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基因:苏区精神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

2020-01-10胡思远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苏区纲要革命

胡思远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习近平总书记以28 个字高度概括了苏区精神,即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以及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苏区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把苏区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教学中,对本门课程教学的改进和对红色基因的传承都有积极意义。

一、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

苏区精神是在革命斗争中锤炼出的崇高精神,给予党和人民以精神引领,成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孕育苏区精神的特定历史环境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苏区精神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苏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苏区精神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重要精神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1 年11 月4 日)中指出,苏区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1]。弘扬苏区精神,有利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丰富大众的精神世界和增强大众的精神力量都有重要意义。

(二)苏区精神可以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苏区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从苏区精神中汲取养分。坚定信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精神指引,求真务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一心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清正廉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艰苦奋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争创一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无私奉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

(三)苏区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先后开辟了以中央苏区为代表的十几个革命根据地。苏区精神始终贯穿于我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成为支撑中国共产党带领苏区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在关键时期越要打起万分精神,容不得丝毫懈怠。苏区精神作为一种经过革命战争洗礼的革命精神,具有无比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苏区精神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在联系

纲要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历史学为基础,用高度概括的方式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行整体阐述,以此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苏区精神作为革命斗争的产物,其本身与纲要课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一)苏区精神符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目的

纲要课的学习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苏区精神根植于中国苏维埃运动,起始于苏维埃政权的伟大尝试,发展形成于以中央苏区为代表的全国苏区的革命实践[2]1。中国苏维埃运动属于党史、国史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实践。苏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革命斗争的胜利,用革命事实证明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性。

(二)苏区精神契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

苏区精神蕴含在纲要课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虽然教材没有明确提及苏区精神,但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苏区精神对土地革命战争尤其是苏区革命斗争影响巨大,因此,有必要对苏区精神进行挖掘,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在革命条件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是苏区精神支撑着中国共产党和苏区人民的斗争。苏区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中的重要内容,既是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的延续,又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源泉,是伟大革命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苏区精神对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探索,了解土地革命战争,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理论和道路都有重要作用。

(三)苏区精神能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效果

一方面,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学生上课开小差、打瞌睡的情况并不少见;另一方面,纲要课偏重历史,课堂容易走入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无趣的困境。将苏区精神融入纲要课程教学不失为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可行办法。苏区精神承载了大量内容丰富的史实,这其中有学生耳熟能详的,也有学生知之甚少的,教学活动可以从学生知之甚少的历史细节入手,通过深入剖析这些历史细节,将历史鲜为人知的一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纲要课并不是简单对中国近现代史炒冷饭,在激发学生学习乐趣的同时,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三、苏区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可行教学方法

如今,将苏区精神承载的厚重历史,通过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传递给学生已经越来越不切实际,一味地灌输反而会使学生反感这一课程,不利于纲要课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将苏区精神更好地融入纲要课教学中,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文献学习法

教师在讲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时,可以采取文献学习法。《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明确指出,发展军事暴动是当时中国革命的特征,同时也阐明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运用唯物辩证法,在科学分析当时国内斗争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之后,做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科学判断[3];《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的重要论断。通过节选毛泽东阐述革命新道路的文章与学生探讨,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选择革命新道路的正确性。

(二)数据展示法

教师在讲述土地革命战争的残酷性和严重挫折时,可以采取数据展示法。赣南13 个苏区县总人口约240 万人,青壮年有50 万人,先后扩红参军的有33 万人,支前的60 余万人,牺牲的有20 余万人,其余有名有姓的烈士10.8 万人,于都、兴国等县的烈士都在1.6 万人以上;闽西有10 万人参加红军,有2.6 万人参加长征;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夕,苏区人民扩大红军8.6 万人,征调挑夫5 000 余人,借谷84万担,筹款150 余万元[4]1515。通过列举反映苏区革命斗争的种种数据,让学生明白苏区革命斗争的残酷,同时牢记苏区人民为革命所作的巨大贡献。

(三)故事拓展法

为更加生动地展现土地革命战争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纲要课教学需要以具体的历史故事加以拓展。苏区精神的坚定信念方面,教师可以讲述贺龙几十次要求入党的故事;苏区精神的求真务实方面,教师可以讲述董必武二查匿名信的故事;苏区精神的一心为民方面,教师可以讲述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苏区精神的清正廉洁方面,教师可以讲述中央苏区反腐第一枪的故事;苏区精神的艰苦奋斗方面,教师可以讲述苏区干部刘启耀“十二分节俭”的故事;苏区精神的争创一流方面,教师可以讲述瑞金武阳区春耕模范和才溪“妇女模范集体”的故事;苏区精神的无私奉献方面,教师可以讲述“八字参军”和“老彭办米” 的故事。

(四)课外提升法

纲要课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之内,有限的课堂教学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之外可以采取“六个一” 提升法加以充实。“六个一” 即读一本阐述苏区精神的著作,介绍一位践行苏区精神的典型人物,播放一段反映苏区精神的影视片段,举行一场苏区精神知识竞赛,排演一部苏区革命斗争的情景剧,写一篇学习苏区精神的心得体会。通过“六个一”课外提升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将课堂知识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在课堂之外学习纲要课的可行方法。

猜你喜欢

苏区纲要革命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苏区创业致富人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中国的出行革命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