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转筋候导引法探析*
2020-01-10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成子己 姚 斐△
《诸病源候论》成书于610年,由隋代医家巢元方奉旨主持编撰,其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论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共50卷,67门,1720论。该书将多种病症分别以“候”为纲,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症候等作了详细阐述[1]。
《诸病源候论》不同于其它中医学著作的最大特点是:全书在论述各种疾病的症候及发生原因后,并没有涉及方药治疗,而只用“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一句带过,然后全是引用“养生方导引法”或“养生法”的289条导引术来作为针对性的治疗。该书共记载导引法287条,除去重复内容,共计有214条,涉及110个病候[2]。《诸病源候论》运用范围广泛,是一部中医的导引治疗学[3]。其中第二十二卷记载了转筋候的导引法。转筋是中医内科常见病之一,临床表现以肢体筋脉牵掣拘挛、痛如扭转为主。转筋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常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不等,并伴有剧烈疼痛。导引作为一种非药物自然疗法,操作简单,功效明确,作用迅速。本文就《诸病源候论》中转筋候的导引法简单分析如下。
意守筋源展四肢
1.原文
偃卧,展两胫两手,足外踵,指相向,亦鼻内气,自极,七息。
2.释义
取仰卧位导引行气,伸展四肢,双足脚跟向外,两足十趾相对,以意念守住,行气以鼻纳鼻呼,吸气深长尽量达到极度,如此连续7次。
3.三调要领
调身 端正身体,平直仰卧,自然伸展四肢,腰部保持一定的紧张感,收腹,双手握固。足背要尽量屈曲,足趾内旋保持相对。
调心 本节在习练时,强调意念与动作的配合,要求安定心神,专意念气,感受气机运行,引气于经筋的起源处。
调息 以鼻纳鼻呼,保持气息的深长和缓慢的进气,使清气充满于胸中,鼓舞气血流行,达到极度后,然后微微呼出,引出体内伏邪恶浊之气,如此连续7息。
4.方义分析
转筋导引法采取偃卧位,有利于将习练者的意念集中于患处,四肢充分地伸展,在通行阳气的同时,也拉伸了拘挛僵直的肌肉。在习练本式时,双手握固以达到闭守元气、收敛精神、安神定气之用。本式重点强调行气,行气者补于里,通过气息内在流通以达到扶正祛邪、沟通气血的作用。本式通过调息将气机下引至足外脚跟,一方面有纳气于肾之用,另一方面,也符合经筋的循行规律(手足三阴三阳经筋皆起于手指足趾,网络全身)。通过习练功法的“三调”,可更好地沟通人体经络系统,从而达到通行气血、缓解转筋症状的作用。成无己认为小腿转筋与肝脾有重要关系。脾主四肢,脾虚则不濡四肢。肝主筋,寒凝肝脉,肝血虚等各种原因都会导致筋脉失养。
呼号挽足痛自消
1.原文
张胫两足趾,号五息止。令人不转筋。极自用力张脚,痛挽两足趾。号言宽大。
2.释义
取仰卧位,睁开两目,极力张开两脚,并用两手抓住两足趾,尽力挽起,手足形成攀弓状态,作大声号叫,如此连续5息为止。
3.三调要领
调身 在进行本节操作时,首先要极力张开双腿,五足趾尽力分开,用力背屈踝关节,在进行挽足这个动作时,首先要保持膝盖伸直的状态,其次要保持腿和足之间的拮抗用力以及挽足力量的持续性。
调心 精神集中于动作上,形神合一,同样也要将意念守于筋脉的起源处。
调息 在进行“张胫两足趾”操作时,强调舌顶上颚,闭气不息。在挽足时配合大声的号叫。吸气时翘足挽足,呼气时恢复起式。
4.方义分析
本式将重点放于上下肢配合上,通过极力展开双腿,并加以双手用劲挽住足趾,从而达到放松腓肠肌的目的。在进行“挽”这个动作时,需要手足的相对用力,从而使手足形成攀弓状态,腿和足之间要在习练过程中有相反方向的拮抗用力。同时,双手挽足其实是从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的起源处进行调整,可以更好地实现标本兼顾的目的,达到舒筋活血之用。采用大声呼喊的方式,有着极好的鼓舞阳气生发、振奋精神之用,以便于习练者更好地凝聚精神进行相应的导引操作。本式极其强调在竭力张开双腿和足趾时要舌顶上颚,闭气不息,其主要原因是:沈晓东[4]等研究表明闭气不息强调持续深长呼吸,令入多出少,使气贯全身,沟通气血,从而实现祛邪愈痛导邪外出的临床效应。
立踵伸腰舒筋脉
1.原文
覆卧,傍视,立两踵,指相向,伸腰,亦鼻内气,自极,七息。
2.释义
