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综合防治措施
2020-01-09张蛟莉
张蛟莉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畜牧兽医管理局 242000)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而引发的高接触性、传染性疫病,其典型临床症状以腹泻、呕吐及脱水为主,严重影响猪群正常生长、发育。各年龄段的猪均为易感动物,发病率高达100%,尤其是仔猪,易感性最高。
1 流行病学
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体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1],发病主要集中在冬季,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易感动物为各年龄段的猪,传染源为病猪及隐性带毒猪,此外,病毒污染的饲养器具、运输车辆、衣物、食槽、水槽等均可导致病毒扩散。被感染的病猪可以持续排毒一周。
2 临床症状
该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病猪出现水样腹泻。仔猪发病率高达100%,种猪场的猪也是易感动物,但母猪发病率不等。1 周龄以内的仔猪在患病后会持续发生3~4d 的腹泻症状,严重时引发脱水症状,死亡率约为50%,但如果条件恶劣,死亡率可能高达100%;年龄较大的猪在染病后约1 周时间可自行康复。而母猪患病会发生腹泻症状,但也有可能不发生腹泻,但会呈现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症状。如果是育肥期猪染病后,同一圈舍内的猪会在1 周内爆发疫情,出现腹泻症状。在疫情爆发后,病毒仍有可能残留,断奶仔猪由于抵抗力较弱,仍然会出现反复腹泻症状。
3 治疗方法
该病对仔猪危害尤其严重,也会制约其他年龄段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养殖管理者要重视对该病的重视,及时发现,尽早治疗,第一时间对同圈舍的猪进行隔离观察,圈舍消毒,更换圈舍用具及垫草,减少该病带来的损失。患病病猪应加强饲料和饮水管理,保障充分的水分供应,防治腹泻引发脱水导致死亡。通常治疗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3.1 常规疗法
用药的剂量应根据患者体重和身体情况做适当调整。以下治疗方案均以60kg 的育肥期病猪为例,采用地塞米松、磺酸钠及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各5ml,加入穿心莲、氧氟沙星注射液各10ml 混匀,最后将混匀的注射液中加入5g 的头孢噻吩钠溶解后,每天肌注两次,持续2d[2]。
此外,也可以先用口服补液的方式防止脱水和酸中毒的发生,口服补液的配方: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各25g,葡萄糖20g,氯化钾15g,加入1000ml 水中溶解,病猪自由饲饮。如果病猪病情较为严重,则需连续2d 灌服2 倍剂量的补液盐。对于病猪,除了使用补液盐,还要结合使用25%的恩诺沙星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2 次,连续使用3d,也可以配合吗啉胍使用,以增加治疗效果。
3.2 干扰素疗法
用每瓶30 羽份的鸡新城疫I 系疫苗加入10ml 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制成干扰素溶液,在尾巴根部和肛门之间的凹陷处进行注射,每次注射3~5ml。如果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则需要现用现配,治愈效果较好,治愈率可达90%以上[3]。
3.3 蜂胶疗法
按照病猪的体重,2~3g/kg 的剂量进行配制蜂胶药丸,每天服用1 颗,连续服用5d 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4 预防措施
4.1 加强消毒与清洁管理
养猪场管理者应制定规范的消毒与清洁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消毒及清洁管理,管理人员应定期、及时地清理圈舍内排泄物、更换圈舍垫料,定期对圈舍、主要活动场所、饲料槽、饲水槽及使用的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避免环境中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以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并有效防止其他继发性传染病的发生。
4.2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病最常用且有效的方式之一。养殖场兽医应根据养殖场所在地区的流行病学,结合养猪场的实际管理情况,制定科学、严谨的免疫程序,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疫苗是甲醛型氧化铝灭活苗,通过免疫注射该疫苗,可以有效达到免疫目的,其免疫率超过80%。
4.3 加强饲养管理措施
养猪场管理员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为饲养管理理念。在养殖过程中尽量保持同批次饲养,减少从外引种,如果必要引种,则要单独隔离饲养15d,确定未携带病原体后才能进行混群饲养。
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猪要分群饲养,特别是仔猪及妊娠期母猪要单独饲养,避免病原体传播、感染。此外,养殖管理者还应在冬季圈舍内配置防寒保暖的设施与设备,以防因温度过低而导致机体发生应激反应,降低猪群免疫能力。最后,还要每天给猪群提供足够的日粮,提供充足、全面的营养摄入,保障猪群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适量添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物质,有效提升猪群抗病力,降低患病概率。