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背景下交叉学科发展的研究范式
——以色谱经济分析法为例

2020-01-10包莉丽谢志雄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色谱分析交叉学科跨学科

包莉丽 谢志雄

(1.武汉商学院 经济与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2.湖北工业大学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8)

0 引言

2015 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举措,201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而二者的融合离不开对专业教师创新创业的培训,专业课与创新创业课程的交叉学习离不开专业教师的专业教育,教师交叉学科理念的改变十分重要。本文在探讨创新创业与专业课背景下的交叉学科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式的同时,以色谱经济分析法的交叉研究与应用为例,总结和阐述交叉学科研究的借鉴理念和借鉴方式。

1 交叉学科研究综述

1.1 交叉学科的由来

国内最早提到交叉学科是1984年中国国务院的《关于科学工作的六条方针》—— “自然学科中有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1985年于北京首次召开交叉学科学术会议钱学森等人提出“迎接交叉科学的新时代”[1],1986年天津创办杂志《交叉学科》,1987年第一辑《交叉科学文库》出版。

与交叉学科同语的是跨学科,“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首次出现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德沃斯(R. S. Woodworth) 于1926 年在新成立的由几个学科组成的致力于多个学科综合研究的SSRC(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 上作为会议记录提出,1930年正式使用,1937年收入《牛津英语辞典》增补本和《新韦氏大词典》;50、60年代开始流行并被广泛使用,国际上开始出现多种交叉学科的研究机构、中心以及学术团体;197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大学的跨学科问题”在法国召开并于会后出版《跨学科-大学中的教育和研究问题》文集,1976年英国创办了国际性杂志《交叉学科评论》;1980年成立跨学科学协会并多次组织国际性讨论会标志着跨学科研究体制国际化;1990年美国跨学科学家克莱因出版《跨学科—历史、理论和实践》专著;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做报告《促进跨学科研究》标志着跨学科学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1.2 交叉学科的定义及交叉学科研究的内涵

了解交叉学科的词源仅能达到感性认识,只有通过比较类似或相关名词“跨学科”、“多学科”、“超学科”、“跨学科学”“交叉科学”才能知晓内涵。

对于以上概念学术界目前并没有形成完全绝对的统一认识。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解释。埃里克•詹奇[2]认为学科与学科之间具有跨学科、多学科、群学科、横学科、超学科等多种形式的表现。

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属于跨学科研究的3个不同层次。超学科作用最强,跨学科次之,多学科最弱。皮亚杰[3]对交叉学科的定义是来自于发生学。他认为学科间的相互作用有3个层次:首先,第一层次是多学科,它产生于解决问题时不改变和丰富所借鉴学科及知识,从其他学科或知识领域中获取信息,期间不涉及任何学科间实际相互作用;第二层是跨学科,此时,学科间的合作相互作用并达到双赢;第三层是超学科,它不仅仅局限于相互作用和补充,并且还将这些置于一个另一个新的学科界系统中。

1985 年之前,“interdisciplinary”一直翻译为跨学科。1985 年我国举办了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使得这两个概念广泛使用。钱学森认为:“所谓交叉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地带生长出来的一系列新生的学科。” 乌家培认为“交叉学科是与单一科学相对应的综合性科学, 两门以上的科学相互结合、彼此渗透的交叉, 不仅分别存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自的内部, 而且还大量发生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国内对交叉学科的定义并不一致,相关研究很多存在于表面。本文认为交叉学科研究是指利用交叉学科的理念和研究规律探索由两门及两门以上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借鉴而形成的新学科的学术活动,并凝练出研究过程、研究模式、应用方式的普遍规律。

2 高校创新创业背景下交叉学科研究存在的问题

高校交叉学科研究有利于培育新学科、开发新的学术增长点、提升高校整体水平;在融合不同学科范式的同时,交叉学科的研究也能够推动曾经被专业学科忽视的所谓冷门领域的研究,有利于打破专业隔离和屏障,解决许多实践中的新问题;也能更好地创新研究模式。但是,就目前情况看,高校交叉学科要跨越原有理念,突破原有水平仍然面临困难。