本式取俯卧姿式导引行气,身体平直俯卧,头目侧视,手心向下,两足跟竖起,足趾顶住床席,并以意念守住,腰部伸直,调整姿势,进行调息,以鼻纳气,5息6息,口鼻俱闭,不使息出,达到极度,而后慢慢呼气,如此为1息,连续7息。
3.三调要领
调身 取俯卧位时腰部要保持适度的紧张感,双足趾要用力抵住床席。
调心 在进行立踵、指相向、伸腰动作时,要注意念相随,凝聚意念,引气于足踝部。
调息 与第一式相同,依旧采取鼻纳鼻呼的呼吸方式,保持呼吸的深长并配合闭气不息的操作,从而达到更好的祛邪效果。
4.作用原理
取俯卧位,傍视,立踵,指相向,伸腰的操作是为了更好地引导丹田之气遍布全身。双足跟竖起,足趾用力抵住床席,这样可以有效地拉伸小腿部的肌肉,鼓舞气血的流通。相关文献表明,针灸在治疗转筋症时常取膀胱经的委中、承山等穴位,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取得较好的疗效[5]。在进行立踵、指相向,伸腰的操作时,同样可达到疏通膀胱经气血的异曲同工之效。行气方式依旧采取与第一式相同的鼻纳鼻呼,其作用关键在于纳新吐故,既补中又祛邪外出。施桓[6]等人研究发现,深呼气、深吸气的动作能够引起肌肉交替地松弛、紧张,加速血流运行,改善微循环,调节平衡状态,从而恢复机体的正常机能。代金刚[7]等人研究发现,肢体动作配合合适的呼吸可以加强导引的效果。
讨 论
《诸病源候论》中并非所有证候都能运用导引功法,其主要运用于慢性疾病或疾病急性发作后的恢复期,其功法主要集中于内科、骨伤科、五官科,极少涉及儿科、外科、妇科[9- 10]。《诸病源候论》中的导引功法共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运动康复和健体;(2)动气则生阳;(3)形神并修;(4)调息行气并举;(5)动静结合,运动适度[16]。《诸病源候论》的导引功法强调协同作用,导引功法可以与中西医、针灸推拿等医疗手段结合使用,提高他们的疗效,加强他们的作用[11]。
转筋候的内在因素是“血气不足、阴阳虚”,筋脉失去阳气的温煦、阴液的濡养,再加之风冷邪气相博,筋损脉急,从而出现转筋,故转筋总的病机为筋脉失养。转筋者,由营卫气虚,风冷气搏于筋故也。手足之三阴三阳之筋,随邪中于筋,筋则转。从此可见,本病的病因病机多由阴阳气血衰少,风邪外袭等所致。现代医学认为转筋形成之因广泛,与糖尿病、甲状腺病、神经系统疾病有关[12],也与运动疲劳、寒冷刺激、药物、电解质紊乱等有关[13]。Swash[14]等人对肌肉痉挛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将其产生归因于神经系统疾病、肌纤维障碍、某一些药物影响等,治疗或预防抽筋的医疗干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强迫被动拉伸肌肉对缓解抽筋有一定作用,但其通过“解锁”收缩肌肉节段的方式,可能会导致肌肉损伤和残留的压痛。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以补充所缺维生素、对症治疗、加强肢体锻炼为主。相较于使用药物治疗,严隽陶[15]等认为患者伸缩手足、自摩自按,谓之导引。张筠[16]等总结历代医家对导引功法的解释,将其概括为:通过姿势调整、呼吸锻炼、身心松弛、意念集中与运用有规律动作及自我按摩等方式调节和增强人体机能,诱导和激发人体内在动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预防保健的作用。《诸病源候论》中导引功法是保健与治疗兼具,充分体现了天人一体、养治一体的特色[17]。本文所介绍的3种导引功法充分展现了诸病导引功法三调的特点,以意守于内配合肢体舒展,再加上特殊的呼吸方式,推动体内气机的流通,从而达到祛邪扶正、疏通经络气血的作用。同时在进行导引操作时要谨记神情放松,动作舒展,身随意动。3种功法的共同点在于:(1)体位的选择以卧位为主;(2)用力的侧重点放于下肢;(3)十分注重呼吸方式和意守。3种导引功法也各自侧重于不同方面,首节长于行气,对于各类虚证引起的转筋有较好疗效,其从根本上补益肝肾;第二节长于上下肢相互配合,能够较快地缓解转筋对人体造成的疼痛、肌肉僵直症状;第三节长于动静结合,其补下焦、疏通经脉、扶正祛邪的能力远强于前两式。3种功法可以习练单式,也可以依顺序习练。但是如果患者出现长期性的转筋之时,一定要明确诊断,弄清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再配合本文的导引功法。
《诸病源候论》中的导引功法,不仅是古代导引功法的精华,同时也彰显了中医的智慧以及养生保健的特色。目前关于《诸病源候论》的导引功法著作仅有3部,对其导引功法本身作用机理研究不足,这是日后学者应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