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气候学视野下的中医发展变迁*
2020-01-10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050200师旭亮康素刚
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050200) 马 凯 师旭亮 康素刚
历史气候学是指特定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与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活动的关联性研究。竺可桢[1]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发现,我国历史上每隔400~800年会出现50~100年的气候周期变化循环,分为寒冷期和温暖期,从而奠定了我国历史气候学理论基础。其发现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左右,多位学者研究得出,商末西周、魏晋南北朝、两宋元初、明末清初均处于寒冷期,其他时期则为相对温暖期。历史气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其研究不仅应用于社会学科领域,也应用于自然学科领域,范围包括不同阶段的历史时期下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及人类发展进程的影响等。
中医发展史是一门研究中医起源、形成、发展进程和规律的人文学科。中医学伴随了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医学初步形成、理论积累、发展到体系完善等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内容和特点。
与中医学的关联性
事物的发生发展看似随机而具有不可预知性,主要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历史研究就是以过去发生的事情为研究对象,顺着事物发展的轨迹,探寻轨迹规律性内容,用以揭示问题、预测未来。人类活动、自然环境与气候变化三者关系是联系、发展、矛盾的,这就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动态背景。而气候变化因素却在历史研究方面常被忽视。
气候学影响着人类历史活动,与中医学也有着紧密联系。几千年来,在中医学发展的过程中,中医理论的创立、创新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气候、水、土壤、朝代更替等无一不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习惯。气候的变迁会间接影响中医的发展变化,气候变化对环境有着直接影响,从而改变了人类疾病谱。为适应客观气候变化导致的疾病谱改变,各时期医家们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他们的中医疾病观、治疗思路、用药特色也随之改变,因此各个时期有着不同学术流派的盛行。中医整体观念中的天人相应观,尤其重视外界自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中医所讲外界气候与疾病的关系,虽然更多着重于不同地域气候特点的影响,但不同地域气候特点亦是各个时期整体气候的局部表现。中医的整体观念包含着气候变化的时代大规律趋势的影响。早在先秦时代就形成的五运六气理论,通过将气候变化规律研究融入中医发展中,使中医学更具预见性、科学性。
对中医发展史的影响
中医发展史是对我国传统医学发展演变历史特点的整体概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又呈现出历史传承特色。现从历史气候学角度看不同阶段中医发展的特点。
1.寒冷期中医发展特点
蔡月超等[2]证实极端气候变化对免疫功能存在影响。我国历史上存在的四个寒冷期,是中医的形成、发展创新的外在客观因素,尤其是在“寒冷期”初期,往往使中医的学科或流派发展产生重大革新。
公元前10世纪左右,随着寒冷期的到来[1],气候恶化,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3],商周更替。《竹书纪年》记载在公元前903年和公元前897年,汉水均结冰。相关资料[4]表明,西周末期由于气候变冷等原因,导致历史进入春秋战国。从“医”的繁体字的两种写法——“毉”到“醫”的转变[5]可看出,医学起源与巫学、以酒为代表的汤液及时空节律性有紧密联系。奥斯特通过搜集资料考证出温度和巫术审判呈负相关:1 个标准温度的下降将导致0.20个巫术审判标准的增长[6]。因气候变化,巫术常失效,阴阳五行、易学术数等朴素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思想则逐渐完善成熟,为医学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周礼》中医师与巫祝职业分列两章,可见当时医学已独立形成,并以官方制度形式给予承认。正是这次寒冷期,医家将先秦时代的医疗实践经验进行理性升华成医学理论,并汇总成书流传。
东汉末期,国都洛阳在晚春时节还降霜降雪[1]。寒冷与干旱引起大面积饥荒,气候继续恶化,此时进入魏晋南北朝。邓云特的《中国救荒史记》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灾害总数高达621次。在公元3世纪下半叶,中国气候极端寒冷和干燥,尤其是281~290年的十年间,气温严重偏低,且多年持续干旱[1],甚至每年5月就霜降,主要水域普遍干枯,游牧民族不断迁移,频发战争,促使中华民族整体迁徙和文化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医学的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为应对寒冷气候,时人广食五石散之类燥烈药物,推崇玄学,肆食丹药,这种现象延续数百年,后孙思邈对此曾大力批驳[7]。正是在此背景下,张仲景将前代医家的治病经验总结并结合当时所处的寒冷环境特点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从“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可知当时气候的恶劣程度有多么严重。通过统计《伤寒论》现存的113方,热性药物的方剂占其大半,全书处处都体现温阳气、祛邪气、保胃气的思想。此时期医学还具有专科化趋势、多样化发展、养生医学兴盛、官方医署始创等特点。
11世纪时期气候又转向寒冷,我国进入第三次寒冷时期。到了12世纪初期,气候不升反降[1]。少数民族政权不断南移。宋朝引入推广适应性强、一年多熟、高产的“占城稻”种植。漆侠指出宋朝南方地区已广种木棉。同时通过发展科技水平、加大对外交流来应对环境恶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许叔微、庞安时、韩祇和、朱肱等医家潜心研究《伤寒论》。五运六气学术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发展,北宋政府每年颁布“运历”来告知当年的运气变化、疾病特点及治疗方案。医家也注重气候与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如陈无择在《三因司天方》中阐述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方药治则,颇有疗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书亦用药多温燥,此类思想流行两宋百年之久。金元时期更是学术争鸣,医学学派纷纷形成。寒凉派的刘完素已认识到气候变化影响人体阳气运行,进而影响疾病病性。他认为当时趋于寒冷,法象冬季,人体阳气内收与水谷精气聚结,感受的外邪内趋易化热形成热病,故其用药偏寒凉。攻邪派的张从正观察当时气候因素,效法天地人,以“天人相应”的观点来阐述发病和治疗,创“三邪”理论。补土派的李东垣正处于此时期最寒冷阶段,其患者多因饮食失节、劳役过度、外寒侵扰致病,故其善温补脾胃。朱丹溪处于此次寒冷期余波,其患者多因情志过极、纵欲过度、肆意酒肉致使相火妄动,故善治以滋阴降火[8]。
