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发展报告:解读2019,预测2020
——专访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魏俊强
2020-01-10刘玺
◆文/本刊记者 刘玺
魏俊强(本刊编委会委员)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一、《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修订给汽修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由“经营许可”到“经营备案”,从良好到更好
早在2005年,原交通部首次颁布了《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伴随着机动车维修业的蓬勃发展,该规定自颁布以来经历了三次修订。第一次是在2015年8月8日,第二次是2016年4月19日,第三次,也是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7月8日。此次修订将维修企业“经营许可”改为“经营备案”。同时,简化了汽车维修经营非业务方面的要求,增加了汽车维修环保、经营透明度的要求,增加了对汽车维修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黑名单制度”等。也就是说,维修企业不再需要完成过去的繁琐审批流程才能经营,只需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并实施备案以后就可以进行经营。《规定》修订以后,没有规定维修企业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但规定了一类、二类、三类维修企业的相关经营范围。本次《规定》的修订便于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总部做好相应备案后,其他门店相对方便经营。管理部门将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促使维修企业管理逐步完善,变成事中、事后的管理,从而形成倒查机制。这让维修企业不再是为了开业而开业,真正做到为了经营而开业。新《规定》的实施将更有利于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未来,维修企业不再是简单取得执照就是合格的,行业监管部门会通过评优推荐等方式增加社会口碑的力量,使守规的优秀企业能够在行业中得到好的发展,不守规的落后企业自然而然退出市场。
2.同质配件落到法律层面,降费用保质量
《规定》修订后,百姓修车有了最佳配件的选择渠道,包括主机厂原厂提供的配件、同质配件等都将纳入维修使用范围,将同质配件的使用真正落实到了法律层面。谁修车谁负责,维修企业使用的配件需要通过审核,审核对象范围包括生产商、供应商,要求配件使用过程公开透明,坚决打击伪劣配件。这样将达到降低老旧车辆维修费用,确保配件品质,保障维修质量的效果。
3.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保护车主权益
新《规定》强调汽车维修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质量保证期制度,“谁修理,谁负责”明确了在质量保证期内的主体责任。与此同时,维修车辆在出厂时需经过检验后,发放合格证,切实维护消费者/车主的合法权益。
4.升级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抬高技术门槛
新《规定》指出,维修企业的开业条件中对修理工的技术能力仍然有严格的要求。新《规定》中明确强调了开业维修企业要有技术负责人,此外还对技术工人、技术工程师等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二、国六标准实施将促进环保并使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对燃油品质提出新要求,我国油品达标
国六标准的核心是要求车辆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因此对燃油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表示油品已经达到了国六标准。
2.对油耗和排放提高要求,需改造发动机
国六标准要求车辆燃油消耗更低、发动机效率提高、污染物排放量降底,这些都要求计设者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深度改。一是从控制部分进行改造,要求OBD有实时监控和检测功能,同时包括对曲轴箱通风、废气再循环等问题进行改造;二是对供油方式进行改造,由于汽油发动机大部分使用缸内喷射,新排放标准的实施要求汽缸燃烧更充分,汽缸需要缸内喷射加缸外喷射,加上对三元催化等进行改造来满足排放标准的实施。因此,发动机生产成本将增加4 000~5 000元人民币。
3.混动车更符合国六标准,将担负新使命
混合动力汽车可以使发动机在较好状态下进行工作,避免在一些特殊工况下车辆难以满足国六标准的情况发生。所以未来的混合动力汽车可能会越来越多。
相信通过国六标准的实施,一些环境问题会迎刃而解,也将促使我国汽车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进程。
三、《机动车环境保护召回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召回排放不合格车辆
我国市场监管总局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机动车环境保护召回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过去汽车方面问题主要是工信部负责管理,环保部是被动进行管理的。理论上是在在用车使用一段时间后,如不能满足排放要求,要对该车辆进行实时监测,对检测不合格的车辆要通过维修来满足国家对机动车的排放要求。但在实际中,有很多的车辆在出厂的时是合格的,或者说样车在实验场核验时是合格的,但在真正的商业化大量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工艺的控制不完善会导致车辆不合格。
