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本土化案例开发及应用
2020-01-10徐双溪
徐双溪
(闽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发展,高校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重视企业案例在课堂案例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种应用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然而,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书籍、教材案例中大多为国外企业案例,即使是对国内企业案例研究,也侧重研究国内外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相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型本土企业则缺乏足够重视与深入研究。因此造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指导性、针对性不够强,不能满足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教学需求。因此,本土化企业案例的开发及教学有效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1 本土化案例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开始重视且逐步引入国外经济管理各类书籍,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案例书籍和案例教学法。然而,由于这些企业案例所呈现的具有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在使用这些案例教学时发现,这些案例教学的适用性越来越有限,难以发挥案例教学所应有的的理论启发与经验借鉴价值。
对人力资源管理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实用型、实践型经济管理类人才而言,对大学生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应该讲授本土企业。对于授课教师与大学生,这些本土化企业案例教学,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分析,不是国外的案例,而是内含丰富的本土生活情境、易产生管理认识和认同感受的本土案例素材。
当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案例本土化开发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已经不仅仅只是工商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水平提升问题,开发本土案例资源是提升中国案例教学水平的关键[1]。在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这个问题既是我国高校各专业教学与科研战略性提升的性质和任务,也是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众多成功的企业经验管理的理论总结及其对高校案例教学开发的中国式贡献。
我国有许多知名企业如华为、中兴、格力、海尔、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还有数量庞大的中小型初创企业不断涌现。这些企业在借鉴融合西方企业管理经验的同时,也逐渐探索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方式。这些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与经验是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案例开发活动的重要条件。我国企业管理本土化案例开发活动,既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及相关工商类专业提升案例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总结和传播我国优秀企业管理模式与经验。因此,本土化案例开发编写而成的案例教学能够将这些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与经验带入高校课堂教学中,提升大学生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制度的有效理解与掌握,从而推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等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与企业的双向互动与交流合作。
2 我国本土化案例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案例开发与教学是工商管理类学科的特色和专业亮点。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案例开发与教学创新而言,要求对本土化企业案例开展调研、分析与案例编写,展现我国企业创新管理实践与经验的经典案例。只有这样,本土化企业案例才能在大学教学中展现出教育价值与生命力。同时,需要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及其他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本土化案例开发问题进行分析,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深刻认识到本土化案例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2.1 本土化案例开发的认识观念问题
我国高校案例本土化教学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对西方案例教学法的“仿制化”到“本土化”成长阶段。这些高校先后成立了案例研究中心,通过收集企业信息、整理文献资料,出版案例著作、教材,并进行案例库建设,其中也不乏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的书籍,但是案例内容和案例分析过于简单,缺乏具有丰富的、企业信息内容。工商管理类案例本土化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在价值观方面,没有真正理解本土化案例开发的地位与内涵。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把教学、实践、研究结合在一起。在观念上,重视本土化案例的价值地位。目前我国一些高校没有认识到案例本土化开发对案例教学改革发展的价值,因此不可能理解案例本土化开发的内涵和内容,也不能系统地对本土企业进行调研与案例分析编写。
(2)在认识层面,没有理解“本土化”思维与“开发”思维的真正内涵。许多案例内容来自于企业互联网平台中基本的企业公开信息,而非本土化要求对当地企业进行深入地调研而获取第一手素材。这类案例难以实现本土化案例所要求的对内容进行开发,而只是对有限的案例信息进行简单地分析与总结。如果不能深入理解本土化案例开发的地位、作用和内涵,其结果是难以开发出高质量的、有价值的本土化案例。
