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研究进展*

2020-01-10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0053王静松邱根祥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外邪腺样体病机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0053) 王静松 邱根祥 方 昉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环内环的组成部分。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六七岁时发育至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在成人则基本消失。若腺样体病理性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者,称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AH)。本病儿童多见,男孩多于女孩[1],腺样体与耳、鼻、咽喉相通,故其症状虽呈多样化,但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传导性耳聋耳鸣、鼻塞、流涕、张口呼吸、打鼾、刺激性阵咳、消化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可引起面骨发育障碍,出现腺样体面容[2]。严重时可导致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3]。目前AH西医治疗多以手术与糖皮质激素为主,但手术并发症及激素应用争议较大[4],中医药治疗AH也有较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近年中医药治疗AH的情况综述如下。

病因病机

中医对于腺样体肥大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其症状可归为“鼾眠”“鼻鼽”“痰核”等范畴。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提到:“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灵枢·经脉》中提及:“足厥阴肝经,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中医认为鼻为气体出入之门户,司嗅觉、助发音,为肺系所属。肺在窍为鼻,二者关系最为密切。另外,因脏腑的经络所属、表里关系、功能配合等因素,还与脾胃、肾等关系密切。鼻咽同司呼吸,由肺维系,共御外邪。儿童为稚阳之体,脏气未充,易为外邪侵袭,若失治或治疗不当,邪留鼻咽交界之处,痰气结聚,腺样体增殖,咽喉不开,堵塞鼻窍而为病。现代医家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多有不同的见解,主要有外邪侵袭、痰瘀互结、肺脾肾气虚三个方面。

1.外邪侵袭

蒋锴[5]认为,感受风邪是本病急性发作的主要因素。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易合并热邪寒邪侵袭人体,肺为华盖,首犯肺卫,肺开窍于鼻,肺气受郁,鼻窍不通,则可发为本病,出现鼻塞流涕、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等临床症状。《素问·风论》中提到:“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风邪多与四时之气合而伤人,冬季多风寒,春多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气,风夹寒、热、暑、湿燥等外邪袭表,加之小儿脏腑娇嫩,肌肤藩篱不密,卫外功能不固,寒暖不知自调,易受外邪侵袭,则易发病。李霞等[6]认为,风热犯肺、热郁成毒是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外因,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为外邪反复侵袭,若失治或治疗不当,邪留鼻咽交界之处,痰气结聚,病进入络,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而为顽疾。

2.痰瘀互结

赵继福[7]认为本病病变部位以肺为主,病机关键在于痰瘀互结。增殖体早期未治、失治,引起病邪滞而不去,毒邪停滞于增殖体脉络,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渐致成瘀,肿实难消,造成腺样体日渐增大。李伟伟等[8]总结张士卿教授经验,认为AH以痰瘀为病机核心,“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失于宣发肃降及通调水道功能失常,则水液输布障碍,凝聚成痰,痰凝气滞,阻于鼻咽部,久则血行不畅,痰瘀互阻,导致腺样体增生肥大。矫金玲等[9]总结俞景茂教授治疗AH经验,认为肺脾虚弱的小儿易感外邪,因正气不足,驱邪乏力,致使外邪搏结于颃颡,入里化热;脾虚痰聚,痰热搏结,上扰颃颡;久病则痰、热、瘀三者搏结于颃颡,阻塞气道,是为本病病机。

3.肺脾肾气虚

袁斌[10]认为本病与肺脾气虚有关,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肺脾气虚,则水液输布失常,凝聚成痰,痰湿阻滞经络,结聚于颃颡,凝结不散,日久阻碍气血运行,致腺样体肥大,同时与肝肾两脏也密切相关。朱珊[11]认为本病内因为肺脾气虚,外因为反复外感热毒之邪或饮食不洁,两者合而发为本病,肺脾气虚是关键。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常易感受外邪,而使鼻窍不通,咽喉不利。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减弱,不能及时消化纳入的饮食物,积滞日久往往化热,内热由生,稍感外邪即发病,最终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反复发生,日久而导致腺样体肥大。王仁忠[12]认为肺脾气虚、痰瘀互结为该病主要病机,其发病与反复感冒、饮食积滞关系密切。肺主一身之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二者皆与津液的输布、气机的升降有密切关系。若肺脾气虚,气机阻滞,脉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则痰浊结聚而发病。王华敬[13]则认为本病的病机在于脾肾亏虚,元气不足。小儿本身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元气不足,后天饮食不当导致小儿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弱,不能正常输布;肾气未充,不能推动气机生发,缺少根本动力,导致小儿体内生成水饮痰湿,痰凝日久阻塞经脉,气血不通,而出现鼻鼾等症。

