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8年社会科学领域“淮河”主题研究论文的态势分析
2020-01-10
(蚌埠学院 图书馆,安徽 蚌埠 233030)
淮河在历史上是一条非常古老的河流,为中国古“四渎”之一,两岸人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璀璨绚丽的淮河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淮河在地理上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与秦岭一起构成了我国的南北方分界线,南北两边在自然条件、地理风貌、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形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当前淮河流域有1.67亿人口,是我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域[2],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相对滞后,正在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成为我国中东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正是由于淮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理和经济社会地位,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从多学科多角度对“淮河”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为衡量这些成果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特点,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为依据,综合运用NoteExpress、Bibexcel、Ucinet和Netdrew软件,对2001-2018年社会科学领域“淮河”主题研究成果进行定量统计与可视化分析,以期帮助科研人员把握研究态势,同时也为相关党政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事实支撑与参考。
一、数据来源
在“CNKI中国知网平台上”,根据课题需要而制定的检索策略为:SU=‘淮河’and YE between(‘2001',‘2018'),子库限定为“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和“经济与管理科学”四个,即主题词(篇名、关键词或摘要)包含“淮河”二字的2001-2018年间的社科类文献均在收集的范围内,检索时间为2019年10月16日。共检索出1328篇文献,通过人工复检剔除非研究性的一般文章(知网囊括了3000余种大众杂志,这些文章很多不具有学术性)、重复发表的文献、通讯报道、图片新闻、弱相关文献等,最终获得1034篇有效文献,其中期刊论文765篇、学位论文187篇、会议论文59篇、兼具通俗性和学术性的报纸文章23篇。
二、结果分析
(一)年代分布分析
数量是衡量学术研究产出的重要指标,某一时期某领域内相关文献的增长变化,可以作为分析和判定该领域研究特点和变化规律的重要参考依据。“淮河”主题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见图1,论文总量虽有所起伏,但呈整体上涨趋势,在经历前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后,向中期的减速发展阶段过渡。其中,期刊论文所占比例最大,2012年开始进入了研究的高峰期,论文数量增幅较大,但近两年来的研究热度有所下降,年度文献量开始缓慢下滑;学位论文的数量位居第二,自2010年起出现了研究的繁荣期,每年的文献量波动不大,较为稳定;会议论文的数量位居第三,在2003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高峰,因为知网收录了该年度举办的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的论文,此后虽然每年依然举办淮河文化研讨会,均出版了论文选编类图书,但未上传网络数据库,造成了会议论文的总量较少,也限制了参会论文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报纸文章自2011年开始出现,一些学者注意到向大众宣传淮河文化的必要性,开始在《安徽日报》《蚌埠日报》等报纸上发表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的文章,走出学术“小”圈子,向行政官员、普通民众宣传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扩大受众范围,这成为提高“淮河”主题研究知名度的有益做法。
图1 年度发文量分布
(二)期刊分布分析
根据信息计量学中的布拉德福定律,将某一学科领域的期刊论文按照数量的多少进行递减排序,并将其分成数量大致相等的三个区,其中期刊数量少但效率高的为核心区,其次为数量较大、效率中等的相关区,最后为期刊数量最多而效率最低的外围区[3],据此确定了该学科领域论文在期刊中的集中—分散规律,人们只需要重点关注核心区的期刊,就有可能获取这个领域内的大部分信息。根据该定律对“淮河”主题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765篇期刊论文分布在377种期刊中,其中核心区的23种期刊刊载了259篇论文(见表1),发展区的97种期刊刊载了249篇论文,外围区的257种期刊刊载了257篇论文。由此可知,34%的论文集中在6%的期刊中,“淮河”主题研究已经形成了自身的核心期刊群。
