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语文古诗教学的策略

2020-01-10唐仲平

课外语文 2020年36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古诗诗词

唐仲平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三合学校,甘肃 东乡 731402)

前言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读诗使人灵秀,当人们在读诗时能够最直接地感受到诗词之美,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初中阶段古诗教学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也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进行古诗教学,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古诗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重视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主动了解古诗创作背景

古诗是由古人创作的诗歌,而古人在创作诗歌时常常将诗歌作为抒发自己情感,表达自己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这也就说明古诗充满了诗人的情感。而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教师进行古诗教学时需要重点帮助学生掌握的内容。但是古诗有一个特点就是诗人很喜欢采用借喻、暗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式进行诗歌创作,甚至有很多古诗全篇都没有明显的抒情词,仿佛诗人就真的只是在写景,这就需要深挖诗歌创作背景来帮助学生理解情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的教育原则。若想要提高学生的古诗的鉴赏能力,教师就需要为中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为了保证课堂进度,教师可以通过课前预习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以曹操的《观沧海》为例,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枭雄,同时他也是一名颇有文学涵养的诗人。《观沧海》是曹操创作的古诗名篇,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景,其实却处处蕴含着这位野心家的政治抱负。但是仅从古诗表面来看学生并不能够准确地了解诗人的抱负以及情感,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诗歌创作的背景,而这些背景若是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此外也要增加课堂教学的负担,影响课堂教学进度,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在正式教学前可以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要求学生阅读古诗的同时去详细了解此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同时要求学生将创作背景记录到专门的作业本上,并且要求学生根据创作背景初步分析此首古诗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然后就是在正式教学时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首先是检查学生对于《观沧海》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了解记录,选出一到两名学生读一下自己查阅到的诗人创作背景,然后就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此首古诗诗人情感的理解,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以及要求学生试着找出古诗中哪句词蕴含了诗人的情感。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已经能够让学生对于古诗有初步的理解,此时教师再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起来的难度就大大减少,能够有效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古诗中诗人的情感是最难被理解的,学生在自己了解古诗创作背景后再去分析诗歌,就更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将诗歌与作者的情感相联系,这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是很有效的帮助。

二、利用多媒体营造诗词氛围,引导学生发现古诗的韵律美

多媒体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工具,古诗创作的时代以及作者都离当前的学生太过遥远,而古人在创作古诗时也并非仅仅就是随心而作毫无章法,恰恰相反,古人在创作古诗时会严格遵循韵律,并且会为符合韵律而做出很大努力,像是贾岛的“僧敲月下门”这一句中是用敲还是用推,就让贾岛十分在意,研究颇久才将敲字定下来,这也成为了一段佳话。足以见得古诗之中蕴含着韵律美,教师在进行古诗鉴赏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古诗中的韵律美,从而让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古诗。

例如,在进行《天净沙·秋思》这首诗词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重点关注其韵律美,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投入这首诗词塑造的意境之中,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网络将其中涉及的意象图片找全,像是“枯藤”“小桥”“乌鸦”“小道”等图片,然后找到比较适合秋天以及这首诗歌意境的音乐,制成连贯的幻灯片或者视频,在课堂教学时播放给学生观看,营造这种秋意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韵律,然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强调古诗的韵律之美,告知学生古诗是有韵脚的,诗人在进行创作时也会严格找寻韵脚,也可以引入古诗创作所对应的音调,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这样的内容,然后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的诗歌,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一下,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古诗鉴赏内容的了解。

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探究以及领悟能力

要想真正提高初中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在脱离教师帮助的情况下也依然能够将诗歌鉴赏到位,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实践机会。诗歌鉴赏不同于一般的现代文阅读理解,其中也涉及翻译古诗内容,然后再根据诗人的情况、创作的背景以及诗歌意象等内容全面地去分析,若全由一名学生去分析,不仅很容易出现遗漏点,而且也很容易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同时也容易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古诗的困难,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这种心理负担就会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学生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古诗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平衡矛盾,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探究以及领悟能力。

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古诗词教学为例,本首诗词比较困难的地方在于用典的地方极多,像是“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射天狼”,是作者在用典来丰富自己的情感表达,与其说是在说这些历史典故不如说是在诉说自己想要报效朝廷,积极入仕的思想情感。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古诗鉴赏水平进行分组,保证每组的水平相近的同时也选出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小组长,带领小组学生一起自主鉴赏此首古诗。要求学生能够完成以下几点任务,一是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将古诗翻译成白话文,二是要求学生将古诗中用典的地方进行重点分析,了解诗歌中的意象,以及其背后代表的内涵。最后就是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内容与贯穿整篇诗词中的“狂”字有什么关联,以及让学生试着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一个任务一个任务地去完成,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并且在每完成一个任务时,就要求这个小组的学生派出一名代表到台前来进行发言,教师做好针对性评价工作。

四、教授学生古诗鉴赏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诗词鉴赏方法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古诗词的重要依据,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生学会诗词鉴赏方法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以《己亥杂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集体朗读一遍诗歌,然后通过此首诗歌的内容渗透诗词鉴赏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理解诗句中“浩荡”“白日斜”“落红”的意思,然后说明在鉴赏古诗时若是题目并无特别的含义,那么鉴赏正文时要去找一些诗歌中的重点词语,然后去深入了解分析,同时引导学生不要仅从诗歌表面来分析诗歌内涵,教会学生学会拆分诗句进行鉴赏,先让学生认真朗读前两句古诗,然后提出问题:“诗人辞官南归,为什么是‘东指’?”“天涯又在哪里?”“本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在总结时也要向学生强调鉴赏诗歌要从关键词、表现手法、作者经历等方面入手分析,这样就能够快速地帮助学生把握诗歌重点。

五、组织多样的诗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初中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也要关注激发学生鉴赏古诗词兴趣的方法。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的好胜心作为切入点组织多样的诗词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例如,在进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古诗朗诵比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成五组,然后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诵的排练。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提前找一些适合作为此首古诗的轻音乐,让学生在轻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朗读,在学生都准备完毕后,教师就可以让小组代表进行抽签决定朗读顺序,并且全程给每一个小组都录音,在每个小组朗读后教师都要进行评分,并且说明评分的理由,同时要求除了本小组之外的学生进行投票,让喜欢此组朗读效果的学生举手,统计票数,以此类推,最后综合计算选出朗读最佳的那一个小组,并且予以奖励,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奖状,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六、总结

综上所述,若想要提高古诗教学质量,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将学生作为古诗教学的主体,重视课前预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诗词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要利用多媒体营造诗词氛围,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探究以及领悟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教授学生古诗鉴赏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古诗内容。最后就是利用丰富的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古诗诗词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