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假象及其应对策略分析

2020-01-10

课外语文 2020年28期
关键词:假象语文课堂交流

张 平

(江苏省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100)

引言

语文课程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这就需要老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充满耐心,重视语文知识基础的积累,不能简单地流于表面,将浮躁的风气带入教学过程中,一旦语文教学有功利和浮躁的心态,就会导致语文教学质量的下滑。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老师更应该摒弃浮躁的假象,追求实事求是,真诚教学。

一、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假象

假象一:教学内容浮于表面

越来越多的年老教师甚至青年教师,由于教学时间过长,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即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尽管教材已经产生了新的版本,但是其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仍是原来的老方法。这种温水煮青蛙,不变亦不想变的心态,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普遍。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朱自清的《春》,这是一篇必背课文,是考试重点,所以老师对这篇课文的重视程度的表现就是让学生反复背诵默写。我知道背诵默写没有错,这是为了更好地应付考试,可是我认为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地重复默写就失去了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我们学习《春》不就是为了体会春天的美丽,体会朱自清语言的魅力,通过对这些优美的语言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吗?如果一味地机械背诵默写就会导致学生对这篇课文的麻木,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例如通过对《春》的学习,我们也可以对春天的美进行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假象二:老师不会装会

一些老师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时,比如遇到生字不会读,或者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些困难问题,为了自己的面子会选择忽略和跳过。我认为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妥的。老师自导自演了一出完美的教学假象,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才能在改正错误中获得提高。在课堂上如果遇到困难问题,老师可以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解决,或者将这个问题布置成作业,下节课大家一起讨论。这样不仅增进了与学生的交流,还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假象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育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老师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但一些老师仍然采用单一提问式的教学手段,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常会出现一节课四十分钟,老师能讲到三十五分钟,而留给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寥寥无几。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老师就连使用提问这种教学方法都不能达到要求。例如在课堂上一些老师只提问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而忽视学习能力弱的同学,或者将一些较难的题目,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解答,这些行为都是语文教学假象的表现。老师以为自己充分地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了学生,但真正学生接受的内容不足百分之二十。那么针对这些假象,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应对呢?

二、语文课堂假象的应对策略

(一)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课标要求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新的教学要求下,老师不再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应该服务于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帮助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要求调整学习策略,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上,就不能仅仅使用老师在讲、学生在听这种被动传输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还可能会导致沉闷压抑的课堂氛围。老师没能真正地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也不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所以老师应该进行合理的课堂设计,例如一堂四十分钟的语文课,要留二十分钟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主讨论与老师平等交流,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重难点,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开动自己的脑筋,更有利于知识的吸收。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改变

提问是老师使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教学方法,如果不正确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磨灭的伤害,这就要求老师使用这种方法是要有具体的原则。首先提问要有针对性,一些老师在提问时常常提问一些没有必要的问题,例如问同学这个内容“是不是”“对不对”,这种问题提出得毫无水准和意义,也不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仅仅是老师想要在课堂上显示威严的一种手段。所以说针对不同课文要提出具有真正价值的问题,例如我们学习的鲁迅名作《祝福》这篇课文,原文通过描述祥林嫂的遭遇,对封建伦理道德进行揭露和批判。我们可以根据这一主题来对学生进行提问,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调动感情。其次提问还需要有差异性,老师要考虑到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不同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老师要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良好的课堂氛围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具有创新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其融入教学内容中。例如学习《一剪梅》诗词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让同学们进行欣赏,放完后让同学们对一剪梅的故事背景进行分组讨论充分交流,一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回答,老师最后进行总结和评价。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活动进行下去的基础,只有班级学习气氛良好,才能带动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老师起到积极带头人的作用,用自己的教学热情来感染每一位学生。在姿态上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学生相信老师是尊重自己的,是与自己平等交流共同进步的,只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学习语文的道路上积极进步。

(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

语文课程同数学相比不同,它没有一个准确固定的答案。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对文章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所以语文学习是要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文章做出阅读感受,提出阅读问题。这是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第一步,能够提出问题才说明自己的思考方式。这是翻越高山的第一步,每一个人都是在质疑—解惑—质疑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每个人都会犯错,老师会犯错,学生也会犯错。要让学生明白犯错误不可怕,知道错误而不解决错误才更可怕。作为老师尊重学生是前提,都犯了错误,纠正错误才是重点,要让学生明白课堂是能发生错误的地方,只要积极改正错误,都是好孩子。同样也要让他们知道老师不是圣人,也会犯错,出错不是丢人的事。针对具体问题,老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参与,共同解决,分析错误,改正错误,培养良好的教学氛围。

(五)重视教学评价的改变

老师要改变以往的单一教学评价,即通过考试成绩来对学生进行排名。新课程背景下单一的评价已经不适用于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老师可以采用阶段性教学评价,即在一段时间的语文课学习后,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老师还可以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给不同小组不同的学习任务,一段时间后老师进行检测,对不同小组进行打分。针对个人老师可以布置课下作业,这些任务都计入期末总评。通过不同阶段性的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协作、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复习旧知识的同时预习新知识,这种评价措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语文课堂中种种教学假象提醒我们应该注意到现今存在的教学问题,老师应该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启发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协作,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老师还应该尊重学生,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内容的实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一点一滴进行改变。

猜你喜欢

假象语文课堂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有些早泄是假象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