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寅教授应用针刺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经验※

2020-01-10庞金榜高艳华

河北中医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脘健脾月经

庞金榜 高艳华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22)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POI)是指女性40岁之前出现至少4个月的月经稀发或闭经,并有2次或2次以上血清卵泡刺激素(FSH)>25 U/L(2次检查间隔4周以上)[1]。POI患者除月经稀发、闭经、不孕等症状外,也会因雌激素水平降低而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如潮热盗汗、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阴道干涩等[2]。POI患病率我国为1%~3.8%,国外为1%[3]。

王寅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40余年,对针刺治疗妇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王教授在脏腑经络理论指导下,根据妇科疾病特点,应用针刺治疗POI取得独特疗效,兹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虽无POI这一病名,但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归为月经过少、闭经、血枯等范畴[4]。妇女月经来潮与天癸关系密切,天癸由先天精气充盈化源而来,靠后天水谷精气滋养,并随肾气虚衰而逐渐枯竭。王教授认为,POI的基本病机为肾虚,且与脾胃、肝等脏腑功能失调及瘀血等病理产物密切相关。

1.1 肾虚为本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天癸之源,若肾精足,肾气充,则“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素问》)。《医学正传·妇人科》载“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气既乏,则经血日以干涸,渐而至于闭塞不通”。若肾精不足,则天癸渐至衰竭,冲任乏源,血海难充,则无血可下,甚至经停不至[5]。王教授认为,POI发生以肾虚为本,而单纯的肾阳虚或肾阴虚少见,而以肾阴阳俱虚多见,又以肾精不足为主,肾精不足,则天癸衰竭,冲任失养,故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不能摄精成孕。

1.2 脾虚为因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也是胞宫得以温煦、维持正常经孕产乳的物质基础。天癸虽来源于先天,但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充养。若脾胃损伤,气血生化乏源,则天癸无所养,经水渐断,最终影响卵巢功能。脾胃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源,血海充盈,太冲脉盛,经血有源,卵巢功能得以正常运行[6]。

1.3 肝郁为病机关键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互化,相互滋养化生。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有“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说法,《傅青主女科》曰“肝气郁而肾气不应”。故王教授认为肝郁为POI病机关键,肝气郁结,其藏血、疏泄功能失调,影响天癸、冲任功能。治疗上应疏肝行气,肝气得疏,则血海蓄溢有常,冲任调达,则卵巢功能渐复。

1.4 瘀血为重要病理因素 王教授认为,POI发病早期以肾虚为本,但多起病隐匿,病程迁延,日久必瘀,所谓“久病入络,痼病必瘀”,最终发展成肾虚血瘀之证[7]。

2 治疗特色

2.1 倡天、地、人三才取穴 三才指天、地、人,语出《周易·系辞》“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三才配穴法最早见于宋·琼瑶真人的《针灸神书》“针有孔穴,按天地人三才,涌泉与璇玑、百会”,书中效法天地,在腧穴命名、治则、针具选择、辨证选穴、针刺手法等方面均体现了三才思想[8]。王教授仿古纳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在针灸取穴上总结出“天—地—人”三才取穴法,在调治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中每获良效。治疗POI针法亦遵循此配穴原则进行取穴,“天”取头皮针生殖区,“人”即上腹部中脘、梁门、天枢等穴,“地”乃下腹及四肢的子宫、关元、气海、内关、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穴。此选穴组方可使阴阳平衡,脏腑同调[9]。

2.2 重视调理中焦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居于人体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因此脾胃功能正常成为治病防病的关键。王教授认为,现代人们脾胃损伤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情志所伤,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思虑过度等因素导致气结于胸,影响脾胃运化,造成脾胃损伤;二是饮食失调,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生活丰富,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发物,加之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导致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司;三是药物损伤,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滥用,容易造成胃黏膜损伤,中药苦寒之品损伤脾胃;四是不适寒温,夏季人们喜欢吹空调、食冷饮等,导致当汗不汗,湿气聚集,困伤脾胃,故常见腹胀、痞满、肢体乏力等脾虚表现。因此,王教授应用针灸治疗POI时,注重调理脾胃,顾护后天之本,常取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同时嘱患者调畅情志,拒绝药物滥用,注意生活起居,尤其注意饮食均衡营养,选用清淡易消化食物,注意忌口,禁食辛甘厚腻,免伤脾胃。

