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探讨
2020-01-10孙威
孙 威
(确山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河南 确山463200)
近年来,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渐升高,作为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具有典型的病程短、死亡风险高特征。由于其传染性较强,一旦出现肝炎病鸭,多可于较短时间内造成大量雏鸭感染病毒,而病鸭的死亡则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因此,分析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分别提出运用鸭群检疫预防措施、疫苗接种预防措施、饲喂管理预防措施、环境管理措施、药物治疗措施等,提高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质量,以消除鸭病毒性肝炎带来的不良影响。
1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1.1 高发群体
鸭病毒性肝炎以雏鸭为高发群体,成鸭群较少发生。
1.2 发病率
雏鸭的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最高可达100%。这种疾病的高发病率特征决定着其传播速度较快,易引发较大经济损失。
1.3 高发期
鸭病毒性肝炎无明显季节性特征,但雏鸭孵化期间,发病率较高(与免疫力较低有关)。
1.4 传播途径
鸭病毒性肝炎可经呼吸道途径、消化道途径、接触感染途径等进行传播。
2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分析
2.1 鸭群检疫预防
鸭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在于:鸭群规模较大,一旦出现个别病鸭,肝炎病毒可经呼吸道、消化系统等传播途径迅速散播,导致大量雏鸭发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基于鸭病毒性肝炎在鸭群中的迅速散播特征,可借助鸭群检疫措施预防鸭病毒性肝炎的形成。即于外购雏鸭合入雏鸭群前,评估采购养鸭场的清洁消毒状况及雏鸭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养鸭场有病毒性肝炎病鸭,应避免雏鸭入场。此外,还需加强对雏鸭的日常检测,结合鸭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评估鸭群健康状况。而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养鸭场还应注意遵循全进全出原则,避免不同鸭群接触而增加病毒性肝炎发病风险。虽然成鸭不易发生病毒性肝炎,但当成鸭接触肝炎病毒后,将成为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为保障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效果,需避免大小混养,以保障雏鸭的生长发育安全。
2.2 疫苗接种预防
在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工作中,鸭群的疫苗接种工作需结合雏鸭来源、日龄等信息合理开展。如为外购雏鸭,需注意评估采购养鸭场中母鸭的疫苗接种状况,如母鸭已接种病毒性肝炎疫苗,可将购入雏鸭的疫苗接种时间确定为1周龄左右(母鸭提供的母源免疫抗体可于雏鸭体内存活一段时间)。如所采购养鸭场母鸭并未接种疫苗,需于雏鸭进场1 w内及时进行免疫接种。雏鸭的免疫接种方法为:按照0.5 ml/只剂量,给予雏鸭接种高免鸭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如受相关因素影响,无法接种上述疫苗,可考虑给予1 w龄雏鸭接种弱毒苗(疫苗剂量为2~3羽份/只)。
如采用独立孵育雏鸭养殖模式,需将种鸭、蛋鸭纳入免疫接种范畴。规范接种方法为:于开产前1 个月时,按照2羽份/只剂量给予种鸭或蛋鸭进行首次免疫接种,接种后2 w(即开产前2 w 时)进行二次免疫(二次免疫与首免剂量一致)。
2.3 饲喂管理预防
根据既往鸭病毒性肝炎管控经验,如鸭舍在饮水、饲料供给等方面存在问题,部分免疫力较差的雏鸭容易感染肝炎病毒,并形成病毒性肝炎。因此,在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工作中,宜将鸭群的饲喂管理作为重点预防管理途径,以改善饲喂管理质量。
基于鸭病毒性肝炎预防的鸭群饲喂管理措施包含:
2.3.1 饲料优化
向雏鸭饲料中加入适量维生素、微量元素,配比营养均衡的饲料,以均衡营养,提升雏鸭免疫力。
2.3.2 饮水管理
保障雏鸭饮水的清洁性。
2.4 环境管理预防
雏鸭的生长环境与其病毒性肝炎形成风险密切相关。为了保障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效果,可将鸭舍环境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内容,通过对环境管理措施的优化,保障雏鸭的健康、安全生长。
雏鸭鸭舍的环境管理要求为:定期针对鸭舍进行通风,评估雏鸭圈舍内雏鸭密集程度,如密集程度偏高,考虑进行分离饲养,以避免因鸭舍内拥挤问题造成病毒性肝炎感染、传播风险的变化。此外,定期采用消毒液对鸭舍内各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减少鸭舍中的肝炎病毒残留。
2.5 药物治疗
雏鸭病毒性肝炎发病后,需立即给予治疗:经肌肉注射途径,给予病鸭使用1.0~1.5 ml 高免卵黄抗体、0.5~1.0 ml 高免血清、0.5~1.0 ml 康复鸭血清,并经口服途径,给予病毒性肝炎病鸭使用适量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菌药物,以避免病鸭因肝炎病毒肝炎引发细菌肝炎,进而降低病毒性肝炎病鸭的死亡率。
3 小结
综上所述,加强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与治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了改善鸭病毒性肝炎带来的不良影响,可结合既往鸭群常见病管控经验,选择恰当的防治措施,降低雏鸭群的病毒性肝炎发生风险。此外,还应注意评估防治措施的应用效果,定期更新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以保障养鸭场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