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在高血压并发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20-01-10姚红军
姚红军
(河南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高脂血症为高血压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血脂水平的升高会造成心血管内血脂的积聚,影响血管正常血运功能,加重高血压病情,进而增加冠心病、心梗、脑梗等疾病的发病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水平,且随着此类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治疗效果也在日益提升[1-2]。瑞舒伐他汀为常用的他汀类药物,为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高血压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及影响,开展本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发高脂血症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9.56±5.72)岁;高血压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67±2.05)年。试验组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1.08±6.81)岁;高血压病程3~14年,平均病程(8.57±3.6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入院后经临床检查后被确诊为高血压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且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总胆固醇≥5.72 mmol/L,甘油三酯≥1.70 mmol/L,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患者及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签署治疗协议。排除标准:其他因素所致血脂水平升高者;存在严重肾功能不足或肾脏疾病者;参与研究前3月内接受其他类型药物治疗研究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接受常规高血压药物治疗,严格控制饮食盐分、脂肪摄入等治疗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①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采用阿托伐他汀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毫克/片),起始服用剂量为10 mg,qd,服用剂量可在4周后调整。且药品最大服用剂量不得超过每天80 mg,稳定治疗效果。②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0008,规格:10毫克/片)治疗,起始服用剂量为5 mg,qd。必要时可在治疗4周后根据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增加服用剂量至最大每天10~20 mg。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期间每两周检测一次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3-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舒张压、静脉压)、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各项血脂水平基本恢复正常,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内;有效:各项血脂水平及血压均获得大幅改善;无效:各项血脂水平及血压无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压及LDL-C、TC、T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HDL-C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表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病,是造成患者产生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且该病对机体代谢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易引发高血脂等并发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压及血脂水平指标均有明显变化,试验组两类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更具优势;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瑞舒伐他汀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类新型药物类型,在进入人体后可在5小时内被迅速吸收并达到血液浓度峰值,且作用时间较长。此类药品主要作用于肝脏,而肝脏作为人体胆固醇合成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清除的重要器官,可在此类药物作用下有效抑制肝脏内胆固醇的合成,刺激肝脏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清除作用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控制血脂水平的目的。与此同时,瑞舒伐他汀对人体炎性因子的生成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内血脂的堆积,降低血栓生成概率,进而起到规避高血压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瑞舒伐他汀类在被人体摄入吸收后,90%随粪便排出,剩余部分通过尿液排出,具有较好代谢率,不易在人体内积聚诱发不良反应[7-8]。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控制高血压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的心血管血运情况降低血压,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