2.3 治病先调神 人的精神意志在疾病治疗中至关重要,精神安定、心情舒畅是取得良效的必要条件。《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本神》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王教授强调“治神”的重要性,提出治神包括治医者之神和治患者之神。治医者之神是指医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只拘泥于手部形式,强调医者的手法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医者治疗时应全神贯注,运用手法调气、候气,进而达到调神目的。治患者之神是指患者应以气应针,气随针行。王教授常提进针手法四到:眼到、手到、针到、气到,柔中带刚,刚柔相济,患者疼痛少,手法娴熟,即使芒针亦能单手徐徐进针。POI的发病与基因缺陷、免疫紊乱、感染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10],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POI患者受到社会、工作及家庭压力等影响,易导致情志不遂,心脾气结,暗耗精血,冲任虚损,可见社会心理因素影响越来越重要。治疗POI时常取百会、四神聪、神门穴,有较强的镇静安神、健脑益智作用。百会为督脉穴,居巅顶,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为各经脉会聚之处,具有益气升阳之功;四神聪为经外奇穴,有宁心安神、开窍醒神之功;神门为手少阴心经腧穴,是针刺调神的常用穴位。

2.4 擅用芒针刺法 芒针源于古代九针之“长针”,芒针针体较长,形似麦芒,因而得名,其优点有:使针感更易于传导,气至病所,提高疗效;其透刺如《玉龙歌》所讲“一针两穴世间稀”,芒针透刺可贯通多个穴位,联系多条经脉,一针多功;取穴少而精,减轻患者痛苦[11]。王教授治疗POI常取中脘、子宫穴芒针针刺。中脘鸡足刺法向水分、太乙方向深刺透刺,可调整消化系统生理功能,协调脏腑及各组织器官之间的作用[12],兼顾先天、后天,也起到联通中焦、下焦的作用。子宫向耻骨联合方向透刺,一针贯穿脾、胃、肾、任脉、冲脉5条经脉,扩大了刺激范围,亦为先天、后天同调之法,加强健脾补肾之功。

2.5 应用周期疗法顺应人体气血变化 中医学认为,月经是由肾—天癸—冲任—胞宫相互调节产生,是在脏腑协调作用下,胞宫定期藏泻的结果。根据月经周期中人体阴阳消长变化,每个月经周期可分为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和月经期4个阶段[13]。王教授根据月经周期人体气血阴阳变化特点,辨证取穴治疗POI。

2.5.1 经后期 经后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卵泡期,在雌激素影响下,子宫内膜被修复,间质、血管、腺体增生,内膜增厚。中医学认为,水曰润下,水性最寒,此期特点为阴中之阴,属阴长期,此期体温偏低,又具封藏之性,故五行属水[14],肾主藏阴精,需达到重阴状态,为经间期阴阳转化打下基础[15]。治疗以滋阴养血为主。王教授认为,肾之阴血的养长依赖于人体充足的气血,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在治疗上健脾养胃,以后天养先天。另外,阴阳互根互用,要养阴必“阳中求阴”。此期治疗以健脾养胃、滋阴养血为主,兼顾补阳。选穴当以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为主,常用穴为关元、气海、太溪、肾俞、三阴交、血海、足三里等,针用补法。

2.5.2 经间期 经间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排卵期,卵泡发育成熟后,逐渐向卵巢表面移行并向外突出,卵泡接近卵巢表面时破裂,卵泡排出。中医学认为,木曰曲直,主生发,此期特点为阴中之阳,即阴阳转换,氤氲乐孕之时,生化排卵具有风木之性,五行属木[14],肝主疏泄。治宜疏肝理气活血,以促使阴阳转化。王教授认为,此期的阴阳转换尤为关键,既建立在经后期重阴基础上,又不可一味疏肝,还强调后天脾胃的重要性,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治疗以疏肝健脾为主,选穴以任脉、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取穴关元、三阴交、太冲、合谷、足三里,针用泻法。

