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教研一体化”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2020-01-09郭跃辉

课程教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澳门

郭跃辉

由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广东省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共同出台的《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提出,“打造国际化教育高地,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推进区域旅游发展,支持澳门打造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其中“打造国际化教育高地”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的定位与目标,而加强教育合作交流,打造区域链性质的教育联盟,是最核心的措施。欲使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从“规划”变为“行动”,找到一个具体的、可见的“抓手”是第一位的。宏观战略的落地生根,需要相应的载体。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发展来说,这个载体可以是以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教研共同体”的构建。

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教研一体化”的特色课程体系

广东、香港和澳门的官方课程体系有很多共通内容,但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关键环节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可以在“官方课程区域化实施”与“特色课程创建”这两个角度寻求“一体化”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策略。当然,“一体化”并不是否定个性化与多元化,更不是强行推行“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而是基于共通的教育理念,构建出符合大湾区学生特殊需求的、不同于官方课程设置的“特色课程”。

首先,官方课程虽有较大的差异,但最终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广东、香港和澳门都重视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品德修养的教育等,都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但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些理念,通过何种教学方法达到相应的教育目标,采用何种方法与标准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等问题上,广东、香港和澳门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官方课程区域化实施”的策略,可以为广东、香港和澳门的课程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所谓“区域化实施”,不同于“校本化实施”,它是指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遵循共同的课程理念与实施方式,并通过带有共通性的教学方法展开课堂教学,积极探寻共通的课程评价体系。

其次,在官方课程之外,每个地区、每所学校还会有自己的特色课程,地域特征、人文环境、教育体制、师生素养不同,特色课程自然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特色课程并非刻意追求校与校的不同、地区与地区的不同,某些有生命力、有研究价值的特色课程,应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例如创客教育、STEAM教育、科技教育、公民教育等,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热门选择。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在2001年发表《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报告书,以学生全人发展及终身学习为目标,并就各阶段发展策略提出建议。报告书强调落实“四个关键项目”:德育及公民教育;从阅读中学习;专题研习;运用资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这四个关键项目是香港特色课程的集中体现,也是官方课程追求的一贯性的教育理念。项目中的“运用资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不仅是香港学生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广东和澳门学生的需求。类似的资讯科技课程,可以由广东、香港和澳门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制订出相应的课程方案,并在大湾区范围内学校实施。

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教师专业一体化发展”的培训体系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东、香港和澳门都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广东正积极贯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样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文件。香港推出了“教师带薪境外进修计划”,为教师拓展专业发展空间。教师将参与一至三个月的特定课程或驻校体验学习的专业发展活动,开阔专业视野及掌握外地最新教育发展趋势,完成课程活动后,反思所学并应用在教学工作上。澳门在1997年颁布了《规范教师培训活动的法规制度》,该制度将培训活动分为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延续培训和专门培训四类。每一类培训均有培训原则及具体的课程安排,这也为内地教师教育课程的细化与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要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教师专业一体化发展”的培训体系,首先是立足于课堂教学这个微观平台,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加强教学理念的碰撞与交流。行政力量的推动,学术力量的激发,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促进作用,但要建立同课异构等教学交流长效机制,还需要调动具体学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这种形式的交流从“促使”走向“自发”,从“自发”走向“自觉”。例如为了顺应广东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深化广东特色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材体系研究建设,2013年12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举办了首届粤港澳台暨新加坡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展示研讨活动。来自广东、香港、澳门、台湾和新加坡的中学语文教师以课堂为窗口,展示了不同文化理念、不同教材体系下课堂的设计思路与组织策略。

其次是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教师专业一体化发展”。广东、香港和澳门都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有丰厚的教师培训经验。香港的“带薪境外进修”方案可以让教师获得国际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澳门的“教师培训课程”则是更系统地对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内地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依托于丰富的师范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教师教育”。在此基础上可出台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吸取三地的长处,取长补短,优上加优。另外,大湾区有较为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因此大湾区的教师可以进行集体研修与培训,加强基础教育教师与高等教育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再次是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教师与国内其他教育机构、单位甚至境外的教育机构、高校的联系。提倡粤港澳大湾区“教师专业一体化发展”,并不是闭门造车,更不能盲目排外,而是要在加强内部交流的基础上,组团与国内外教育机构展开教育交流培训,充分利用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促使大湾区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三、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的网络教研共同体

“互联网+”的网络教研共同体,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教研生态。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教研一体化”的发展,也有必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发适合广东、香港和澳门教育发展的网络载体,共享教育教研经验与资源。

首先,积极发挥“移动教研”的作用,通过基于微信的移动教研、基于QQ群的移动教研和基于APP的移动教研等多种方式,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传统的教研工具是“纸+笔”,“移动教研”则是以“电子纸+电子笔+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量表+分享+教研员的朋友圈等”为主要工具。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教研工作者来说,开发出APP教研平台更能促进教师进行在线学习与沟通。这些APP平台,可以开设“网络公开课”,广东、香港和澳门教师无须集体前往某地听课,直接在网络上通过移动设备就可以实现听课、评课与交流。评课环节,也可以在“专家评课”的形式基础上,实现更为民主的议课交流,后台的大数据也可以为教师评课提供证据与支持。

其次,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方式。线上,教师可以建立博客、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深度交流的平台,分享教育理念,共享学术成果。教师用论文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并且利用博客、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载体发布,既可以对自己的教研工作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同时也可以为教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反思与深入探究的契机。在线即时交流很重要,但理性学术成果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可能更为重要。除此之外,大湾区的教育专家、学科专家等也可以通过个人博客、个人公众号等平台,与一线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而频繁的交流也为以后的“公众平台群”的构建奠定了基础。线下,建立大湾区教研常态交流机制。粤港澳大湾区的各个地市,需要有开放性的胸怀与心态,要善于借鉴其他地市的优秀成果,与本地的教育实际融会贯通;探索实施“年会制”交流措施,定期举办品牌性学术会议与高水平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同行围绕某一教育热点或难点进行“会诊”,为学术成果的分享与交流提供平台;并通过出版教育丛书、编辑文献资料、分享调研报告等,实现另一层次的学术交流。

总之,加强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教研一体化”的发展,可以为大湾区的教育注入强大的内在发展驱动力。在“教研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教育一体化”发展,并且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的发展奠定人力资源与知识智慧的基础,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澳门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澳门回归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