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尹培如
2020-01-09
Yin Peiru尹培如
简介 Biography
华中科技大学学士,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曾任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华侨大学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顾问副总建筑师,主要从事公共建筑的创作与研究。三次获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2017年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二等奖,2018年获中国建筑学会第11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出版专著《走向创作》,在Gooood、ArchiDaily发表作品6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各类学术文章30余篇。
Yin peiru graduated from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Bachelor Degree, Southeast University with Master of Architecture Degree, and got Doctoral Degree in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He is a master's supervisor , the National first-class registered architect.
He was the former deputy dean of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Huaqiao University, the deputy chief architect,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Huaqiao University, and the Deputy Chief Architect, Xiamen Hordor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 Ltd.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the creation and research of public buildings,winning the second prize of Provincial Excellent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Award three times and the second prize of National Excellent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Industry Award in 2017, receiveing the 11th China Young Architect Award of the Chinese Architectural Society in 2018. He has published a monograph"Towards Creation", 6 works in Gooood and ArchiDaily and more than 30 academic papers.
人物访谈 Interview
1、你目前的作品主要集中在福建闽南,如何看待福建闽南的创作环境?
从好的一面讲,福建闽南一带地域文化特征明显,有山、有海、传统民居有红砖厝、石头厝、土楼等,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创作背景。从差的一面讲,这里人文环境保守,创新的自由度不高,在地设计师好的作品不多。
2、你的设计涵盖建筑、室内、景观,你认为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与共性?
自读书起,我就一直认为这三者本来就该是一体的,很难想象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巴拉甘自宅还需要再请室内设计师或景观设计师。当然,大型项目需要分工,但建筑师应对整体气韵的打造负责。当然,我目前的多数业主不愿再为室内或景观设计付费,客观上造成很多设计上的遗憾。
3、出于何种原因,你选择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也许我这个人比较一根筋,自大学起便一直对路易康的设计哲学着迷,但又隐隐觉得这样既很难适应社会现实,也很难摆脱模仿。2005年,为了能获取一种新视野,便想到去美院,希望通过相对系统的美学熏陶破旧立新。
4、你的博士论文《范畴的移植》以传统山水画论为基础,有什么重要的研究结论吗?
中国传统建筑物质遗产非常卓越,但其形式美学(法层次)严重贫瘠。近代以来,国内要么模仿传统建筑符号,要么搬用西方建筑形式美原则,师夷不深,求己无本,亟待自身形式美学的建构。中国当代建筑常取法园林意趣,而园林美学其实是深受山水画的影响。传统山水画论博大精深,如果能在其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范畴、概念和命题,一定会丰富现有建筑理论。
5、《走向创作》一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建筑创作有平台差异。低平台谈设计尚可,谈创作很难。为了使广泛的底层创作获得意义,底层创作需要相应的建筑观来支撑:首先,重视性价比。对性价比的思考可以进一步引出对设计价值图的研究,鼓励学术将设计评价建立在投入产出比的基础上,而不是先入为主地迷恋某种时尚或思潮。其次,扎根现实,融入地域性建筑文化。其三,坚持朴素的人情化。
6、你的设计思想都受哪些建筑师的影响?
莱特、柯布西耶、密斯、阿尔托、路易康等,但主要是受密斯和路易康的影响。我觉得,这些第一代建筑大师们建构了现代建筑的基础语汇,绕开他们而直接创造,很像没有练过隶书、楷书就直接写草书一样,作品常常就会显得单薄、滑稽。
7、你是如何展开设计的,有相对一贯的设计立场吗?
总体来看,建筑创作需要得到业主支持,建筑最后呈现的效果往往不是你有多少水,而是业主能装多少水。对地方建筑师言,坚持一贯的学术立场恐怕很难,我的工作常常是判断某位地方业主的容量,尽可能给他更多的水。当然,如果有一天能碰上个好业主从而能倾其所有,应该是种很好的释放。
8、你对中国当代建筑有什么看法?主要关心哪些学术问题?
中国当代有不少有实力、有想法的中青年优秀建筑师,但象王澍那样能形成自己语言体系的还不多,地区间创作水平的差距也比较明显。有一段时间了,我不大关注诉诸于文字的建筑理论,而更喜欢溢出建筑学领域。我觉得,播下一粒有生命力的种子要比修剪残枝败叶来的更有意义。
9、你未来有什么打算?
一方面,认真审视自己的创作动机,耐心清除无意识的惯性思维,逐步在创作全过程中获得自足的欢乐;另一方面,在地创作的瓶颈很多,为了获得更充分的专业释放,未来也可能得换个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