2.5.3 经前期 经前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黄体期,卵巢受黄体生成激素的影响,分泌黄体素,维持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准备。若无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则会崩解,月经来潮。中医学认为,火曰炎上,火性炎热,此期特点为阳中之阳,属于阳长期,最具火性,基础体温在4期中最高,故五行属火[14],需达到重阳状态。治以温阳为主。王教授认为,阴阳互根互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治疗中要协调阴阳的消长关系。此期治疗穴位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为主,取穴肾俞、脾俞、肝俞、足三里、百会、关元,针用平补平泻法。

2.5.4 月经期 月经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月经期,血液中雌、孕激素迅速下降,子宫内膜血管痉挛收缩断裂,内膜缺血坏死脱落。中医学认为,金曰从革,主肃杀,此期特点为阳中之阴,内膜剥脱,阳气收敛,故五行属金[14]。血海由满而溢,经血下行,阳气随之疏泄。王教授认为,若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治疗得当,此期一般不做针刺治疗。

2.6 毫火针刺络拔罐放血 POI起病隐匿,病情迁延。王教授根据中医“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久病必瘀”理论,认为肾虚血瘀是POI形成的重要机制。其独创毫火针刺络拔罐放血法,于刺血处常规消毒后,将毫针(28~30号针灸针)一丛(5~7支)于酒精灯烧灼至红透,快速于刺血处攒刺并拔罐,令孔穴微出血。本法结合了毫针、三棱针、火罐的优势,并具有艾灸的温热效应,为贺普仁针灸三通法中温通法之延申。王教授认为本法比微通法略峻猛,又避免温通法之火热、强通法之急促,祛瘀之中又有温补功效[16],常用于中脘、期门、章门、子宫穴等,寓补于泻,寓泻于补,温经通络,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作用。

3 典型病例

刘某,女,33岁。2018-11-05初诊。主诉:月经紊乱1年,2个月未至。2018-08-10,因家庭琐事郁郁寡欢,后又节食减肥。2018-08-24末次月经,月经期3 d,血块较多,小腹坠胀明显,伴腰痠,后月经2个月未至。既往月经规律,行经3~5 d,月经周期28~30 d,月经量少色黯,有较多血块,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延期10~15 d,并伴月经停闭,外院诊断为POI,未系统治疗。刻诊:面色晦黯,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腰膝痠软,四肢冷,纳差,二便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性激素检查:FSH 69.1 U/L,黄体生成激素(LH)34.4 U/L,雌二醇(E2)58.56 pmol/L。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3 mm,左卵巢最大长径×与最大长径垂直测量所得宽径:15 mm×9 mm,右卵巢最大长径×与最大长径垂直测量所得宽径:14 mm×9 mm。宫颈囊肿。西医诊断:POI。中医诊断:闭经。证属脾肾两虚,肝郁气滞。治宜健脾补肾,疏肝活血。取穴:生殖区、中脘、章门、天枢、子宫、关元、气海、内关、神门、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以上双侧穴均取双侧。操作方法:头皮生殖区沿头皮向后平行正中线平刺,进针20~30 mm,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局部及头皮酸胀即可。中脘、子宫均予0.35 mm×100 mm芒针针刺,中脘针尖向下深刺,得气后行小幅度快速提插捻转加震颤手法,使针感向两胁肋部扩散;子宫穴向耻骨联合方向透刺至中极附近,深度可达肌肉层,行震颤手法,使患者局部有紧缩感,部分患者针感可传至会阴部。章门行毫火针刺络拔罐,留罐5 min,出血1~3 mL为佳。余穴均常规针刺,平补平泻。留针20 min,每周2次。针刺治疗10次。2018-12-17二诊,患者诉2018-12-08月经来潮,行经3 d,量少色黯,血块较多。停止针刺治疗1周。2018-12-17 B超示:子宫内膜厚度3 mm,左卵巢最大长径×与最大长径垂直测量所得宽径:20 mm×15 mm,3~4个卵泡,右卵巢最大长径×与最大长径垂直测量所得宽径:26 mm×14 mm。舌质淡黯,苔白,脉滑。患者卵巢体积基本正常,仍畏寒、乏力。继续上方针刺治疗,取穴及操作方法同前。针刺治疗12次。2019-02-11三诊,患者诉2019-01-26月经来潮,月经量可,色黯无血块。停止针刺治疗1周。2019-01-27性激素检查:FSH 5.9 U/L,LH 15.6 U/L,E2179.34 pmol/L。患者卵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依上针刺治疗4次。2019-02-11、2019-02-14,针刺治疗2次,依初诊取穴,内关、太冲用捻转泻法,余穴手法同初诊。2019-02-18、2019-02-21,针刺治疗2次,取穴及操作方法同初诊。2019-04-03四诊,实验室检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 268.61 U/L,E2629.52 pmol/L,孕酮23.00 ng/mL。患者已受孕,孕期腰痠明显。舌质淡黯,苔白,脉滑尺弱。嘱其静养安胎,2020-04-06电话随访,告知顺产1名女婴,母女健康,产后未哺乳,月经周期正常。