2.2 本土化案例开发的人才队伍问题
进行企业案例本土化开发的重要条件是专业人才问题。只有那些兼备案例教学理论和企业实践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具有开发本土化案例的能力,这是成功开发的人才保障。
我国许多高校商学院或管理学院教师的优势在于多数具备研究生学历,掌握扎实的管理学科知识,但是缺乏真实的企业职场实践,对企业管理岗位实际工作内容和方式往往缺乏亲身经历和体验。因此,许多从事本土化案例开发的教师队伍由于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从而无法开发出具有本土管理观念、管理思维与实践经验的本土化教学案例。因此,本土化案例开发人才队伍素质不够、实践经验缺乏以及较少的培训学习都是存在的问题。只有培养具备管理理论与企业的复合型案例开发人才队伍,才能解决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本土化案例开发人才瓶颈。
2.3 开发的相关制度和运作机制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对本土化教学案例开发的运作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对教学研究的价值和地位重视不够,政府和高校在研究项目的设置数量和资助资金不足,高校对研究论文在职称评定认可及成果奖励力度不够。需要相关部门和高校在认识观念、制度运作等方面进行完善。
在开发活动的实施模式方面,目前众多高校教学案例开发主体主要还是依赖于高校教师。不利于实施数量较多的本土化案例开发活动。因此,工商管理学科本土化案例开发,可以通过大量建设高校教学案例开发中心开展活动。而这更需要实施地校企三方合作机制,通过政府、高校与企业的整合力量才能更有效地开展,这种多方合作的更有组织、更高效的机制,才能更好地解决目前所面临的许多运作机制问题。
3 本土化案例开发的保障条件
(1)转变认识观念,在价值层面,提升本土化案例开发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案例教育中的价值认识,深化对教学案例本土化和调研开发的理论认识。
(2)需要系统地掌握企业案例采编、案例库建设的知识,研读工商管理类案例书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案例论文。
(3)争取相关政府项目资金、高校教学科研基金支持,用于相关案例书籍购买、企业调研活动等经费。
(4)争取地方政府、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支持。尽可能采集到内容丰富、真实可靠的企业管理信息。对本土企业调研活动实现多方资源整合支持,才能实现有针对性的本土企业教学案例的编写活动。
(5)建立地校企的三方合作机制,培养案例开发队伍以及合作模式。需要加强地校企三方合作机制,通过合作项目、相互派遣人才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三方合作平台和合作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一批既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理论,又有企业管理运营经验的教师队伍,这是开发本土化教学案例的重要人才保障机制。
因此,推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本土化案例开发活动,高校需在本土化案例开发的价值观念、人才队伍、案例开发知识以及地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落实,提升本土化案例开发能力。
4 实施本土化案例开发的对策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正处于不断深化过程中,强调校企合作、注重产学研相结合。而解决教学案例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实状况,推动本土化案例开发质量,提高工商管理类学科本土化案例开发水平。
(1)本土化案例开发的的前期工作安排。在本土化案例建设中由相关主管部门出面, 成立政、企、研相结合的研究小组,有计划、有目的地实现本土化案例建设的既定目标,三方做到优势互补,发挥系统功能。
(2)制定周密详尽的调研计划。本土化企业调研是案例开发的重要内容,需要有组织的、有分工的周密计划、组织与执行,也需要对调研活动可能面临的困难提前预测与应对方案。只有通过详细、周密的调研计划和执行过程,才有可能高效率实现预期调研目的,从而为本土化案例开发后期的案例内容分析与编写活动提供坚实的信息保障。
(3)选择本土企业调研方式。调研活动中,需要在企业或者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下,高校案例编写组能够借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查、专业见习、专业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也可以通过编写组与企业直接对接方式进行合作,以招聘、培训、绩效、薪酬、以及员工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主题为调研方向。这种对企业的实地调研方式需要取得相关合作企业认可与配合,让大学生在进入企业实践经营管理中,真实地体验到本土化案例开发过程。
(4)对调研原始材料进行主题式编写和教学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案例本土化开发,关键方向还是在于围绕本土企业进行开发编写,强调教学案例的地方企业本土特色。教学案例建设重点要求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角度对本土企业情况进行分析,体现了专业理论与本土企业情况相结合。因此,本土化案例编写组分析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案建设情况和研究大量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论文文献,确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主题方向,可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招聘管理、人才培训、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以及员工关系管理等多个主题模块,对众多的本土企业案例素材进行合理分类编排,同时根据教师编写队伍学科背景和调研承担情况科学地安排案例编写任务,通过分组和小组合作方式保障本土化案例编写质量。在案例教学活动上,案例编写人员更要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课程的案例讲授,课堂上既注重案例分析,同时应进行课堂案例分析时注重“翻转式”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课堂主动参与,互动性教学。
因此,在本土化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讲授者既要注重分析教学案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同时更要根据案例中的中国管理情境,分析和分享案例中所具有的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