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段识字教学如何从“教会”到“教好”

2020-01-10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纪冰菁

天津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展示台园地教会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 纪冰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识字教学的质量如何,会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课标》还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不仅识字的质量要保证,兴趣也要培养。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教材编者的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促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有机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使识字教学从“教会”过渡到“教好”,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质”“量”并重,拓宽识字渠道

据《课标》的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2500 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其中低年级有2000个左右,占总识字量的80%,一二年级平均每篇课文都要掌握十个以上的生字,对学生来说数量较大。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停留于教科书层面,即要求学生根据教科书既定的内容进行学习。如果课本上没要求,他们就不进行拓展延伸。然而,真正的语文离不开生活。要教会学生课本的生字还不够,还要教会学生联系生活,将日常生活转化为识字情境的方法,保质保量地进行识字教学,那才是真正的教好识字。将“生活味”融入语文课堂是部编教材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展示台中让学生从同学的作业本上识字;语文园地六的展示台中引导学生在走路的时候观察店名、公交站台名识字;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中的展示台让学生从其他学科的课本上识字;语文园地四的识字加油站借助学生的身体部位来识字;语文园地六的展示台借助食品包装袋来识字;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识字加油站借助动车票来识字;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的识字加油站借助公园导览图来识字等。这么编排教材的内容不仅是让学生认识这几个字,更是要让学生形成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意识。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在生活与识字之间搭建桥梁,让生活成为学生习字的空间。

教师应利用好每一次的展示台展示识字成果的平台,例如:让家长和学生在生活中收集生字,比如公交站牌、店铺广告、超市的食品包装袋、课外阅读时看到的生字等,并且在课堂上提供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汇报等。生活处处可识字,要善于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识字资源,在细水长流的生活观察中识字,让汉字的学习充满生命力,而不是枯燥地识记。生活是一个大课堂,会识字、会生活,既增强了识字的兴趣,又提升了学生识字量,还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二、“理”“趣”兼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心理学家指出: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且以无意注意为主。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维持时间短,每节课的专注力平均只能维持15 分钟。要想学生在整节课都保持积极性,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引导。但识字课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教师往往快速指导着每一个生字的识记,并在课后布置大量的抄写作业,貌似一节课教学了很多东西,但却没有一个字留在学生心里。汉字并不是笔画的叠加,教师要将识字教学转化成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小学生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尤其在低年段识字教学期间,不同的识字目标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这需要靠教师来灵活调控。在识字教学中要着眼于“音、形、义”三个层次,逐步突破小学生识字辨字这一难题。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汉字组合的规律,尽可能给学生“搭梯子”,降低识字难度,采取轻松愉悦的教学形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将识字方法的“理”与识字过程的“趣”有机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喜欢辨字识字,并很快能够记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特别是一些表演性、挑战性较强的游戏,如“摘苹果”“过小桥”“找朋友”等,都是深受学生喜爱,且能有效巩固识字教学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能被点燃,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思考、创新。又或者利用低年级学生表现欲旺盛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师徒结对”,让学生当“小老师”。在课堂上给予“师徒”充分的互动时间,一开始让“小老师”讲解重点生字,比如读音、记忆方法、怎么组词找朋友、造句等,接着由“小徒弟”补充,双方都要发言,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次互动中都有所收获。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识字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愉快地学习。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培养语文素养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字,蕴含着劳动人民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字与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汉字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也是所有文化的语言基础,领悟汉字,是所有文化进行再创造的关键。在识字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还需要让学生领悟汉字的内涵、汉字的用法。在实际的课堂中,常见教师机械地关注汉字的笔画、结构,虽然也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辅助教学,但却忽略了汉字的整体性。教师习惯性地把生字看作是由一个个单独的笔画或者部件组成,偏重于教授外在的字形,内在的文化构成却一语带过,甚至没有提及。有的教师认为识字只是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过于偏重汉字的工具性,忽略了人文性。事实上,汉字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它的起源和演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每一个字音、每一个部件,乃至一个不起眼的笔画,都能折射出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有着深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烙印。因此,在低年段的课堂,进行字理识字是十分必要的,把字理的教学融入识字课堂,能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例如,部编教材对象形文字教学的引入,贴合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模式—直观的形象思维。低年级的学生对图形比对汉字更有兴趣,象形字则完美地契合了学生的兴趣—直观、形象。学生能够很直观地通过字形理解这个字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日月水火》这课,通过出示象形字和事物的图片来分析图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教师通过由“图”到“字”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到远古先民的造字过程,让学生对字义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加深对所学汉字的印象,从而达到懂字意、识生字的效果。教师要引领学生追根溯源,了解汉字的演变,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与美丽,培养他们亲近母语、热爱汉字的情感。但在字理识字的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分寸,避免防止过度讲解。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意识到汉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识字教学。在多种方法识字的同时给识字增添“生活味”,逐步扩大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识字教学从“教会”到“教好”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相信教师将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为小学语文识字课堂带来新的转变和提升,给语文课堂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猜你喜欢

展示台园地教会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园地再现
才艺展示台
我看见的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
书画园地
才艺展示台
初恋教会我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