(1)理念缺陷。中国高校按照专业培养人才的传统指导思想渐渐与需要综合素质人才的时代需要脱节,无法使不同领域互动;单科性大学为主的指导思想使得文理分家十分普遍,各学科学者在各自的学科内的封闭研究和循环运动,其研究视野和创新的平台与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学科内专业知识通道狭窄和人员的“近亲繁殖”思想根深蒂固,这种学术垄断和人为的学术堡垒使得学科间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它山之石的理念和世界万物与社会万象同质规律的趋同性探索理念还很欠缺,需要加以倡导和培育。

(2)形式缺陷。研究人员对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一系列置换问题缺乏科学有效的研究模式和方法;高校交叉学科的建立国内也有不少,但大多模仿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发展方向跟风,真正有价值的中国独有的研究项目十分少见,没有创新;很多综合性大学盲目进行专业扩充、学校合并、规模扩充、有的甚至放弃本色,没有吃透交叉学科办学理念的实质和内涵。

(3)制度缺陷。尽管有些高校在鼓励交叉学科的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但是交叉学科研究的制度机制还没有形成常态化。现行同行评议制度、申报课题与管理模式、研究机构编制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拓展。

由此可见,交叉学科研究的现状导致绝大多数专业学者不得不固守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不愿意承担突破本专业以外的领域进行交叉研究的种种风险,与此同时,交叉学科的研究理念、研究模式、研究路径等一系列问题也很少有人去探索。

3 交叉科学研究借鉴模式

交叉学科的研究重点需要解决交叉学科的研究理念和研究视野,探讨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的借鉴模式。

首先,交叉学科研究的借鉴组织模式,交叉学科互相借鉴组织模式的表现形式较多。既有交叉学科学院又有交叉学科研究所,既有学科群又有比较松散的交叉学科研究组,既有相对独立且稳定的交叉学科实验中心又有以实践应用和开发为主的交叉学科的学科园,还有学科交叉研究学会等。这些组织模式为交叉学科研究的借鉴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载体。

其次,交叉学科研究的借鉴思维模式,有什么样的借鉴思维模式或理念导向,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研究取向,交叉学科研究是借鉴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拓展研究领域和视野的思路和方式。按学科间的交叉方式分类,交叉学科研究的借鉴思维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一个学科借鉴另外一个学科;学科之间相互借鉴;一个学科借鉴多个学科;多个学科之间混合借鉴等形式。假设有A、B两类学科,通过排列组合我们将其具体借鉴模式作分类:

(1)A学科借鉴B学科。例如,经济学借鉴统计学诞生了伟大的计量经济学。借鉴化学此处,我们借鉴诉讼法中诉讼主体和被诉主体的称呼,简称有缺陷和问题的A学科为诉求学科,B学科为被诉学科。A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问题需要主诉B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再比如我们要解决经济学中消费者如何客观分类问题,除了站在统计学的视觉进行问卷调查以外,我们还可以借鉴类似的方法——化学中色谱分析法。这属于经济学借鉴化学,暂且称之为“色谱经济分析”。

(2)B学科借鉴A学科 。例如,统计学借鉴经济学创建了经济统计学。同理,统计学为诉求学科,经济学为被诉学科。再如,化学中色谱分析法中涉及到的色谱柱材料成本问题就要诉诸于经济学成本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该问题。假定称为“经济学化学分析”。

(3)A借鉴B,同时B也借鉴B。例如科斯首创的制度经济学关于产权制度和交易成本的论述使得科斯在两类学科里面创建了两个门类。经济学和法律互相借鉴,相互交融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此时,经济学即是诉求学科,又是被诉学科。

当然,这是最简单的借鉴模式,此处的A和B又可以代表多个学科,先总结最简单的,然后复杂的可以参照简单的实施。下面我们对第一类A借鉴B这种方式进行例证分析,通过分析归纳出交叉学科的整体研究思路和发展脉络。

4 交叉学科研究借鉴基本路径及研究范式

为此,以经济学借鉴化学色谱分析法为例,对这一交叉学科研究借鉴思维模式的基本路径和研究范式进行讨论。

化学和经济学是两个相距甚远的学科门类,将化学的色谱分析法引入到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之中,包莉丽[4]等在《色谱经济分析法之速率理论:以股票分类为例》及后续的一系列研究中已经做了一定探索。该系列研究是以复杂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创建一个新的经济学方法论为研究目标,通过探索和评估色谱经济分析法作为一种创新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可行性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对色谱分析法概念、过程、原理和对象的置换研究;探索色谱经济分析法的分离机制和检验机制;最后通过对某些复杂经济现象进行分类模拟,来检验和修正色谱经济分析法理论与应用原理,最终形成一套科学的色谱经济分析法理论体系。