按:患者初诊时主诉和表现出的腰痠、月经量少色黯,加之家庭琐事导致肝郁气滞,节食减肥更伤脾胃,结合舌脉,辨证为脾肾两虚,肝郁气滞。治宜健脾补肾,疏肝活血。穴方按照王教授天、地、人三才取穴法,头皮针生殖区属天部腧穴,中脘、章门、天枢为人部腧穴,子宫、关元、气海、内关、神门、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属地部腧穴。《素问·脉要精微论》有“头为精明之府”的记载,王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将头针广泛应用于临床,生殖区是王教授治疗妇科疾患常用腧穴。中脘健脾化湿,和胃温中,天枢健脾和胃,理气导滞,中脘、天枢合用健脾和胃,培补后天。中脘、章门分别为胃、脾之募穴,募穴为脏腑之气输注和汇聚部位,两穴温补中焦,通调脏腑,疏理肝脾,祛瘀生新。中脘芒针深刺,使患者针感向下腹部走窜,协调中下焦。子宫为经外奇穴,是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效穴,具有调经固本、活血化瘀功效,王教授用芒针由子宫穴进针向耻骨联合方向透刺至中极穴附近,一针贯穿脾、胃、肾、冲脉、任脉5条经脉,既能补肾益精,滋补先天之气,又可培土健脾,滋补后天之气,扩大刺激范围,增强调经之效。关元为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为强壮要穴,元气生发地,培元固脱,治疗月经不调、带下病、痛经等妇科病症。气海补气温阳,调经固本。关元、气海二穴相配补肾固精,以资先天。内关理气宁心安神,宽中降逆止呕,神门宁心安神,内关、神门二穴调节情志,安神助眠。足三里补气健脾和胃,扶正固本。三阴交为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交会穴,具有调经止带、健脾和胃、调补肝脾肾作用,是治疗妇科病症要穴。太冲清肝明目,疏肝健脾,调理下焦。三阴交与气海、关元相配可补肾固精,三阴交与神门、内关相配又可养心安神,滋阴降火,针对虚火上炎导致的失眠疗效尤佳。诸穴相配,先天、后天同调,组穴配伍严谨,肝、脾、肾共治,虚实并调,在患者月经趋于规律时,不忘调整补泻手法以顺应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气血阴阳变化,因势利导,激发经气,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培扶自身周期的建立,故能取得良好疗效。

4 小 结

王教授认为,POI的基本病机为肾虚,且与脾胃、肝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并常有瘀血等病理产物。在脏腑经络理论指导下,经多年临床探索总结,王教授对POI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方法。①取穴:提出了天、地、人三才取穴法;②治疗:在补肾调经基础上重视中焦脾胃的调理,并善于调神;③针具:善用芒针,针罐并用;④针刺手法:毫火针刺络放血拔罐疗法补泻兼施,祛瘀生新。同时,还根据妇科疾病特点,应用周期疗法在取穴和手法上顺应妇科疾病周期变化,方法独特,取得较好疗效。

(指导老师:王 寅)

猜你喜欢

中脘健脾月经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被忽视的月经贫困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