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腹满诊治探要
2020-01-10刘加新,李莉,徐甦
总结《金匮要略》中关于腹满的病因病机以及治则治法的论述。1.病因病机。(1)虚证。①肾阳虚:肾阳虚失于温煦,则见腹中拘急,不能气化津液,则见小便不利,少腹胀满。②脾阳虚:脾肾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则饮食不能消化,故见腹满、溏泄等症。(2)实证。①里实证:肠中燥屎与气滞内结,实积化热,塞滞不通,所以腹满不得减轻。②湿热证:阳明湿热阻于中焦,消化不及,故食难用饱,饱则谷气郁滞不化,则见腹满;湿热中阻不行,浊气内聚,又向上逆,则腹满欲吐。③瘀血内停或水瘀互结:多见于妇人,妇人瘀血停滞,阻碍行经,月经似通不通,欲止不止,故月经虽行而不利,不利则少腹满痛,按之有硬块,月经不准,而一月再见。④表里俱实:外感风寒化热,十余日不解,邪在表,所以脉浮而数,热伤津液,肠中实热内结,故见腹满,大便虽硬未至于燥屎程度,则饮食如故。⑤水饮内停:在一些病因的作用下,脾胃不能运化水湿,肺气不能通调水道,水饮停滞,走于肠间,故腹中胀满,而沥沥有声可闻。(2)虚实夹杂证。①气虚血瘀证:虚劳内有瘀血聚于少腹,则少腹硬满,痛而不移。②阳虚水停:石水腹满如石;皮水腹满如鼓状;正水腹满。2. 辨证要点。(1)辨虚实。通过腹诊和舌诊来辨别是虚证或是里实证。(2)辨寒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寒指虚寒,热指实热。由于脾胃虚寒,运化功能失调,虚寒之气相搏而胀满。(3)辨是否挟表证:腹满本是里证,不论是里虚还是里实,是否有表证,主要看脉。其脉浮定有表证。3.治疗原则。(1)常用温药:即寒者温之。(2)实者下之:腹满若属于里实证,应使用下法。(3)因势利导。4.治疗方面。(1)温阳散寒法:虽然《金匮要略》多次提到“以温药和之”,但缺乏相关的方子。因《金匮要略》属于《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所以《伤寒杂病论》中的相关方也可使用。如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以及治疗腹痛的大乌头煎、小建中汤、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附子粳米汤等也可以治疗腹满。(2)温阳利水法:苓桂术甘汤、甘遂半夏汤、小青龙汤、己椒苈黄丸、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真武汤。(3)泻热导滞法: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承气汤、三物承气汤等。(4)清热燥湿法:大黄硝石汤、茵陈蒿汤、硝石矾石散。(5)活血散瘀法:土瓜根散、大黄甘遂汤、大黄蛰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