该系列研究属于典型的将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引入到另外一个相距甚远的学科之中的交叉学科研究借鉴模式。其中,经济学属于诉求学科,化学属于被诉学科。

复杂经济现象作为诉求学科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学术界对其特性认识是基本统一的,即:复杂性的复杂系统一般是有大量的不同的、相互作用的单元构成的网络;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复杂性是系统的某种动态行为;复杂蕴涵着复杂多样和层次结构;复杂性是系统、组织的内在属性而不是个体、单元固有的属性。它来自复杂系统内各个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自组织和适应能力。在经济活动中, 一方面经济活动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经济现象常常表现出随机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 经济问题处理的是人的问题,进一步是人的集合不是单个的人的问题。因此, 经济的真实过程和现象往往是非线性、不可逆演化、远离均衡等,这些特性都充分符合这些复杂性的特性。

根据复杂经济现象的特性,目前针对其研究所使用的有效且标准化的方法或平台较为缺乏。目前研究方法多数都以“还原论”为理论依托,从单一的因果角度对复杂的现象做还原论和确定论的思考, 假定经济本质上是一个以线性关系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现象是一个满足线性叠加的世界, 那里没有间断、混沌, 更没有突变和分叉(金祥荣,2003)。这些方法用最优化、均衡、理性、稳定等概念来解释、分析、预测经济领域的各种现象。其相应的经济模型是线性(或对数线性)方程加上随机项。很明显,这种理论、方法是一定条件下经济系统的良好近似,但是不能把复杂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研究(苗东升,2000),亟需一种适合对复杂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作为被诉学科,化学中的色谱分析法恰好能够很好地满足作为诉求学科经济学的需要。色谱分析法是分析化学领域中分离与分析复杂物质的强有力工具。它是根据客体系统响应探求客体系统内部的一种方法,与传统分类方法相比,它具有更加科学,应用领域更广泛、实用性更强,分类更有效率等许多应用优势。主观性评价是现有分析复杂经济现象许多方法的主要特征,通俗来说,很多分析方法是从被分析现象的外围主观认识对其本质进行分析,而色谱分析法是从自然界物体内部的信号检测来确定事物的科学依据和评价标准,这是我们所期望的真实标准。复杂经济现象多维表现导致对其分类和测度的分辨率低和信息遗漏是我们研究分析的一个瓶颈,色谱分析法由于可以使被分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多次的分配,从而大大提高分析的分辨率,并减少信息的遗漏。方法的单一性和应用范围的选择性是现有复杂经济现象分析方法的限制性缺陷,色谱分析法其色谱柱系统的分析功能既能够对组分的纵向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又能够对组分的扩散信号进行检测分析,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分析领域和应用范围。色谱分析法不仅可以以还原论为基础,从局部机制和微观结构中寻求对经济现象的说明,还可以以整体论为理论导向,强调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来决定现象的性质;此外,色谱分析法由于其独特的色谱柱系统,能够同时且迅速满足对组分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两个要求,这是现有分析方法所不能比拟的。该交叉学科的研究设计了以下研究路径。

首先,解决交叉学科研究的关键问题:一系列置换是否能够解决。交叉学科研究的置换通常都会所涉及到包括概念置换、过程置换、理论置换、对象置换等方面的研究。

(1)概念置换。将色谱分析法引入到经济学,首先要解决色谱分析法基本概念置换成为经济学概念问题。要根据每一个概念的含义、功能和作用进行设计。

(2)过程置换。色谱分析法有4个过程,即样本的采集、样本的制备、色谱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色谱经济分析法的主要过程可以细分为色谱经济样本预处理系统、色谱经济柱系统、色谱经济信号检测系统、色谱经济分析系统等四个过程。

(3)理论置换。色谱分析法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平衡理论、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和分离度理论。这四大理论跨越了色谱分析的全过程,是建立分离机制与检测机制的基础。以此为依据有相应的有经济平衡理论、经济塔板理论、经济速率理论和经济分离度理论。

