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训管理模式探索
2020-01-09韦立蓉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韦立蓉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生产性实训项目对高职教育的意义
早在2004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于2005 年、2006 年国务院和教育部分别出台了一系列对职业教育指导性的决定和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增加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结合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
至今为止,学校开设的生产性实训课程在不断地探索中走过了10 年的历程,为企业输送了一批批经过实训的磨练,具备一定实践技能的人才。在学生即将就业之际,通过生产性实训的项目,促使学生有效地将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同时不断挖掘各种潜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真正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目的。
当生产性实训年复一年稳定且顺利地进行时,往往也是最需要有所创新的时候。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加盟为生产性实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二、校企合作有效地促进生产性实训项目的实训成效
(一)实训项目的创新
1.创新的基础:校企合作。此次生产性实训项目是与北京中安国发信息技术研究院的第二次握手,所以,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学习状态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在项目设计上就有了大胆的创新,并与指导教师达成共识,在讨论项目实施计划、学生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时相互补充,共同制定了《生产性实训项目指导书》。
2.创新之本:因材施教。团队协作,分组开发教学活动,在高职教育的课堂上已是习以为常。同一个课题小组,分工不同,任务不同,在高职教育的课堂上也不希奇。特别之处在于分工的内容,有种跨界的感觉,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发挥其特长。
实训项目的名称《网络安全事件演练平台》,每个项目小组5 位成员,其中1 名组长,4 名组员,分为以下3 个岗位:
技术岗:平台搭建、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安装配置实验指导手册
设计岗:编写剧本、录制短视频
销售岗:信息安全培训课程简章H5 制作、专家帮问题与回答
组队形式:学生自由组合。
组队流程:先产生组长,然后由组长招聘组员,组员应征上岗。
组队原则: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岗位。
组队结果:学习好,好研究的同学从事技术岗;喜欢自媒体,拍个小视频的同学,从事设计岗,相当于团队中的企业策划宣传;喜欢安静的文案工作的同学,从事销售岗,学习用H5 制作课程简章、团队介绍、个人简历等宣传界面。
(二)实训项目的管理模式
1.考勤管理。根据学生的自觉性,可采用两种记录考勤的方式:钉钉打卡和教师点名。
2.晨会制度。每日晨会,由项目经理主持,晨会内容:公布前一天的考核成绩,并对各组工作进行点评;布置和讲解当天的工作任务。各小组根据本组情况,召开小组会议,小组会议由组长主持。
3.任务下发。通过钉钉或微信等途径的方式下发工单,晨会进行任务布置,同时讲解具体要求与目标或答疑。
4.日报制度。每天实训结束前,学生通过钉钉和微信等途径,提交当天日报和成果,组长负责收齐本组组员的资料并提交给项目经理。
5.考核制度。
日常考核:每天导员和项目经理分别打分汇总
中期考核:中期汇报和答辩成绩
终期考核:终期汇报和答辩成绩
汇总成绩:按权重公式汇总日常考核成绩、中期考核成绩、汇总成绩。
6.管理人员的分配。
校方:以班级为单位,每班一位项目经理(即指导教师),负责班级日常管理、考核和学生思想工作。根据教师的专业领域,确定对学生的技术指导程度。
企业方:以班级为单位,每班一位导员,负责班级日常考核和技术指导。
(三)实训项目的成果
1.日常上交成果。
技术岗:10 个项目任务的指导手册
设计岗:《情景剧本设计书》
《软文推广设计书》
《安全段子设计书》
销售岗:熟悉各种论坛、微信、抖音等平台使用
制作有主题要求的H5
信息安全培训课程简章H5 制作、专家帮问题与回答
2.中期汇报、终期汇报上交成果。
中期成果性文档和中期答辩PPT
终期成果性文档和终期答辩PPT
通过这次生产性实训,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地参与到实训项目中,并保持着一定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特别是设计岗的设置,不仅丰富了整个项目小组的活动内容,更是通过拍摄小视频的活动,将所有成员凝聚在一起。技术岗的同学,通过项目任务,汇总了所学过的网络技术及网络安全知识,同时提高了文档处理能力。H5 已被广泛应用,销售岗的同学,为了完成任务,自学了H5 制作技术,入手容易,做好难,也是为求职多掌握一项技能。
三、如何使生产性实训成为促进校企合作的有利平台
任何一种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都是建立在双赢互利的基础之上。作为高职教育学校,只有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才能通过生产性实训项目这个平台来吸引更多的企业深度合作,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使培养出的人才更贴近企业的需求,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从而向企业、向社会输出更多的有用之才;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事业,可以通过项目输入和人员投入,真正参与到学校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所需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从中提早地发现人才,为已所用,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使生产性实训成为促进校企合作的有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