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面瘫患者足三里穴引起的面部肌肉抽动现象探析*
2020-01-10邵素菊
冯 罡,邵素菊
(1.鹤壁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 鹤壁458030; 2.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在临床中,足三里穴的选用频次很高,多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病及虚弱性疾病等。现代临床、实验研究大多从胃肠蠕动、内分泌、生化指标及脑功能成像等作用机制入手,单从循行感传方面研究的较少。笔者在给部分面瘫患者针刺此穴时,感传线并不明显,而患侧面部肌肉出现了抽动现象,同时疗效得到明显提升。笔者查阅古今文献,探索机制,原因大体分析如下。
1 中医学理论
1.1 经络理论
《灵枢·经脉》载:“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在《灵枢·经脉》中最早提到了本经腧穴可以治疗“口喎”“喎”其意为“嘴不正”[1],“口喎”即相当于现代的“面瘫”。上述论述为针刺足三里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现象提供了经络基础。
1.2 经筋理论
《灵枢·经筋》中述,足阳明经筋“结于外辅骨,合少阳”“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其病足中指支……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僻”即“不正”[2],“口僻”即相当于西医学的“面瘫”。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生多因过度劳累,正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侵犯面部少阳、阳明经筋致经筋功能失调而发病[3]。足阳明经筋“上结于膝外廉”“结于膝”“结于外辅骨”等论述充分说明了膝关节是足阳明经筋的重要枢纽。足三里穴处于此枢纽之附近,针刺此穴使中焦气血充盈,上充于面部经筋,瘫痪之经筋得到濡养,与邪相争,故而出现肌肉抽动,进而解决面瘫患者的目、鼻、口周经筋失调问题。上述论述为针刺足三里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现象提供了经筋基础。
1.3 穴位主治
足三里穴首见于《黄帝内经》之中,书中共有20余处提及此穴,常以“三里”称之,详细论述了本穴的归经、定位及治疗作用,突出体现了穴位-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相关性。《灵枢·五邪》曰:“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针灸甲乙经》中载:“肠中寒,胀满善噫,闻食臭,胃气不足,肠鸣腹痛泄,食不化,心下胀,三里主之。”从早期的古代文献中可以得知,足三里穴主治以胃肠病和脾胃相关的肌肉痛为主。之后,古代医家发现了更多的治疗作用,如《玉龙赋》云:“心悸虚烦刺三里。”《席弘赋》云:“脚痛膝肿针三里。”《玉龙歌》:“三里泻来肝血益,双瞳朗朗净无瑕”“忽然气喘攻胸胁,三里泻之须用心。”《通玄指要赋》记载:“三里却五劳之羸瘦。”《行针指要歌》曰:“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足三里的治疗范围从单一的胃肠病扩展至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眼科疾病。直至《备急千金要方·杂病》记载:“三里主腹中寒胀满,肠鸣腹痛……口僻乳肿。”《针灸大成》也引用了足三里治疗“口僻”的内容,提示足三里穴治疗面瘫具有特异性,但未详细描述足三里治疗面瘫的循经感传情况。
1.4 中土五行理论
中土五行,是以土为中央而木、火、金、水分布在四周的五行模式。土居中央,调节、控制其他四种元素,即有“土生万物”之义。从五行联系到中医学之五脏,《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载:“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说明脾脏具有调节肝、心、肺、肾四脏之作用[4]。清代名医彭子益云:“凡偏左偏右,皆中虚极也”又言:“无论何病,中气尚存,人即不病,中气渐复,病即能愈。”[5]脾胃五行属土,相为表里,同居中焦,共同生成中气。中气不足则面部经络空虚,外邪乘虚而入侵面部,导致病侧经筋无力,发生面瘫。故在面瘫的治疗中,阳明经气的盛衰直接影响面瘫疗效及预后,与“治痿独取阳明”之理论相吻合。足三里系胃之合穴、下合穴,具有健脾和胃、益气温中之功,针之能够提升中焦之气,濡养阳明经筋,祛除外犯之邪。近、现代医家针灸治疗面瘫,多主张在局部取穴的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3]。中土的调控能力增强,在纠正左右失衡之面部肌肉时,引起面部肌肉抽动现象。
1.5 根结标本理论
《灵枢·根结》载:“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灵枢·卫气》曰:“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根”“本”在下,为经气所出之处;“结”“标”在上,系经气所归之处。《灵枢·卫气》载:“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根结突出表现经脉循行的两极关系,标本重在说明经气的集中、扩散关系,两者结合既强调了经络路线,又不为固有路线所局限,从而说明了经气循行存在多样性和气血贯彻上下内外的普遍性,表明人体末梢与脏腑、头身存在两向关系。此为临床采用远端穴位治疗脏腑、头面五官疾病提供了理论支持。所以,针刺处于下肢的足三里穴,直接产生了头面“结”“标”部位的肌肉抽动现象[3,6]。
1.6 气街理论
