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的重要性

2020-01-10丁慧玲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学生价值观核心

丁慧玲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00)

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基于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而形成的观念认识,可以对人们的行为活动起到规范作用。复杂多样的价值观组成了社会的价值观体系,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其可以反映出社会总体的价值观取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并且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在思想层面把握方向,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多元化的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完善中学阶段的教育体系,为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思想指南,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三)中学生价值观的特征

1. 多元性

中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因而在新媒体的发展带动下视野更加开阔,价值观日趋开放。国内外文化的交流使多种价值观也得到交流,中学生在多种价值观冲击的时代背景之下,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自我解读,越来越倾向于多元化的价值选择。

2. 主体性

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主体实践经历的反映,不能脱离主体而单独存在。面临复杂多元的现实问题时,中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思维进行判断和选择,从已有的成长经历出发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中学生作为具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主体,通常把自己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作为价值取向的依据,把自身的主体性需求作为价值选择的标杆,越来越突出主体的个性。中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阶段,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心理和生理都不够成熟,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存在片面性,这也反映出中学生价值观的不成熟性。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中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课程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明确要求将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中,让思想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1]。思想政治课是中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课程的内容包括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认识以及道德素质教育,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以章节的形式在课本中出现,以学科教学的方式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途径。

(二)思想政治课程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践的联系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贴近中学生日常生活、联系中学生成长过程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结合实事政治、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可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引导中学生主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引导中学生面对复杂多样的现实问题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三)思想政治课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系祖国、品德优良的综合型人才。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思想政治课程传递给中学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主流价值观,培养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实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德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任务,教师讲解课程知识的同时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可以体现出思想政治课程独有的思想教育功能。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部分教师看重学科知识的高频考点,单纯讲解知识与原理,关注相应的答题技巧,却忽视了对知识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深入引导,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被淡化[2]。现实教学中存在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书本原理相联系的问题,教师讲解时很少强调价值观层面的引领。

(二)没有有效引导学生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

虽然大部分中学生肯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但是部分中学生没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部分学生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认为思想政治课程中传递的思想都是不切实际的大道理。这样的错误认识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没有有效引导中学生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导致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较弱。

(三)部分教师没有充分重视中学生价值观的主体性

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授课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没有意识到中学生价值观存在主体性特征,忽视了中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和个体化差异。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不重视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已经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影响了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3]。

四、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一)健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对于中学教育而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进行全面评价是综合素质测评的关键环节,仅将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考察内容是不科学的。首先,在设置评分内容时,将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列入其中,结合师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的结果,综合判断学生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打分。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分数与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除了对学习成绩进行打分,教师需通过文字评语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业与思想品德修养进行评价,用真诚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再次,学校要采取奖励措施,设置道德专项奖来表彰品德高尚的学生,提倡中学生向品行优良的同学学习[4]。

(二)进一步强化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教师要及时掌握中学生现实生活的变化情况,准确了解中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采用动态的思维方式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问题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将与时俱进的原则落实到实践教学过程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授课内容得到及时更新与补充,从而加强理论知识与客观事实的联系,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强化中学生的认同感。

(三)激发中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

1.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师在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扮演着指路人的角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沟通和互动的形式,让中学生有机会阐述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5]。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选取中学生关注点较多的话题,让学生自由辩论,踊跃发言。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进行适时引导,通过不同意见的表达与交流来达到教育的效果。在实践活动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校园文化,采取朗诵、征文、唱歌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向其传达课本中体现的精神,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2. 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教师要以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针对学生个体化差异,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尽量满足中学生的情感需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融入中学生关注度较高的资讯与话题,活跃课堂氛围,调动中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带来枯燥感。

猜你喜欢

中学生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