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第十七届石油工业标准化学术论坛上的讲话(摘编)

2020-01-09杜吉洲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9年12期
关键词:石油工业标准化石油

杜吉洲 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自1987 年“第一届石油工业标准化学术论坛”成功召开以来,历届论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论坛规模和学术水平不断提升,已成为行业内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标准化高端专业交流平台。为我国石油工业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全面提升标准保障的水平,推进标准国际化进程,提升标准质量和水平提升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本届论坛邀请了石油工业标准化国内外领袖大咖进行主题报告和技术研讨,办成一届有影响力的国际盛会,使石油工业标准化论坛真正成为了油气行业传播标准化理念、弘扬标准化文化、分享标准化经验的阵地和窗口。

本届论坛选送论文整体水平比较高,经三大公司初评,油标委秘书处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评选出一等奖5 篇、二等奖10 篇、三等奖30 篇。系统总结了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行业技术标准引领能力,以全面标准化建设推动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

近两年来,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务院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围绕建设“统一、先进、国际同行认可”标准体系的目标,着力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提高标准水平,创新工作机制,标准化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围绕油气生产的需求,油标委组织各专标委完成国行标制修订计划项目280余项;制定了《气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规范》《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一批重点领域的标准,有力地保障了石油勘探开发的高质量发展。油标委归口的《页岩气地质评价方法》于2018 年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该标准对提高页岩气的勘探水平,推动储量及产量增长,保证国家油气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切实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按照国家能源局要求完成了《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能力核定方法》标准前期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预计可为国内已建接收站增量退税超过20 亿元。为适应国内石油尾矿持续开发的需要,延长尾矿的有效生产期,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开展了石油尾矿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其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油矿四家石油公司石油尾矿年产油量约为3 600万吨,按资源税减免一半测算,年上缴资源税可减免约29.2亿元。在石油管道、石油管材领域制定了《石油天然气工业管道输送系统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等一批技术含量高、推广价值大的国际标准。为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以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为技术支撑,制定了《陆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程》《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等10余项具有中国特色且技术先进的英文和俄文外文版标准。从2017以来,结合石油工业标准化领域自身的业务管理特点,启动了综合性标准化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该信息系统涵盖了本专业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技术委员会管理工作、石油标准信息服务等业务范围,并能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核心业务平台实时对接,实现业务及数据的无缝集成。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标准化的作用更为凸显。标准化工作作为基础性、引领性、规范性、保障性工作,也必须紧紧跟上,要有新的气象、新的作为。在此,我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上新台阶。标准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但面对石油工业发展的要求和国际标准化发展态势,我们的标准化顶层设计仍显不足,迫切需要通过研究,进一步加强标准化顶层设计,围绕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的需要,开展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和布局,构建先进、开放、协调、国际接轨的石油工业标准体系。按照“标准化+产业”的模式,加大对现有标准体系的精简优化,整合专业覆盖面较窄的个性标准,提高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大幅提升石油工业标准整体水平。进一步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重点在海洋石油、非常规油气等领域研制一批领航标准,规范和引领新产业健康发展。

第二,要推动标准水平向中高端迈进。一定程度上,标准的水平反映了产业的水平、发展的水平。提高供给质量水平,一个关键就是要提高标准质量水平,增强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一要以科技支撑标准提升。标准的水平主要体现在其科技含量上。目前,我们的标准中自主创新技术的比例较低。我们要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到科技成果转化上来,把更多的自主创新成果、核心关键技术转化为标准,提高“含金量”,抢占“制高点”。二要以需求引领标准提升。不断优化专标委委员结构,扩大标准需求方在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度。要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畅通标准立项和实施信息反馈渠道,让标准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三要以管理促进标准提升。进一步完善标准管理,健全标准审查评估机制和实施反馈机制。尤其要不断优化标准制修订程序,加强全过程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标准的公正性、适用性、科学性。

第三,要推动标准化工作布局向国际拓展。放眼世界,标准国际化是发展大势,是普遍规律。API及各大石油公司都为主导标准而努力,都通过标准化发展战略规划,主导甚至掌握市场竞争,不仅引领未来发展方向,而且能够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占领制高点。这些年来,石油工业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我国的石油工业地位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还有很大空间。现阶段,必须着力推进国际国内标准化协调发展。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的协同机制,将提升我国标准国际化水平作为标准化事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要内容。要将加快石油工业标准体系建设与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同步推进,促进国内外标准相互转化,推动我国更多自主优势技术标准走向国际。要加大国际标准化经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国际标准化工作能力和水平。

标准化改革创新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标准作用更加突出,任务更加紧迫,责任更加重大。让我们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标准化事业新局面,为推进石油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石油工业标准化石油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石油石化展会
标准化简述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奇妙的石油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