《灵枢·卫气》记载:“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可知,气街是分布在头、胸、腹、胫部的除经络之外的经气运行通路,它横向贯穿于脏腑经络,上下分成四部,使经气能够弥散在人体的上下、内外、前后,构成了经气汇合循行之快捷通道,在生理、病理、治疗上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理上,如滑伯仁在《难经本义》中述:“阴阳经络,气相互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其中所提及的“通应”即通过气街来实现脏腑与体表经气的沟通;病理上,如《灵枢·动输》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表明了当经络循行受阻时,经气可通过四个气街进行输送。治疗上,《灵枢·卫气》云:“所治者,谓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说明了气街具有治疗相关部位病变的优势,为分部主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如俞募配穴法、前后配穴法、近部取穴法等,即“气街所通,主治可及”之论。气街上虽没有特定的腧穴,但与其他经络相通,相关经络上的腧穴除了治疗本经病变,还可以治疗气街所通部位之病变。经络如环无端,每个气街也不是孤立存在,也应是相通相连的,足三里处于胫部气街,针刺此穴,可以带动腹部、胸部及头部气街经气的调整,故而产生面部肌肉抽动现象[3]。
1.7 四海理论
《灵枢·海论》载:“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又云:“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关于四海的分布也有具体的论述,如“胃者水谷之海也,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可以得知,水谷之海的足三里、十二经之海的上下巨虚及气海的人迎同属于足阳明胃经,可知三海是相通的;从气海之“柱骨之上下”联系到髓海之风府,可以得知气海与髓海是相通的,故人体经络和四海是相连的整体,四海之间也相互贯通。足三里穴通于水谷之海,针刺此穴可以调动水谷之海之经气,进一步调整其他三海之经气,气血旺盛则髓海充盈,使头面部经络得到濡养,继而出现肌肉抽动现象[3]。
2 现代研究
2.1 循经感传现象与容积传输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现代研究[7]认为:循经感传具有循经性、慢速性、趋病性及可阻断性。而容积传输(volume transmission,VT)具有速度慢、范围大、专一性低、涉及细胞、分子类型更广泛等特征,与针灸经络的循经感传现象有着许多相似之处[8]。针灸刺激穴位后,局部的神经末梢释放出生物活性物质(P物质等),这些物质以VT的方式在组织液中进行浓度扩散,在组织液的流动约束和运输下,作用于远端的感觉神经末梢,使信号传入大脑感觉中枢,进而形成循经感传现象[9]。当人体病灶形成后,周围发生炎性渗出,使组织液增多,其流动阻力降低,生物活性物质向着阻力低的病灶部位移动,从而使感传趋向病灶。组织液中传输的P物质和组织胺等分子使沿途的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液分泌增加,传输阻力进一步降低,使通向病灶的快速通道打开,病灶区的病理性物质得以迅速清除,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而循经感传的距离与释放的P物质、组织胺的量及经络通道传输能力等因素有相关性[10]。
2.2 点面感应现象较线性感传现象更为常见
黄龙祥研究员[11]推测古人最早描述的上下两个穴位间并没有具体的连接线,而“脉”可能是无解剖结构的虚线,两个部位之间存在的某种特定联系是传统经络学说的形成的基础,经络是对这种特定联系的直观解释[12];他还发现两个部位之间的感应现象较线性的感传现象更为常见[11]。如刺激一个部位,并不一定出现循经感传,但相应部位的疾病得到缓解或治愈,充分体现了经络具有感应的特点。又如采用眼针、腕踝针、皮内针及远道取穴等方法治病并不需要显性感传,仍然能获得良效。这种隐性感传现象在临床中经常见到,却无法用传统循经感传理论解释,所以将隐性感传理解成“感应”更为合理[13]。
2.3 感传现象与病位及病种存在相关性
有研究者[14]观察到产生感传的走向是由选用腧穴的位置和病变部位决定,而不受经络体系与所属范围所控制。如治疗躯干疾病时,使用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感传多走向躯干方向。由此可见,感传现象可以不受器官、组织及经络走向的局限,直接斜行投射至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目的。研究[15]证实,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出现感传的频率比常人要高,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表现为某种特殊形式或病理反应,故有学者把感传称为神经病理反应。针感能改变所传到的组织、器官的机能,凡针感传至病位的较不到达的疗效更佳。又有报道[16]发现,在面瘫治疗时,足三里穴出现的感传现象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而且出现感传的患者较不出现者疗效更佳。
2.4 感传现象存在多样性
研究发现,人体经络系统为纵行、横行及分层分布的立体网状结构,各种分布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气血存在动态性,腧穴也有动态性,热敏感传路线和传统循经感传路线也是动态变化的,与古典经脉路线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推测经络具有时间和路径(空间)的动态特性[17],经络感传现象也存在多样性。常规感传过程由针灸腧穴、循行线及病变部位反应三者共同构成,但也存在感传线不出现,而直接出现病变部位反应的“首尾分离”现象。在常规循经感传之外,也存在在“浮越外溢”反应,即感传线不明显,而在病变处肌肉跳动等现象[14]。
3 小 结
在针灸临床中,对“气至而有效”的循经感传关注较多,而对气至之后的治疗感应关注较少,而针刺面瘫患者足三里穴时产生的面部肌肉抽动现象即为治疗感应(“首尾分离”现象或“浮越外溢”反应)。这一现象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患者的身体状态、疾病种类、病变部位、穴位特异性及针刺手法等因素有相关性,体现了腧穴、经络的动态性及循经感传的趋病性、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