通过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解读,创造了新的学术价值。例如,在首章中作者对“灌输论”批判主义中的过时观点进行了论证反驳,对其中的合理成分予以承认,并且结合现代时代背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转变要求,通过更加客观理性的理论形态对“灌输论”做了进一步的学术阐释和理论建构。改革开放新阶段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了新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随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原有的理论形态已经无法再有效满足现代思政教育要求,需要思政教育学者对其以新的理论形态进行构建,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的形势下发挥最大的效用;最后,思想政治科目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偏实践性的学科研究,它所研究的主要问题一般多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方向问题。此种特性下,常常会有人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深度不够。而此书作为理论辨析特征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论著,有助于改变各界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片面认识,彰显出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是在系统化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科学体系。本书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经典书籍,理论详实论点清晰,整体可读性较高,十分适合广大思政教育者阅读学习。

猜你喜欢

时代化灌输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灌输”体系的构建
——列宁《怎么办?》“灌输论”的当代阐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