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国内畜牧业重要动态
2020-01-11
环 球
中国猪肉进口跳增170%至纪录高位
去年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中国猪肉价格飞涨,从2018 年的十几元每斤上升到2019 年年底的四十几元每斤。
这期间,为了降低猪肉价格,官方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增加猪肉进口、投放储备猪肉、恢复生猪养殖等。如今,这些措施终于见效。
国内猪肉价格13连降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批发市场猪肉价格已经降到了40元/千克以下,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3周下滑,较最高时期价格下降了23%,每千克大约下降了12元。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势头不错,实现今年生猪生产目标可以预期。市场方面,市场主体积极性很高,随着生猪生产恢复,供求关系逐步改善,后市生猪价格不会大幅度上涨。
4月猪肉进口跳增170%至纪录高位
中国海关公布数据显示,中国4月进口40万t猪肉创纪录,较上年同期增长近170%,因买家抓住低价机会储存猪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
中国今年前四个月共计进口135 万t 猪肉,较上年同期增长170.4%,之前中国国内产量大降使得猪肉价格远高于其他市场。
非洲猪瘟使得中国生猪存栏减少至少40%,从而削减了猪肉产量,推动猪肉价格涨至纪录高位。
中国一直在从美国等海外市场进口猪肉。美国是全球猪肉价格最便宜的市场之一,随着新冠疫情开始在美国蔓延,打压了猪肉需求,猪肉价格开始下降。
虽然中国猪肉价格自2月初以来也一直在稳步下跌,但仍是一年前价格的两倍左右,是3月美国猪肉价格的3~4 倍。后来美国工厂停产导致4 月中旬美国猪肉价格飙升。
美国猪肉价格上涨,可能会导致未来一个月进口减少,而中国猪肉价格也因国内需求疲弱而继续下跌。
美国农业部(USDA)称,今年1-3月,美国对中国的猪肉出口创下纪录高位。
中国4 月还进口了16 万t 牛肉,较上年同期增长28%。据海关数据,今年1-4 月中国的牛肉进口量增加54%,至68万t。
今年猪肉进口将超过400万t
中信期货在本月发布的报告称,从全年来看,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进口超过400万t的猪肉,占全国猪肉供给量的10%以上。
专家表示,加大猪肉进口量有利于稳定价格,进一步稳定价格预期和缓解国内消费缺口。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总价值高达355.6亿元,其中粮食增长2.1 倍,棉花增长近50%。不过最引人注意的还是猪肉进口增长——一季度中国从美国进口猪肉16.8万t,增长了6.4倍。
这些猪肉总价值高达30.4亿元,增长了16倍。同时,中国还从美国进口了超过10万t猪肉加工产品。
美国数据显示,5 月份以来,美国猪肉产量下降了40%,但对华猪肉出口却大涨近300%。更重要的是,虽然目前美国众多猪肉加工厂关闭,但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未来需求有望进一步走高,美国猪肉生产商还是希望加大对华出口。
国 内
非洲猪瘟致2020年生猪出栏均重明显上升
近两年不断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事件,对我国生猪产业构成显著影响。
“一直以来,活体贸易是我国生猪贸易的主要形态。”某养殖企业负责人表示,传统的生猪贸易是将供给端养殖场的生猪对接到需求端屠宰厂进行屠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生猪出栏的体质量成为买卖双方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目前,国内生猪贸易模式主要分两种,分别称为直采和中介,其中中介模式又可细分为猪经纪和中间商。
直采方面,即屠宰厂直接向养殖场采购生猪,这一模式主要在大型屠宰厂和规模化养殖企业之间发生。由于规模化养殖场生猪养殖过程控制较严格,生猪质量有较好保障,定价方式以活猪直接定价为主。中介方面,即屠宰厂和养殖场之间通过中介方对接,完成生猪贸易。中介方具体可分为猪经纪和中间商两类,猪经纪对接养殖场和中间商,中间商对接猪经纪和屠宰厂,也有相当一部分中间商直接对接养殖场和屠宰厂。
“在此过程中,生猪出栏时的体质量对养殖场和中间商至关重要。”上述负责人表示。中间商是生猪贸易中最重要的主体,在整个生猪贸易的过程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85%以上的生猪贸易是通过中间商来完成的,大部分中间商直接对接养殖场和屠宰厂,以赚取生猪收购和销售的差价利润。
因此,在我国生猪贸易中,中间商最关注的是生猪的品种和体质量。目前,我国生猪养殖品种以外三元为主。对于经过三元及以上国外良种猪杂交形成的改良猪种,背膘厚度与体质量关系密切,生长期越长,体质量和背膘厚度越大。一般情况下,中间商通过体型来主观判断生猪宰后的质量情况。
除生猪品种和体质量外,中间商还会关注外观,应具有瘦肉型猪的体型外貌,体表无脓包或肿块,行走自然。通常,会在生猪出栏时观测,依靠主观判断。
“一般来说,养殖场的生猪出栏送至屠宰厂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汽车进行运输,为控制生猪进食进水量、运输途中排泄消耗等问题,中间商会通过要求养殖场提前断食断水来保证。”上述负责人说。
同时,在运输之前,中间商还需要满足检验检疫要求,生猪出售前需向地方畜牧局申报检验检疫,其中运往省外需要提前1 周,省内提前2-3 天。生猪出售时,畜牧局相关技术人员到场进行检疫和瘦肉精快速检验。生猪进入屠宰厂前,需要检查耳标、检疫票和车辆消毒证。猪肉产品出厂时,具有检疫票、合格证和标签。
该人士称,正常情况下,我国商品猪出栏体质量维持在120 kg的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季节性消费的影响。10-12月,腌腊旺季,生猪出栏体质量明显提升,南方局部地区生猪出栏体质量可达150 kg;4-7月,消费淡季,需求端喜好瘦肉,养殖端普遍降低生猪出栏体质量,此时,110 kg左右的生猪较受欢迎。