中药治疗

近年来,有学者对AH中医辨证以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研究[14],取得了一些成果。临床治疗上主要有分型治疗、分期治疗、自拟方治疗、中西结合治疗。

1.分型治疗

刘竹云[15]认为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时,应遵从先祛邪、再固本的原则,将本病分为外感风热、外寒内饮两型,分别使用银翘散加减方清热解表,小青龙汤加味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治疗。李云英[16]认为本病病性多本虚标实,以化痰通窍散结为治疗总则,自拟腺样体肥大的基础方:浙贝母、僵蚕、夏枯草、猫爪草、党参、桔梗、甘草。外感风寒时治以基础方合三拗汤加减,咳嗽明显者加橘红散寒燥湿、利气化痰,白前化痰降气止咳。外感风热者症见睡时打鼾、鼻塞加重,痰涕色黄绿、质稠,咽痛口渴,查体见咽喉、鼻腔黏膜色偏红,乳蛾充血肿胀,舌红,苔黄,脉弦或滑,治以疏风清热汤化裁,咳嗽明显者加前胡、桑白皮清肺降气化痰。当疾病向愈之时,则侧重于补益脾胃,以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收功。张腾等[17]运用固本收涩法(党参12g,白术9g,浙贝6g,桔梗9g,百合6g,乌梅9g,五味子9g,龙骨9g,煅牡蛎9g,鸡内金6g,甘草6g),病情重者加五倍子、金樱子,治疗肺脾气虚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30例,1月后,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3个月随访后复发6例,复发率为20%。

2.分期治疗

杨季国[18]将本病分为外感期、迁延期、缓解期。外感期用银翘散加减;迁延期则根据痰瘀偏重分别选用三子养亲汤、会厌逐瘀汤加减;缓解期则用玉屏风散补虚扶正、调和五脏,并注重日常调护,培补正气,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陈文霞[19]认为本病应从肺、脾、肝三脏论治。肺卫热证治以疏风清热、化痰通络,选消瘰丸合桑菊饮加减;肺卫寒证治以疏风化痰通络,选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肺脾气虚证治以益气健脾,化痰活瘀通络,选二陈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肝火旺盛证治以清热化痰、疏肝活瘀,选消瘰丸加减。治疗时始终注意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3.自拟方治疗

王璐等[20]总结毋桂花治疗AH经验,认为痰浊阻滞贯穿于本病始终,自创通窍利咽汤(广藿香、白芷、僵蚕、浙贝母、蒲公英、连翘、射干、玄参、陈皮、薏苡仁、枳实、瓜蒌、炒莱菔子)以通窍散结、化痰利咽,治疗痰浊阻滞型儿童腺样体肥大,效果颇佳。谷彬等[21]采用自拟腺样体方“祛邪理气汤”对50例腺样体肥大的患儿进行治疗,用药:穿山甲8g,金银花10g,连翘10g,紫荆皮10g,胖大海6g,川芎10g,郁金8g,苍耳子5g,辛夷10g,石菖蒲10g,夏枯草8g。病程久者加丹参10g,牡丹皮10g。治疗30天后,显效2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姜之炎[22]运用“运脾治鼻”方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自创运脾化痰通窍方(辛夷、黄芩、石菖蒲、夏枯草、丝瓜络各5g,牡蛎9g,薏苡仁5g,苍术3g,象贝母3g,甘草2g),临床效果显著,维持时间长。

4.中西医结合治疗

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中药联合西医手段治疗AH疗效优于单一方法[23]。丁锋等[24]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AH患儿114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鼻渊通窍颗粒(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每袋 15 g),治疗6周后,观察组鼻塞、流涕、打鼾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腺样体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谢晓丽等[25]采用牡丹消结汤(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6~20g,薄荷3~7g,夏枯草、浙贝母各6~15g,三棱、莪术各4~10g,生牡蛎30g,丹皮、赤芍各6~10g,鸡内金10~30g,甘草3~6g)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本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单用孟鲁司特钠,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92.00%,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张晓莹等[26]使用消腺汤(浙贝母、苍耳子、辛夷、僵蚕、法半夏、猫爪草、风栗壳各8 g,白芷、生甘草各3 g,茯苓10 g)联合鼻部超激光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40例,总有效率87.5%,疗效显著。

