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探析

2020-01-09袁鹏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实验组急性

袁鹏超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心血管内科的急诊病症,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突发性持续剧烈的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全身不适、低血压、胃肠道症状、休克等,部分患者伴有上腹部疼痛、神志障碍等,发病之后其将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该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其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居民对于相关疾病的治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在临床上究竟该如何做好急性心肌梗治疗工作,下面笔者将结合我院的治疗策略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63例,患者年龄在45~75 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57.5±2.3)岁,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65例,实验组女性患者33例,男性患者32例,平均年龄(57.1±2.4)岁岁,对照组女性患者33例,男性患者32例,平均年龄(56.9±2.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被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没有其他并发症,具备基本的语言沟通交流能力,不存在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患者存在有严重并发症,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语言交流存在障碍,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患者进入到医院就诊之后,都需要给予基本治疗护理工作,即需要测量患者体温、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针对部分已经休克的患者,则需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帮助患者尽快的脱离休克状态,分析患者是否有显著禁忌证或者是过敏症状。如果患者没有显著的禁忌证,给予患者β 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等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没有出现低血糖或者是休克等不良症状,则可以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对于这一类抑制剂的耐受性比较差,在可以使用血管紧张素酶治疗。在做好上述基础治疗工作之后,再进行分组治疗,其具体措施如下。

对照组65例患者使用上述常规药物进行治疗,选择硝酸酯类药物及低分子肝素0.5 mL 皮下注射到患者体内,每天注射两次;如患者无相关禁忌证,且在溶栓治疗窗期间,给于患者尿激酶治疗,将100~150 万单位的尿激酶加入到10 mL 的生理盐水中以后融于100 mL 5%的葡萄糖溶液之中,通过静脉滴注的方法将药物注入到患者体内,药物最好是在半个小时内滴注完,以半个月为治疗周期,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实验组的65例患者则采用PCI 治疗,选择适当的冠状动脉指引导管、导丝、支架和球囊,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和血流分级法对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使用导丝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先球囊扩张血管后置入支架治疗,同样以半个月作为治疗周期,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其主要包含有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C-反应蛋白、左心室后壁厚度等与心肌存活关联的数据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满意度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

研究结束后,使用专业的检查仪器设备记录患者的临床指标数据情况,比如说心脏彩超、CT、心电图等类医疗设备检查患者心脏情况。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有三种,即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一定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用例/% 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当P <0.05 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治疗改善情况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基本一致,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有了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65例中,显效44例,有效19例,无效2例,对照组65例中,显效28例,有效22例,无效15例(χ2=11.437,P <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2.3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实验组65例中,尿血、黑便0例,心肌梗死再发1例,心力衰竭1例。对照组65例中,尿血、黑便1例,心肌梗死再发4例,心力衰竭4例。对照组的不良发生率高于试验组,P <0.05。

3 讨论

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加速,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不能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那么患者很可能会休克死亡[3-4]。临床上治疗该疾病使用最为有效的就是急诊PCI。PCI 可以尽快开通梗死心肌血管,缩小梗死面积,挽救濒死心肌,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各种临床不良症状,降低不良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5-8]。结合上文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在使用了急诊PCI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各项临床指标得到了更好的改善,治疗有效率相对也比较高,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该治疗的有效性[9]。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除了以上措施外,还需做好护理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帮助患者在后期恢复健康,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一是做好术后常规护理工作,即测量患者血压、血糖、呼吸频率,做好各项常规数据监测工作,当患者身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之后,及时向主治医生反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缓解患者不良症状[10-12]。同时,告知患者术后各项注意事项,如术后饮食护理,患者进食流质食物以及其他各类食物的摄入时间,哪些食物禁食,帮助患者建立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体系[13]。做好运动护理工作,在患者身体逐步恢复之后,能够下床活动之后,要引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14-16]。二是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的特点,在发病之后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救治,患者可能会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失去生命,因此许多患者即使被成功挽救,其内心可能依然十分的恐惧,担心下一次发病之后,自己会因此而失去生命,部分患者因此不愿意积极的配合治疗,所以说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还需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如可以及时给患者讲解一些成功的治理案例,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护理期间要加强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常规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做好救护治疗工作。

总的来说当前临床上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包括药物和介入治疗。而实践证明,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更显著,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其值得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当然,在一些不能开展急诊PCI 手术或者离大的心血管介入中心较远的地区,溶栓及其他药物治疗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改善情况分析()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改善情况分析()

注:t 值、P 值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差异性对比。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实验组急性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