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0-01-10王茂基
王茂基
(甘肃省靖远县第三中学,甘肃 靖远 730600)
引言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语文科目的教学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丰富了语文学科的内容,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和思维水平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这对于理解传统文化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能够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发展自身的情感,树立弘扬民族文化的良好品质,利用传统文化激励自身不断向前。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和价值
(一)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培养丰富的人文性,中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三观”成型,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在将来的人生发展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生能够养成高尚的人格,传统文化的渗透也能使学生认同和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正确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利用传统文化培养自身的情绪和审美,激励自身不断前进,能够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止。
(二)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最直观的价值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渗透传统文化也能有效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够主动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拓宽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需要,有效促进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高考,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拓宽自身的视野。
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一)没有从观念上提高重视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我国不断开放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文化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多元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地影响学生,这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普遍感受到传统文化生涩难懂,对于国学经典毫无兴趣,由于教师的认知观念不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对学生严格要求,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完成教师的任务而进行学习,这种浅显的文化渗透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
(二)没有注重情感体验
新课改理念提出以来,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达到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掌握知识,促进自身的情感发展,而传统文化的渗透更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体验。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高考和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仅局限在背诵国学经典,大多数学生能够将《离骚》通篇背诵,但是对于文章中所包含的深刻情感,却无法进行深入体验,这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仅仅流于形式和表面,对于学生的价值观确立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自然无法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一)联系教材内容,有效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学习需求,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虑传统文化渗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教育游戏、讲故事、趣味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宣讲和渗透,使学生在具体的体验中感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文化素养。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指导学生阅读古文经典作品,通过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活动中兼顾语文学科的实用价值与语文的美学价值,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传统文化的趣味性
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以全新的角度审视语文课堂,从而增强传统文化的趣味性,也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抖音”平台上大火的“戴建业教授讲解传统文化”,学生在观看戴建业教授用趣味性的语言讲述国学经典的过程中,能够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深层次价值,从而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这样的思路开发出更多的教学活动,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进行了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孟子的相关文章,对于孟子的“王道”和“仁政”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章的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较为简单,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对孟子思想精髓的现实意义和孟子散文辩论艺术的赏析上。结合这样的学习分析教师在教学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将课文内容中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对话,用多媒体直观地呈现出来,学生在这种直观的展示中能够拉近自身与课文的距离,利用这样良好的课前导入为接下来的课程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语文朗读,进行全面的传统文化渗透
高中语文在教材内容安排上也涉及不少中国的传统文化,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进行全方位的讲解,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学生加强理解,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拥有深入探究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材内容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能够达到更好的渗透效果。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前准备阶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精心的设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语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教学《五人墓碑记》这篇文章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朗读进行深入思考,学生一边思考一边朗读,才能更好地掌握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精神内涵,学生在读到开头一句,就能把握文章要表达的深层次内涵。
(四)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赏析
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如果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只限于课堂和教材,则难以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指导,因此,教师应当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拓展教学内容,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促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赏析,并且能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也能对课堂中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利用这样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延伸。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让学生学会赏析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丰富人文性和所具有的美感,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进而加深学生的思想感悟。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赏析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课外阅读,不仅如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赏析的过程中也可以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比如让学生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让学生在这种直观的展示中深刻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中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渗透策略,能够使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利用传统文化陶冶自身的情感,并且指导自己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和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