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2020-01-10文_冯楠图_霜木
文_冯 楠 图_霜 木
乡愁,是中国人心中独有的一抹情愫。
我10岁开始在外上学。无论住校还是借住亲戚家,从此没有在家里长久地待过。每次需要返校的那天,从早上开始,整个人就沉甸甸的,不仅是心上,而且四肢都仿佛坠了铅块儿,压抑着整个身体,让人焦灼胸闷。万一哪次心理格外脆弱,哭一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那时还没有“乡愁”这个概念,只是觉得离不开家。无数次,一个人在周日的傍晚,坐在亲戚家的客厅里,看着电视上的排球赛。眼睛盯着画面,心里却想着:“家里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姐姐弟弟在玩什么,他们吃饭时边聊天边看电视了吗?吃过饭一起切水果了吗?妈妈今天给姐姐换新被子了吗?”种种小事萦绕我心头,在一片黄昏的寂静中,从辛酸逐渐演变成愤怒,最终变为无奈,在夕阳逐渐从屋里砖石上退走的步伐中自我消解了。
记得有次作文课,我将自己的满腹牢骚与辛酸尽数发泄到纸上,还用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来做了结尾。作文因为“情真意切”得到了表扬。在课堂上念的时候,勾起了班里许多离家在外学生的乡愁,甚至有几个女生当场流下了眼泪。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后来,我到武汉上大学。清楚记得,武汉离家里有616公里。这616公里就成了那四年间我跨越不过去的一道坎。大一开学时,妈妈和姐姐送我过去。我们一起去了黄鹤楼,一起走了武汉长江大桥。9月的江城依旧炎热无比。走在桥上,看着激荡不休的长江水,轮渡的汽笛声悠远鸣唱。阳光从九万米高空砸在身上,我心里的难过却无以复加,直恨不得不念大学了,跟妈妈姐姐回家去算了!无数次在学校想家的日子,我就打开电脑,点开谷歌地图,在上面依次找到“河南”“新乡”“获嘉”,再到具体街道,直到看见我家的那片灰白色房顶。一直盯着看,仿佛就能看到妈妈在院子里择菜、洗衣服、给花花草草浇水的身影。感谢现代科技,让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有了可以寄托相思的方式。
现在想来,少时的乡愁浓郁,也有可能是自身不够强大,还需要依赖家人、朋友给予各种支持的缘故,不安全感放大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等到自己工作了、成家了,这种乡愁逐渐变淡了。我们买了车,想家了随时可以开车回去。我们买了房,倾注感情布置的小家成了心头最温暖的存在。爱人对我体贴有加,我的心也不再惶惑不安,不用事事向家里寻求帮助与安慰。于是我发现,我对家的定义已然转变。
去年夏天,我30岁,迎来了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我的女儿。从此这个小娃儿的点点滴滴,成了我最紧要的牵挂:饿了吗?冷了吗?开心不?凡此种种。想起上学时读到的《项脊轩志》:“儿寒乎?欲食乎?”没想到时隔多年,竟在此时更理解了这篇文章。女儿在的地方,就成了我的家。对女儿的惦念,成了我新的乡愁。所谓传承更迭,不外如是。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