近两年,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生猪出栏体质量发生明显变化。
上述人士介绍,养殖端为降低疫情风险,主动降低生猪出栏体质量,部分养殖户恐慌性抛售,2019年3月,全国生猪出栏均重最低降至110 kg,环比下滑5.60%。随后,5-8月,南方市场进入疫情高发期,养殖端同样出现抛售,生猪出栏体质量再次下滑。直至9 月,疫情趋稳,生猪出栏体质量才开始增加。进入10月,猪价快速上涨,养殖户惜售情绪升温,养大猪意愿增强。11月,生猪出栏均重增加至最高的133.80 kg,同比提升14.15%。
进入2020 年,1-3 月,国内生猪出栏均重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截至3 月底,生猪出栏均重为126.43 kg,业界普遍看好未来盈利,预计2020 年生猪出栏体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生猪生产持续向好,但稳产保供任务依然艰巨
5 月20 日,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在北京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各地全面落实金融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各项扶持政策,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提高猪肉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当前生猪生产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稳产保供任务依然艰巨。各地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抓好生猪生产恢复各项任务,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用好用足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确保尽快落地见效,确保今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会议指出,2019年以来,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支持,加大信贷供给,加强保险保障,提高服务质效,在完善风险共担机制、拓宽抵质押范围、探索建立普惠金融制度、优化考核激励等方面大胆创新,为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会议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各银保监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健全部门会商、信息共享和督查督办机制,进一步完善优化金融政策措施,加快推动抵押贷款试点,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尽快发挥政策效应。
农业农村部:产蛋鸡存栏比2019年高出20%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数据,5月份,全国“菜篮子价格指数”为116.69,较上月下降9.91个点。其中,鸡蛋价格变化较为明显,持续低位运行,无论环比上月还是同比去年,都有明显的降幅。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5月份鸡蛋批发市场价格持续走低,鸡蛋平均价格比4 月份下降5.4%,比1 月份下降24.9%,比上年同期下降24.8%。
对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禽蛋首席分析师朱宁分析表示:目前产蛋鸡存栏比去年高出20%,虽然进入夏季后产蛋率会有所起伏,但是这种市场供应比较充足的状态不会改变。专家表示,进入6月份,学校开学率将进一步提升,餐饮及鸡蛋加工等将进一步恢复,端午节的节日效应等因素会有效提振鸡蛋消费,鸡蛋供需结构将在近期有所改进,鸡蛋价格虽目前在低位,但未来会有所上升。
河 南
河南省推进奶业振兴工作座谈会在兰考召开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河南省关于推进奶业振兴的精神和要求,5 月29 日,全省奶业振兴工作座谈会在兰考县召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承启、总畜牧师任心俊出席会议。
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河南花花牛农牧奶牛基地、首农兰考第一万头奶牛场、黄河滩区苜蓿种植基地等,各省辖市、省直管县汇报交流了奶业振兴工作推进情况。会议充分肯定了各地真抓实干推进奶业振兴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了当前奶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安排部署了下一步推进奶业振兴工作。
王承启强调,要立足河南省饲草资源、区位交通、消费市场等优势,转换思想方法,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努力实现河南省奶业振兴的目标任务。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思路重点,创新工作举措,高质量推进奶业振兴。一要培育龙头,建设乳品加工大省。积极支持国内大型乳品龙头企业在河南省百亿产业园区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二要就地就近,发展低温鲜牛奶。大力支持本地发展以新鲜、营养为特点的巴氏奶、发酵乳等低温奶。三要以草引畜,走种养结合的路子。坚持种养结合、以草养畜、以养定种。充分利用好黄河滩区草业带建设机遇,支撑奶业快速发展与振兴。四要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奶农专业合作组织。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发挥奶业协会、合作组织的作用。五要抓住机遇,承接京津沪养殖基地外迁。把握京、津、沪等大城市周边养殖板块外迁转移机会,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建设一批大型化、智能化、集团化奶牛养殖企业,提高奶源自给率。六要科技支撑,降成本提单产提升综合效益。扎实开展奶牛品种登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实施测料养牛项目等,提升河南奶业整体水平。七要强化监管,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要始终坚持以质量安全为前提,把质量安全贯穿于奶业生产的全过程。