竺可桢[1]考据明末(1601—1644年)华中地区寒冷干燥,出现两次“八年大旱”及多种自然异相,到康熙时期气候才有好转。当时引进和推广了如番薯、玉米、辣椒等高产作物,大面积种植棉花,以应对寒冷气候。气候变冷引发各种自然灾害,并导致疫情的集中爆发和大流行。以山西为例,在明清两朝疫病大规模集中爆发于两个时间段:从万历六年至崇祯末年和顺康雍年间[9]。吴又可《温疫论》记载:“崇祯辛巳年,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当时医家注重运气学说对疾病的发生、诊疗的影响,也注重对《伤寒论》的研究,如主张错简重编、遵经守古、以方类证、按法类证等。清初三大医家喻昌、张璐、吴谦即以精通伤寒而闻名于世。当时南方经济富足,思想较北方活跃,寒冷气候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江南降水量增加,加上南方人口饮食偏嗜的内外因素,增加了温热、湿热等病邪的感受机率[10]。吴又可、叶天士等在此背景下形成有地域特色的温病学派,构成“北方多伤寒,南方宗温病”的格局。而西南地区亦受此次寒冷期余波影响,萌生了“火神派”。
2.温暖期中医发展特点
我国历史上在四个寒冷期的间隔阶段气候相对温暖,当时社会多呈现统一趋势,国力昌盛,对外交流频繁,政府对医学有着强有力的管控导向作用,医学更趋于整理归纳。温暖期是中医的探索总结、理论升华的外在客观因素之一。
在第一次寒冷期后,东周到两汉的气候相对温暖,此时期对前期的医学经验积累进行了汇总。《黄帝内经》是在我国更悠久的医学经验和文献基础上汇集而成的医学总集;《难经》丰富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内容;《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对东汉之前药物学经验和成就总结的药学专著。这些医学经典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隋唐及宋初的气候相对温暖,政府加大了对医学的导向作用。隋代把前期医疗实践中对病因学和证候学方面的探索进行总结,组织巢元方等编辑的《诸病源候论》,该书是一部系统论述临床各科疾病病因病机和症状体征的理论性著作;唐代政府对药物学进行了一次全面整理总结,汇编成的《新修本草》是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宋初始创校正医书局、和剂局、惠民局、熟药所等机构。大量编撰综合性方书也是该时期的医学特点。如唐代总结性医著的代表孙思邈的《千金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宋初的《太平圣惠方》等大型官修方书。此时期中外医药交流也很繁荣。
元明时期的温暖气候则再次使得社会平稳富足,医学也有了稳步发展的外在条件。《普济方》是我国古代集15世纪前方书大成的最大的一部方书。综合性医学巨著《古今医统大全》,以临床治疗为主的医学全书《证治准绳》,我国古代最伟大药学著作、集本草学之大成的《本草纲目》等书,都是在温暖气候奠定的社会环境基础上问世的。
康乾盛世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出现的盛世,也离不开温暖期的到来。政府开始对医学进行整理修撰,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中医学部分的收录,具有教材性质的医学全书《医宗金鉴》的编撰等。此时期最大的医学特点就是儒学对中医的影响日益加深,尊经复古思潮兴起,客观上推动了医学理论及实践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 语
近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促使了学科分化,天文、地理、气象等学科均取得了辉煌成果。竺可桢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重视研究气候变化在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从而创立历史气候学,并分析出我国存在四次大规模气候异常变化。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各种功能互相协调,人和环境之间也相互影响[11]。中医在看待生命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不仅应用了生理病理等医学知识,还涉及了心理、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等诸多学科知识,因此中医学是一门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综合性学科。古人很早就重视研究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对生物体,尤其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发生、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影响。上文通过论述历史气候学与中医学的关联性及不同气候时期的中医事业发展情况,反映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历史活动有着深刻影响,尤其是对中医发展进程有着导向作用。寒冷气候会促使人类迁徙、交流。寒冷使人类思想解放,对传统固有的中医思维模式形成冲击,推动了学术发展、理论创新,繁荣了医学事业。中医学开拓思想、创新理论、发展学术认识,取得医学上辉煌成果多在此背景下形成的。而温暖气候会为人类提供相对安逸、稳定的环境,使人类能够集中力量做研究,为中医学的归纳、总结提供基础环境。此时无论是医家个人,还是政府机构都能够汇集大量物力财力精力到医学领域建设方面。总之,寒冷气候使得中医发展趋于创新和变革,温暖气候使得中医发展趋于继承和总结。
美国地理学家埃尔斯沃斯·亨廷顿认为:“在解读历史的过程中,气候的波动必须考察进去。”[12]现在关于全球气候是趋于变暖还是变冷,在学术界存在争议,有的专家学者[13-14]预测人类第五次寒冷期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随着中医在全球范围被广泛接受,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拥有了完善的大规模的科研基础物资设施,并有着各行业的高端人才辅助。因此无论是硬件基础、医家创新能力,还是时代资源配置等方面都是此前时期无法比拟的。总之,中医重视“天人相应”,在气候的不断变化中,宏观上通过中医理论的不断传承与创新,微观上通过针药等干预手段对人体的调整,中医学一定能在人类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保护作用。中医药事业将进入更加辉煌的时期。因此探索气候变迁史,对历史气候学规律性进行研究,凭借现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手段,可预知气候的发展规律,并加以趋利避害的利用,引导社会生活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这又是一次促进中医大发展的机会。
附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