(4)对象置换。化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现象及表现,而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现象和社会关系。由于这一交叉学科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能够有所突破,因此其置换研究主要将体现在各自研究对象的指标表现和分析方法上。

其次,是交叉学科研究的同质问题和理论与方法交叉后的排异问题。诉求学科经济学与被诉学科化学两者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看似不同,实际上具有十分的相似度或吻合度。色谱分析法研究的是复杂混合物,并找出微量元素。经济学研究的是复杂经济现象的分类,找出这种现象背后的构成要素;研究方法上,定性和定量分析是这两个学科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从研究目的看,色谱分析法为了研究复杂物质混合物中各个物质的成分、含量及功能,对各物质精确的构成及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经济学研究复杂经济现象的目的是从宏观微观不同的角度深刻剖析经济现象内部之间的组成、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这两个学科的交叉研究,特别是借鉴的同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至于交差学科的排异问题,更主要的是集中在理论的凝练和方法应用上的技术问题。

最后,是交叉学科借鉴模拟与理论凝练。该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建立一套经济学方法论体系,因此,在完成上述相关研究后,主要是在一定假定的条件下,用略为简单的复杂经济现象进行置换模拟,经过几个不同的色谱经济对象的置换模拟,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凝练出化学的色谱分析法的理论与方法在经济学框架下的方法论理论和应用细则。

这一交叉学科借鉴的研究模式,从理论研究的视角看,该系列研究试图为经济学研究领域增添一种新的分类分析方法,并力求通过交叉学科的置换机理的研究,探索一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的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从实际应用的视角和色谱分析法在自然科学领域实践应用的效果来看,该研究,不仅在多元统计分析拓展、宏微观经济分析会得到很好的应用,而且具体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都有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应用价值值得期待。

5 结论

在高校创新创业的背景下,交叉学科研究借鉴思维模式的基本路径和研究范式可以表述为以下5个步骤。

(1)厘清交叉学科中需求学科的现有理论和现有方法的现状和存在的瓶颈。所谓需求学科是指在相关专业理论(保险学、经济学、营销学)中,专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很难突破,无法解决本专业的问题,需要一种创新的思维和模式。例如,零售专业学生,理论也许十分成熟,但是让学生仅仅依赖本专业就可以创新创业很困难。零售的创新不仅仅需要深厚的销售理论,而且还需要学习创新创业理论。

(2)寻找供给学科的理论以及研究方法。 所谓供给学科是指该学科(创新创业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其研究对象尽管与需求学科(专业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完全相同,但是供给学科(创新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可以解决甚至可以弥补现在需求学科(专业学科)的缺陷。例如,从创新和创业的视角来研究专业学科,在专业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时刻将创新创业学融入专业教育中。

(3)全面学习和了解供给学科(创新创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所有的学科的范畴是很广泛的,而需求学科(专业学科)对供给学科的需求往往只是其中的某一个特殊的点和角度。这一特殊的角度有可能在专业许可中式相对独立的,也有可能是其中的某一环节。因此,要强调的是需求学科在研究供给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时,对供给学科要从供应给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交叉学科研究夯实地基。

(4)对比分析交叉学科研究的排异性问题。例如,医生在给病人置换器官的时候,会通过一段时间观察是否存在排异性,交叉学科也不例外。交叉学科之间(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应用于各自研究对象时,通过对比分析交叉学科的理论背景、应用前提和目的、应用对象的特性和方法功能、应用技术等引入到需求学科后是否产生一系列排斥,这些排异问题如何解决。以色谱经济分析法为例,其置换技术包括诸如学科领域的置换、概念的置换、理论的置换、方法的置换、研究对象的置换、研究的手段置换等等。

(5)交叉学科研究借鉴的模拟研究。表面上看,交叉学科研究虽然存在问题很多,并且其研究路径也很复杂多变,但是只要用于对学习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增强高校教师坚定的创新理念及创新欲望,实际上交叉学科的研究也会存在不变的规律。

总之,创新创业用于专业课的教学的路径在于:思考专业课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创新理论中对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法——全面了解和深化学习二门学科相似问题的各种背景方法尽心比较分析研究——考虑其中是否存在排异性——提炼借鉴方案。

猜你喜欢

色谱分析交叉学科跨学科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四新”建设的知识逻辑与实践路径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抗倒酯原药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