十个奶业大市农业农村局奶业分管负责同志,其余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科室负责同志,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河南省畜牧总站、河南省饲料饲草站、河南省奶牛性能测定中心、河南省奶业协会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各 地
湖南:生猪产能环比“八连增”
一批现代化猪场建成投产,湖南生猪产能恢复持续向好。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的数据,至5 月底,湖南生猪产能已连续8个月环比增长,预计年底将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围绕生猪稳价保供目标任务,湖南采取省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层层分解落实生猪生产任务。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落实养殖用地、财政激励、金融支持等政策,全面调动养殖企业和养猪户的积极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大项目带动,全省生猪产能恢复加快。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份全省新开工万头以上规模猪场92个,新建成投产27个。去年9月以来,全省建成投产规模猪场612个,其中万头以上规模猪场96个,累计完成投资76.5亿元,新增养殖产能340万头。
受市场拉动,养猪户复产补栏劲头足。至5 月底,全省生猪、能繁母猪存栏连续8 个月环比增长,且能繁母猪存栏增幅明显超过生猪存栏,生猪产能保持增长势头,发展后劲十足。
今年以来,全省生猪外调量大幅增长。5 月份,全省外调出生猪64.2万头,环比增长3%。今年以来,全省累计跨省调出生猪233.6 万头,同比增长86.7%,其中净调出179.6万头,实现同比翻番。
生猪产能加快恢复,老百姓“菜篮子”更有保障。据监测,生猪及猪肉价格连续14周下跌。第22周(5月27日采集数据),全省活猪、猪肉均价分别为每千克31.12 元、46.96元,均比年初下跌近30%。
黑龙江用足政策 生猪外销率快速提升
今年1至4月,黑龙江省生猪外销率快速提升,外销比重由2019 年底的23%提高到37%,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做出积极贡献。全省猪肉销往外省16万t,折合生猪205万头,“点对点”调往外省活猪41万头,合计246万头。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面对当前畜牧业生产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养殖必保产业安全、必保粪污利用、必保屠宰加工”的思路,抓住机遇,加大扶持,增强信心,通过多项举措促进生猪产能稳定恢复,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强化责任落实,落靠市县生猪稳产保供和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两项责任,确保按期完成生猪生产任务,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加强生猪生产情况调度,由厅领导牵头,组成6个工作组,分头指导和推进工作落实,做到旬调度、月通报、季度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指导协调工作。分解下达13 个市地三年生猪存出栏任务、细化到乡镇场户,层层压实任务。
黑龙江用足用好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规模猪场贷款贴息、生猪保费补贴、规模猪场改扩建及粪污处理等国家支持政策,出台省级规模场建设扶持政策。国家从2019 年开始陆续出台的用地、环保、补贴等17 项扶持政策,极大地稳定了养殖信心。今年以来,积极向国家发改委争取专项资金,实施生猪规模场建设和生猪养殖大县粪污处理整县推进项目。疫情期间安排3 000万元,对日均屠宰量200头以上的生猪定点屠宰厂给予40万元或8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能繁母猪存栏2 000头以上,疫情期间育肥猪出栏累计达到1万头以上的养殖场给予30万元或60万元一次性奖励。
黑龙江省深入挖掘现有1 900家生猪规模养殖场生产潜能,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存量产能,全年出栏增长20%以上。推广“公司+农户”生产模式,以大带小,促进17.7 万户散养户向适度规模发展。全面释放去年新建成52家大型规模场280万头产能,加快释放大型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的56个在建规模场220万头产能。
企 业
多家生猪养殖企业大手笔扩产 业绩将加速释放
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近期发布公告拟扩产。其中,牧原股份披露新设14家子公司开展生猪养殖业务,3家孙公司开展生猪屠宰业务,并拟使用自有资金向49 家子公司合计增资约52.08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生猪出栏量环比高增长,带动企业利润走高,叠加整体产能持续扩张,生猪养殖企业业绩将加速释放。