通过对核心期刊群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治淮》刊载论文的平均篇幅为2.21页/篇,无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学术论文必备要素,学术性较弱,被引频次较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设有“淮河文化论坛”专栏,《蚌埠学院学报》设有“淮河文化”专栏,《安徽史学》设有“江淮流域史研究”专栏,这三种刊物成为刊发“淮河”主题研究论文的主要“阵地”,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品牌效应”;核心期刊群的出版地大多位于淮河流域的豫皖苏鲁地区,但《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出版地远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怀化学院学报》出版地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这说明部分论文外流到与“淮河”主题相关性不大的期刊上发表,这部分作者以比较年轻的初级研究者为主。
表1 核心区期刊名称与载文量
水利经济 8 民国档案 6学术界 8 东南文化 5中国水利 8 生态经济 5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7 中国发展 5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7
(三)机构分布分析
研究机构是研究者开展研究的平台和基地,其中的核心研究机构通常拥有较为稳定的研究团队,是主要的文献产出机构,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鉴于第一作者是论文的首要责任人,不仅对论文的贡献最大,而且对论文全面承担责任,故此处只对第一作者所在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只计算标注作者单位的论文,少量大众性期刊上的文章未标注作者单位,不在统计范围内),发现第一作者来自291家机构(一所高校内不同院系和部门的作者进行合并统计,计为同一家机构),有高校、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博物馆、军队、中学和企业等。信息计量学中的普赖斯定律是分析高产作者和核心研究机构的重要定律,根据该定律,核心机构发表论文的下限为:N =0.749,其中nmax为最高产发文机构所发的论文数[4]。在本次统计中,最高产发文机构是安徽财经大学,发文量共计121篇,故nmax值为121,N取临近最大整数9,由此得出“淮河”主题研究领域的核心发文机构(见图2)。14家核心研究机构的发文量总计488篇,占全部论文量的47%。这些机构主要位于淮河流域,从性质来看,以高校为主,其次是研究机构;从所在地区来看,以安徽省为主,其次为江苏省、河南省、上海市和山东省。由此可知,安徽省的高校研究者对“淮河”主题研究最为关注,是该项研究的主力军。
图2 核心研究机构分布
(四)关键词分布分析
关键词是出现在文献的标题乃至摘要、正文中重要的、关键性的、可以作为检索入口的词语[5],关键词简洁明了,在揭示文献核心内容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6]。通过对某一研究领域较长时段内论文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热点、发展状况等信息。通过统计发现,共有26篇论文(3篇期刊论文和23篇报纸文章)没有关键词,对其他1008篇论文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共提取出关键词2754个,总频次为4699次,平均每篇论文使用关键词4.66个。在合并较为明显的同义关键词(如“安徽”与“安徽省”统一为“安徽”,“皖北地区”与“皖北”统一为“皖北”)的基础上,得到出现5次及以上的高频关键词共计93个(前30个见表2),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代表其在该领域的被关注度越高。本文以“淮河”作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故“淮河流域”与“淮河”两个关键词的词频最高,其他关键词则集中反映了该项研究的内容和热点等信息。
表2 高频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是文献计量的一种重要工具,由反映文献内在规律和属性的节点(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为关键词、作者或作者机构等)和联系构成,有助于发现文献背后隐形的、潜在的知识[7]。为进一步分析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在构建共现矩阵的基础上,进而绘制了共现网络图谱(见图3),每个节点对应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表示直接与该节点相连的其他节点的个数,节点之间如果存在关联,就会用连线来表示,连线的粗细表示关联强度的高低。“淮河流域”“淮河”是检索词的体现,难以突出研究特色,未予显示。结合表2和图3可以看出,“淮河”主题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图3 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第一,研究内容方面,“淮河文化”这一地域文化研究很受关注,20世纪80年代“淮河文化”概念提出[8],1998年以后得以全面展开,成立了专门的学会,安徽还召开了9届研讨会[2],吸引了一批研究者,持续展开了研究,出现了一些有见地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关注点主要有三个:一是解读淮河文化的特质和特征,常在与徽州文化、皖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等的比较中展开分析;二是探讨历史遗址、史前文化和物质文化遗产等;三是对当前社会经济、文化景观与相关文学作品的研究。但需要注意的是,淮河文化研究者(合作网络图谱见图4)之间的合作不多,协调度不够,很多以个体独自研究为主,未能有效形成研究团队。