其他疗法

1.推拿治疗

张素芳[27]将本病辨证分为邪著期、痰凝期、成核期三期,运用“远近结合”为取穴的总法则进行推拿治疗。近端取穴及手法有揉鼻通、迎香穴,拿揉风池、风府穴。远端选穴以各期病机特点为处方依据:邪著期选用清肺经、补脾经,掐揉四横纹,揉太渊、列缺、鼻咽点(位于中指根中点)及肺、脾、肾俞,按肩井;痰凝期选用揉外劳宫,揉鱼际,清板门,补脾经,掐揉四横纹,揉太渊、列缺,擦揉肺、脾、肾俞,按肩井;成核期以阳热煎炼而成的痰瘀之“核”,则应养阴清热、化痰散结,选用揉二马,补脾经,补肾经,掐揉四横纹、鼻炎点,擦揉肺、脾、肾俞,按肩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耳穴贴压

邓健等[28]采用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治疗44例AH患儿,具体方法:耳穴选择肺、脾、内鼻、外鼻,用王不留行贴附,贴压后于一侧耳廓保留3天,轻柔按压,一日三四次,中药方则选用补肺健脾通窍汤,观察组显效21例(47.73%),有效17例(38.64%),无效6例(13.64%),总有效率86.36%。

3.刮痧点刺疗法

周璇等[29]运用刮痧点刺法治疗本病患儿30例。刮痧时间:每周1次,连续4周。部位:刮痧主要经脉为督脉、膀胱经、肺经、膈俞、脾俞、膈俞、三关穴等。点刺耳廓的上方尖端处,当折耳向前,点刺出血1~3 滴。总疗程共计8周。结果总有效率为93.33%。

4.雷火灸疗法

张艳平[30]使用雷火灸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70例,方法:采用赵氏雷火灸治疗。灸疗部位:上星至素髎,双耳部,双耳孔,额部。穴位:囟会、百会、上星、素髎、印堂、大椎,双侧睛明、迎香、列缺、合谷、足三里。灸疗手法:纵行灸,斜行灸,小回旋灸或雀啄灸。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临床观察23例,显效4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7.14%,证实该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5.针刺疗法

赵文明等[31]认为本病病变部位主要在鼻咽部,病机为痰凝气滞,阻塞局部,病变脏腑则涉及肺、脾、肝,采用金针大师王乐亭教授曲池透臂臑法,由曲池进针,经过肘髎穴、五里穴,到达臂臑穴,同时配伍列缺、太冲、丰隆等穴位,并根据儿童的体形选用合适的针具,采用捻转补泻法平补平泻治疗AH患儿,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6.中药联合艾灸疗法

程赵蓓等[32]采用中药联合艾灸治疗AH患儿30例,艾条灸印堂穴、神阙穴,每次灸 10~15 min。每日艾灸2次,早晚各1次,中药口服经验方通鼻益肺汤(桑叶9 g,菊花9 g,辛夷9 g,白芷6 g,苍耳子9 g,炙黄芪20 g,防风9 g,炒白术9 g,川芎9 g,浙贝母9 g,昆布9 g,蝉蜕6 g),治疗4周后,治愈6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 语

腺样体肥大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为9.9%~29.9%[33],与过敏性鼻炎关系密切[34]。由于饮食、环境等因素,目前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中医注重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治疗思路清晰,疗效显著。历来医家在治疗本病时所选方药都具有清热散结、活血化瘀、健脾益肺补肾等功效。如皂角刺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活性成份具有多种作用,其提取物具有抑制肥大细胞依赖性的过敏反应以及杀菌作用,皂角刺[35]总黄酮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党参所含菊糖是免疫佐剂,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抗应激作用,同时党参[36]具有促进小肠吸收、缓解消化道平滑肌痉挛功能,对呼吸系统亦有抗菌抗炎作用。山慈菇[37]中富含菲类化合物、简单芳香化合物、苷类及杜鹃兰素Ⅰ、Ⅱ,有抗肿瘤、抗血管生成、抗菌及改善外周微循环等作用。猫爪草所含的黄酮苷对动物有镇咳、祛痰、消炎的作用,而猫爪草提取物中有抗菌、抗结核及抗肿瘤之功效[38]。中医针灸、推拿与穴位贴敷治疗作用于人体穴位,具有调节神经机能,促进血液、淋巴液的循环,同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疏通经络,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体内外环境的适应性,使人体气血充沛,阴阳平和,达到康复的目的。但笔者认为,目前中医对于腺样体肥大并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诊疗方案,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机制亦尚未明确,各医家治疗本病时所用药物的用法用量各有差异,缺乏统一的标准,对于预后的评价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同时也暂时缺少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笔者认为,目前需要建立该病统一的辨证分型、用药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同时尽快建立动物模型,以便明确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机制;且需要更大范围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明其疗效,提高中医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科学性。

猜你喜欢

外邪腺样体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基于计算机仿真探讨外邪袭表的影响因素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核心病机及用药规律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影响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