扩大养殖规模
牧原股份6月7日晚公告,以自有资金出资设立房山牧原、枣阳牧原、绵竹牧原、武鸣牧原、南昌牧原、睢宁牧原、宿豫牧原、清江浦牧原、淮阴牧原、宝应牧原、高港牧原、栖霞牧原、乌拉特前旗牧原、太子河牧原;子公司牧原肉食以自有资金出资设立开鲁肉食、上蔡肉食、颍上肉食。上述17家公司拟定注册资本金共5.8亿元。
牧原股份表示,随着公司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结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将进一步打造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为一体的生猪产业链。在上述14 个地区设立子公司开展生猪养殖业务,有利于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公司同时表示,子公司牧原肉食在3个地区设立子公司,开展生猪屠宰业务,是着眼于公司业务布局的完善和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是根据行业形势的变化以及公司长远发展规划的考虑,是公司由养殖环节向下游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公司未来发展意义重要,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
公告显示,拟对49家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金额合计约52.08亿元。牧原股份称,本次增资有利于子公司的经营发展,提升竞争力和生产经营规模。增资完成后,上述子公司仍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业绩加速释放
近期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发布扩产公告。
6 月8 日,深圳“菜篮子”企业京基智农首个签约的跨省生猪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建成达产可实现年出栏商品猪30万头,标志着京基智农生猪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养殖进入加速实施阶段。京基智农表示,项目陆续投资建设,有利于公司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地位,并为后续生猪养殖项目提供人员支撑、技术支撑和体系支撑,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助力各地政府保障生猪市场供应。
新五丰近期公告称,拟以1 496.84 万元收购广州聚力科技全资子公司广州壮壮科技90%股权,并向其增资3 600 万元。新五丰表示,本次交易将有利于自身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增加自建猪场规模,加快新五丰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拓展广东当地的生猪市场。
唐人神公告,与云南省禄丰县人民政府签署《年出栏100万头生猪绿色养殖项目投资协议书》。养殖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公告显示,该投资项目建设包括仔猪场、母猪场、育肥场等,做大做强公司生猪全产业链。唐人神集团有关人员表示,投资项目达产后,有利于加速推进生猪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养猪业的发展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扶贫、助农增收等功能。
天风证券认为,规模猪场未来几年有望快速扩张。短期看,预计二三季度猪价有望上涨,且上市公司出栏量有望环比高增长,从而带动利润走高。
广州从化将打造世界最大单体公猪种业中心
生猪种业的最强“芯”将在广州投产。位于广州从化鳌头镇的广东谷越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基因库作为广东省打造畜牧科技产业园的第一期重点项目,计划今年8月前完成建设,未来将打造成为世界单一体量最大的公猪种业中心。
广东谷越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基因库(公猪站)成立于2019 年,是一家以生产高品质种猪精液为主的公猪站。建成后存栏种公猪达到1 024头,年产杜洛克、长白、大白纯种猪常温精液10万剂量,商品代混合常温精液180万剂量。每年改良商品代母猪50多万头,覆盖1 000多万头种猪、商品猪生产体系。按每头商品猪增收100 元计,预计可带来社会效益超10亿元。
“这里全部的猪舍都配有空调,在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有差距的时候,会通过微电脑自动去调节以达到恒温恒湿的状态,让猪群能够在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下生活和生产。”广东谷越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广东谷越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将以建设世界一流核心基因库(公猪站)、技术研发、产品展销、人才培训、大数据平台为一体的现代畜牧科技产业园为宗旨,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生产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标杆的世界级育种平台,携手行业共同打造生猪种业的最强“芯”。
优质猪精子被养殖行业誉为“液体黄金”,核心基因库将成为第三方平台,以全球最优质的猪种业资源为全省的生猪养殖企业服务。据悉,该核心基因库未来还将引进最优质的种公猪、最先进的公猪站建设和生产设施设备、最尖端的基因组学检测和种猪选配技术,努力建设成为世界单一体量最大的公猪种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