淮河治理研究方面,治淮工程、水利事业、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研究主题比较受关注。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环境等现代化发展问题自2013年起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积极探讨了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重效应的发展战略、策略、方案等,以实现本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艺术研究方面,花鼓灯这一具有地域特色民间歌舞形式受到的关注最多,研究者集中探讨了蚌埠、凤台、豫南等地花鼓灯,分析了其艺术特性、文化特质、形态特征、艺术传承等。
第二,研究时段方面,研究者最为关注“民国”“清代”“明清时期”“近代”和“南宋”等历史阶段,对近代研究的相关论文展开进一步分析,发现有的近代即是指民国时期,有的则自清末开始展开研究,由此可知,由于距离当下近、资料丰富易得等原因,研究者最钟爱对民国时期进行短时段的研究。由于淮河流域灾害频发,故最关注民国时频繁发生的水灾、旱灾、蝗灾等灾荒事件。
图4 淮河文化研究者合作网络图谱
第三,研究空间方面,研究者对安徽省尤其是皖北地区特别关注,集中探讨了该地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水利事业、文化面貌、艺术形式、重要历史事件等主题,这应与该主题的研究者集中在安徽有关。研究者对“河南”“江苏”“苏北”等区域也较为关注,主要探讨了当地的近代水患、水利建设等主题。在城市研究方面,“蚌埠”一词中心度较高,表明研究者对蚌埠这一城市非常关注,重点探讨了近年的考古工作、花鼓灯及其在民国时期的兴起发展历程等。
(五)高被引论文分析
论文被引频次是指自论文公开发表或公开发布以来被其他论文引用的次数,被引频次越高,表明论文的价值越大[9]。将“淮河”主题研究领域被引频次在10次及以上的论文确定为高被引论文,计有109篇,占总文献量10.5%,被引频次总计2035次,篇均被引18.67次。从类型来看,博士论文27篇,占24.8%,硕士论文16篇,占14.7%,期刊论文66篇,占60.6%。从第一作者所在机构来看,前5名的机构按照数量的多寡依次是:安徽大学(16篇,14.7%),复旦大学(8篇,7.3%),南京大学(6篇,5.5%),河海大学与信阳师范学院(各4篇,3.7%)。通过关键词统计分析发现,研究主题主要有淮河治理、考古学文化、民国皖北灾荒和古代发展情况等。
对66篇期刊论文展开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共来自于45种期刊,期刊分布云图见图5(字体越大,论文数量越多),前5名的来源期刊依次是:《安徽史学》(7篇,10.6%),《安徽大学学报》(5篇,7.6%),《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与《民国档案》(各3篇,4.5%),全部为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层次较高。一般性期刊的高被引论文较少,表明期刊层次与论文被引频次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所有作者共计105人,其合作网络图谱见图6,可以看出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度明显高于一般论文,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团队,这表明紧密的联系与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群体智力和优势,提高研究的水平和层次,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平均篇幅为6.47页/篇,较普通期刊论文字数要多,篇均参考文献数9.43条/篇,与普通期刊论文相当。
图5 高被引论文所在期刊分布云图
图6 高被引期刊论文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三、结论与建议
2001-2018年间“淮河”主题研究论文在经历前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后,向中期的减速发展阶段过渡,形成了23种核心期刊群,研究者偏向于向这些期刊投稿。形成了14家核心研究机构,文献产出量较大,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研究者队伍。在研究内容上偏重于“淮河文化”“淮河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在研究时段上偏重于民国,在研究区域上偏重于安徽和蚌埠。高被引论文集中于重点高校和高层次期刊,其中的期刊论文篇幅较长,作者的合著度和合作率较高。
为进一步推进“淮河”主题研究,特提出以下发展建议:扩大宣传,将每年召开的淮河文化研讨会的论文上传到中国知网、万方等平台上,拓展论文的传播渠道,提升论文影响力;在相关报纸、网络等媒体上推介淮河文化,提升普通民众对淮河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扩展研究的时段范围和区域范围,研究需要拓展至各个历史时期,在把握历史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研究长时段内的衍变性和传承性,以更好地总结历史规律;关于河南、江苏等省份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的力度,完善分区域的研究,为后续整体性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加强研究机构间和研究者间的联系与合作,科研合作可以形成合力,有利于知识和能力的互补,共同探讨和解决研究课题,提高科研效率,促进更具创造性价值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