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中职语文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路径探讨

2020-01-10陈彩萍

课外语文 2020年36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中职传统

陈彩萍

(江苏省扬中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镇江 212200)

近年来,中职语文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改革,并且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仍需进一步地改革拓展。在中职语文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文就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将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进行良好的结合提出以下几项措施。

一、中职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团队素质有待提升

要想实现中职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良好地融合,中职教师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传授更多的优秀文化思想,将语文课堂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但对于目前情况而言,一部分中职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需要教师进一步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中职英语教师要做到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良好结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语文知识,还要熟悉我国历史上优秀的文化,因此更加需要进一步地提高中职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总体素养,才能更好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日常的语文教学进行良好融合。

(二)教学设备落后

虽然教学设备只是帮助教师开展教学的工具,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工具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所学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知识,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效率。但有的中职院校教学设备不够先进,教师就需要通过自身来进行讲解,难以提高教学效率。即便学校存在先进的教学设备,有的老师也无法有效地利用设备来辅助教学。因此,在完善教学设备的同时也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教学过程中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结合不紧密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从小就生长在汉语的文化环境中,语文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一门十分吃力的学科。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会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一定的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但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没有真正细致地为学生将传统文化与所学的知识进行良好的结合,仅仅是浅尝辄止,学生也就无法深刻地领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够充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要想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就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日常的语文课堂当中。而语文的学习不像数学、物理一样有很标准的答案,语文的学习具有比较强的主观性,“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和感悟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积极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发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成长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将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良好结合的措施

(一)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多引进具有专业知识和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师,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并且对现有的中职语文教师进行进一步的培训,不仅仅要提高教师语文方面的专业素养,还要提高教师应用先进多媒体教具的方法,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师能够充分地利用教具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进度。老师还应及时地为自身充电,钻研教材,提高教学的方法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依据学情,做好因材施教

虽然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语文,但是到了中职院校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和水平还是不相同的,因而教师不能够只根据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教学,也要关注那些对语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重拾对语文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制订适合个人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的学习中有所进步。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促使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汉语思维方式进行教学。中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思维方式以及语言,大多数学生也是汉族人,汉语作为共同的语言,有其简洁、生动、形象等特点。汉语中利用各种修辞手法所构建的文章也更具美感,因此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教授诗词时应该采用汉语的思维方式,为学生进行文章思路的疏通,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深刻内涵。

例如,在学习第四册教材中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时,这首词运用了大量的汉语中比喻和反衬的修辞手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对这种方式进行理解和认识,进而让学生感受词中语言的美感,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传统文化。

由于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兴趣较高,教师也可以用多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对选文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扮演,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选文的整体思想。

(四)将寓于生活化的传统文化融合到语文课堂之中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传统文化,其中有些传统文化能够延伸至今,一直陪伴在学生的身边,学生时刻都能真实、切身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但有些传统文化就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学生难以通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就能够得到理解和感悟。因此,对于那些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少见的传统文化,教师就要用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这些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再结合语文课堂的讲解来让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仅只是一个分数上的要求,更深层次的是要通过对于传统文化和语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自身整体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要选取贴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景,引领学生走出课堂,步入生活,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需要学习的学科内容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这种教学模式相比较教师单纯枯燥的说教更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感,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适当传统文化的感悟,以此来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所传递出的思想,加深小学生对于所学课文的感悟和体验。

三、在中职语文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在中职语文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其本身就能够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语文的教学目标、学科性质、教学方法都具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断加深的过程中,也能够发掘语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底蕴。语言是民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语文所学的各种唐诗宋词、文言文、散文小说无一不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人文内涵。在中职语文的课堂当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和语文的学习产生共鸣,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在中职语文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阈

对于语文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只局限在所给的教材当中。语言是一门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学习科目,每一种语言的学习背后都蕴含着其长期演变而来的文化底蕴。中文也是如此,传统文化和语文的学习其实是无法分割的,在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各种名言古句中所散发出的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去感受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所要表达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够将学生的目光从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地方,扩宽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阈,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所有中职语文教师都要探索和分析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的提倡下,我国各级教学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中职语文的教学模式也必须适应社会和时代对教学的新要求,进行相应的变革。要将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良好地结合,首先要改变过去传统中职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融合能够良好地推动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创新,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也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同时也是将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根本的意义。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中职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