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名著阅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2020-01-10范茜
范 茜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江苏 常熟 215500)
引言
名著是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语文教师若想提升学生的作文品质,可以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名著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完善教学体系,提升初中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其写作兴趣,最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基于名著阅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名著是当今世界文学史的里程碑,沉淀着古今众多文学大家的智慧,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名著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在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提升其写作技巧,辅助学生的习作学习,最终有效提高其写作能力。在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在引领学生阅读写作范文并对范文进行讲解后,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参照范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全命题或半命题的写作,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无法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能令其写出真情实感、言辞优美的好文章,使写作教学的效率得不到提高。在当今知识全球化的情况下,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的习作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教师应当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与时俱进,引领学生通过名著阅读的方式,丰富自身的写作技巧和词句积累。为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时记读书笔记的方式,提升其学习自主性,鼓励其积极参与写作训练,使阅读思维与写作能力相结合,最终提升自身的写作质量。
二、基于名著阅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
(一)重视名著导读环节教学
单纯的名著阅读并不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增强其写作能力,学生需要通过长时间阅读才能积累足够的写作经验。但对大部分的初中生来说,由于名著所描绘的情境与当前社会有着巨大的差距,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名著的内涵,因此,长时间坚持阅读名著无疑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任务,这一情况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为确保初中生能够从名著中吸取作者的写作技巧,教师在基于名著阅读开展语文作文写作教学前,应当通过名著导读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名著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作者状态等情况,激起学生好奇心,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其进入名著所描写的世界,汲取写作知识。
以初中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的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为例,为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讲解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海底世界的视频,利用长相迥异于陆地生物的海底动植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想象,若他们乘坐潜艇到海底会做些什么,这类的问题,为学生设置悬念,带领学生领略19 世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与主人公阿龙纳斯教授一起踏上冒险的旅程,吸引学生不断阅读的兴趣。并通过这种方式开拓初中生的视野,拓展其思维,令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提升其写作能力。
(二)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名著
当前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若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参考学生性格喜好的方式,向其推荐符合学生口味的名著作品,保障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令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选择符合其喜好的名著进行阅读,充实自身的文学积累。例如为令学生更好地理解父母对其深厚的情感,教师可以向其介绍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必读名著《傅雷家书》;对喜欢探究自然科学的学生,教师可以向其推荐《昆虫记》;对于性格活泼的学生,教师可以向其推荐《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等,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名著阅读,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文写作素材,增强其阅读赏析能力,提升其写作能力。
(三)树立参照名著写作意识
部分初中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习惯将写作教学与名著教学区分开,削弱了名著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者的价值成效。对此,为提升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可以将名著阅读活动和写作讲解融合起来,保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话可说,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提升作品的质量。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本中的名著导读《西游记》的过程中,可以用《假如我是西游记中的……》为题,邀请学生依据自身的喜好进行半命题作文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意见,激发其写作热情。再比如鲁迅先生曾说过《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挝时弊”,尽管《儒林外史》并不是自传文章,但仍受到群众广泛认可的原因之一就是吴敬梓在描写过程中能够通过细节,表达出清代士林的腐败,向世人揭露了清朝统治下的恶劣风气。在《范进中举》一文中,作者在描写范进看到报贴喜极而癫时,用“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的描写表达出范进中举后的情态,文中仅用“拍”和“笑”两个字就生动地描绘出范进当时的动作,其中的“噫!好了!我中了!”更是描绘出范进一朝心愿达成后的喜悦心情。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细节方面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通过细节加深对作文主题形象的刻画。
(四)利用名著创新写作方式
在开展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教师可以将名著作为语文教学的载体,在学生通读名著后,教师应当对名著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体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便于发挥想象力对名著的内容进行改编创造,在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掌握丰富的写作方式,最终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进行名著阅读的过程中,从中选择较为精彩的片段,依据语文写作教学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仿写或续写,并通过对其作品片段进行讲解的方式,令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语文作文的写作方式。例如在进行《未选择的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令学生对两条路的景色进行合理想象,扩写出三五百字的小作文,通过这种片段式文章练笔的形式,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改写文章内容是最考验学生文字掌握能力的写作方式,为提升其改写能力,教师应当在初中生掌握一定写作方法后,利用名著阅读,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改写能力。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初中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导读名著《简·爱》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章节,将文章内容改写成小剧本的形式,并组织同学将小剧本编排成课本剧,加深学生对《简·爱》的理解的同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锻炼其改写能力,提升自身的写作素养。
(五)加深对名著的剖析理解
现阶段,部分初中生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仅仅对文章内容进行扫视,未能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剖析,令其难以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这种阅读方式,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在提升其写作能力方面没有丝毫帮助。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结合名著阅读展开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主动对文章内容加以解析,并通过鼓励其主动摘抄、背诵名著中的优美词句的方式,扩大初中生对好词佳句的积累,丰富自身的知识内涵,提升其文学素养。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傅雷家书》之前,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傅雷先生对孩子的哪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学生的父母对学生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都改进了吗”等这一类的问题,令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更加仔细地进行阅读。再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对看到的优美词句进行摘抄,通过优美词句的积累,将词句运用在平时的写作中,最终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
(六)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著
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师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课余学习时间的方式,满足自身的写作能力发展需求。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的方式,对其进行文学熏陶,引导学生主动在课余时间进行主动阅读,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增加知识的积累量,从而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西游记》的影视片段,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合作绘制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线图,并对取经路途上遇到的各个角色进行分析介绍,并通过在教室中张贴角色海报的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同时,教师还可以从文章中选出几个具有争议性的角色,引导学生在课下对其进行辩论分析,并在课堂上,对角色进行讲解,调动其阅读积极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按时阅读习惯的同时,提升习作能力,促进自身学业的发展。
(七)做好写作教学总结工作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作文点评与教学总结能够产生一样的效果,在进行作文讲解的过程中,仅仅是邀请1 至3 名学生对其文章进行朗读,教师用对这几篇文章进行点评的方式,代替作文教学的总结。这使得语文习作教学架构不够完善,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应用名著阅读的方式提升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应当从写作态度、写作手法、写作主体、写作内容等角度,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在提升学生整体写作能力的同时,避免引用的名著内容与文章主题不符、乱掉书袋等情况的发生。同时,教师在将名著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的同时,应当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读与写相结合的学习习惯,激发其写作热情,最终提升初中生的核心文学素养。
三、结论
面对当前部分初中教师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利用名著阅读的方式,提升其写作能力,影响了初中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的问题,新课改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应当打造符合初中学生特点的语文习作教学体系,从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