这种不合格车辆可能会影响车辆排放,导致新车实际排放不合格。而新车不能使用在用车排放检测方式检测。在用车一般使用简易工况法或者说用双怠速法来进行测量,这种供简易工况法和双怠速检测都是有缺陷的,不能满足出厂检测要求。机动车环境保护召回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指出,一旦出现车辆排放抽查检测不合格,包括进口车在内的所有车辆都要进行实施环境保护召回。
四、《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让每一台车都发挥更大价值
1.开放报废车的回收市场,促进资源利用
在过去,汽车产量和报废车量较低,因此车辆配件使用损坏程度较高,报废车辆五大总成不允许翻新使用,使资源不能重复使用。现如今,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车辆使用程度和损坏程度大幅下降,允许配件再制造,降低部分车辆维修成本,便于老旧车维修。 在过去,行业内企业及相关部门稀缺性造成了报废车回收价格的不合理,《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出台将使报废车价值增加。从国家层面放开相关企业回收报废车辆的市场,增进废旧车辆处理行业发展。
2.废旧车处理解体零污染,行业环保升级
目前,通过有效的工艺控制,废旧汽车处理解体采用非传统汽切割,已经可以做到几乎为零污染。
再制造配件可循环利用降低汽修成本《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的出台,将使得汽车再制造配件走上循环利用的舞台,更加节约汽车维修成本。
五、庞大困境≠汽修行业困境
2010年,庞大集团以538亿元的营业额拔得汽车经销商百强榜单头筹,超过第二名十几亿元。而到2011年4月28日,庞大集团便正式登陆A股市场。八年后,2019年的百强汽车经销商榜单中,庞大集团已滑至第九名,形势急转直下,庞大的“盛世危机”让人措手不及。6月20日,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庞庆华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总经理职务,该辞呈即时生效。9月12日晚间,庞大集团宣布,深商控股、元维资产、国民运力三家公司将组成联合体,成为庞大集团重整的意向投资人。很多人评价说,庞大困境就是汽修行业困境,但庞大困境实则并不是行业困境的缩影分析庞大困境还需要以下方面入手。
1.汽修行业要重服务更要重技术
汽车维修业也是服务行业的一部分,按照服务标准它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除了要重视消费者对服务满意度,车辆维修还关系到大众安全,一旦修不好或操作过程中有失误,不但会伤到自己也会伤害到他人。汽车维修行业要拥有与汽车研发有相匹配的专业技术。
2.汽修企业发展中不能强行扩充
庞大想通过上市进行资本扩充,但汽修行业是特殊的行业,资本扩充有其必要条件。第一,要有相应的员工队伍。第二,要有相应的市场需要,包括消费者消费习惯、消费需求等。汽车维修企业要想发展壮大,要脚踏实地完善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车主生态网络,而不是强行扩充。
3.从庞大失利原因看汽修业痛点
(1)扩充速度太快。
(2)汽车维修企为的盈利过程应该是渐进过程。比如,在一个新的地点,可能需要3~5年时间的投入才能开始收益。如果在整体布局上没有把控好,单体店面前期亏损的总和导致庞大资金链的断裂。
(3)汽车维修也是实业。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不能说庞大倒闭了,不妨称之为转换了一种形式。
(4)庞大的管理团队出现了问题。我们一直在强调,汽车维修行业具有服务业的属性,所以需要以服务属性为前提的好的管理机刷,同时,汽车售后服务需要与主机厂等相关合作伙伴平衡制约。如果不按照市场规律行事,例如大量抛车、破坏市场规则、参与非有序竞争等,都不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六、2020年,哪些行为可以助力汽修企业良性发展?
每一年,汽车后市场都在不停地调整。2020年,汽修维修行业仍然是热门行业,而对于每一位从业者来说,2020年仍是机遇挑战并存的一年。
1.一、二线城市汽车保有量增加,但维修量可能下降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和增长速度位居全球第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给交通和车辆的使用带来新的市场和新的要求。在我国,一二线城市从过去四五个人拥有一辆车到现在可能一个人拥有多辆车,这就导致车辆的使用频次在下降。而维修车次和使用车次是成正比的,车辆使用率降低也造成保养周期增加。同时汽车消耗品质量提高也会导致汽车保养周期增加,从而导致车辆进厂维修次数减少。因此虽然一二线城市汽车的保有量在增加,但维修量却面临下降的趋势。
2.三、四线城市汽车保有量增加,且维修量也会增加
2020年,我国三四线城市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加,汽车维修量会进一步增加,并且可以说会出现爆发期。因此三四线城市维修企业可以尝试抓住这个机遇苦练“内功”。
3.如何寻找行业困境的突破口
(1)重检查轻修理。汽车维修企业的产品应该细化细分,维修技术深度增加,重检查轻修理 。举个例子,比如纯电动车行驶对于系统磨损等问题的检测。并不是车辆不修了,而是顺应时代、顺应发展,修车的内容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了。
(2)抓住环保热点寻找业务突破口。目前国三标准车辆修理期已经到来,我国没有对车辆排放系统重点维修的企业。当然,从环保的检测到维修方案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但是我相信,对于环保有深度研究的维修企业在抓住环保热点的情况下会完成相应的升级。
(3)培养人才、更新设备、合规经营。 所谓的维修“绝招”只是短时间的投机取巧,而车辆维修企业真正要做的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维修企业想要生存,就要提升技术;重视人才的培养;适时更新维修设备;根据国家相应法律要求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